1955年,新中国首次大授衔,时至今日依然是热门的讨论话题。哪位将军评衔高了,哪位将军评衔低了,几乎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数十年过去,对于第一大将的争论,其实差不多已经有了定论,这个人一定是粟裕。
既然大将有第一,那么上将有没有第一呢?关于第一上将的争论一直很激烈,却和“第一大将”的争论有所不同,观点颇多,始终没有一个定论。事实上,上将的排名不分先后,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第一上将”,只能是人们通过理性分析推断,去衡量出一个自己心中的第一上将,而笔者以为这个人应该是杨得志。
韩先楚上将的评衔,侧重方向与元帅和大将有所不同。元帅和大将的评衔主要看资历,然后才看战功,而上将则更看重战功,资历的考虑要相对减少一些。从这样的评衔规律来看,粟裕成为第一大将既是荣誉,也略有遗憾,他没能更进一步的主要原因就是资历不足。
那么,我们今天研究谁是第一上将的问题,就以这样的评衔标准来对比,再从客观角度去分析。从上将的名单来看,堪称将星璀璨、猛将如云,他们来自不同的野战军和战区,却同样拥有着光辉的战绩,其中不乏邓华这位指挥过志愿军百万大军的将军。
在这些开国上将之中,有一位是比较特别的存在,他就是打仗十分灵动,善于打神仙仗的韩先楚,号称“不败上将”。思维跳脱、打法多变、出其不意,这些词汇往往都是用在粟裕身上,但同样也可以用在韩先楚身上。
四保临江、解放海南岛,这些经典战役是韩先楚的代表作,却并不能完全代表韩先楚的能力,因为即便是如此大的战功,也只是韩先楚军旅生涯中所获得荣誉的一部分而已。
笔者以为,最能表现韩先楚打仗风格的一战,当属威远堡之战。这一战中,韩先楚没有采取寻常的打法,一反常态的采取舍近求远的战法,深入敌军腹地,舍弃近处敌人不攻,奇袭远处之敌。
这样打仗的风险极高,因为舍近求远的打法一旦失利,奇袭变成僵持战,立刻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局,这与古代绕过敌人占据的城池不攻,反而去敌人腹地奇袭其他城池的情况差不多。
但高风险的同时也意味着高回报,韩先楚打仗善于用奇、用险,但他每次兵行险着总能以胜利告终,取得奇效,核心战法就是出其不意。了解了威远堡之战后,再去观察韩先楚指挥的其他战役,就可以读懂他的作战思路,基本都是奇兵获奇效的战法,屡试不爽。
韩先楚为何总能打赢高风险的仗?不是韩先楚运气好,而是韩先楚的天赋高,他天生就是走这条打仗路线的将军,所以才能在将星璀璨的年代凸显出来。只不过打仗不能一味用奇兵,否则一次失误恐怕就会万劫不复,况且这种灵敏的战场嗅觉并非每一位将军都具备。
所以,韩先楚的灵性打法无法复制,更不能写入军事教材,对于很多将军而言,可能一生也只能有几次灵光乍现的神来之笔,却不能像韩先楚这样奇招频出。
也正因为如此,韩先楚与其他将领合作时,经常会发生意见不合的情况,例如曾克林、罗舜初、邓华都与他发生过争执。韩先楚在这一点上,与粟裕就有很大不同了,粟裕打仗虽然也属于思维跳脱类型,却在主持大局时能够团结队伍,即便是华野这样各方战将如云的地方也能被他凝聚到一起,实现统一指挥。
韩先楚的个性鲜明,打仗风格也独树一帜,但他的短板也同样明显。杨得志则与韩先楚有很大不同,从他军事生涯来看,属于那种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将军,长期在战争前线磨练出来的战将。
杨得志自红军以来,杨得志便是主力团长,此后八路军成立,又担任了115师的主力团长,率部参加了平型关大捷。可以说,杨得志的从军之路,一直都是走在最前线,扮演着主力角色,直至成长为纵队司令以后,开始成为独当一面的将军。
杨得志将军打仗,可以扮演尖刀的角色,率部攻坚,给大部队开路,绝对是一把好手。无论是飞兵破乌江,还是强渡大渡河,都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同时,杨得志也能够成为最强的“盾”,决战上甘岭是最好的战例。
也就是说,杨得志将军可以胜任多种作战模式,无论是攻城伐寨,还是坚守阵地,他总能完成任务。杨得志能够取得这些战功,凭借的是多年来在战场上培养出来的指挥作战素养,他不是那种善用奇兵的天才,也不是按部就班的指挥员,而是进退有度、能打硬仗的将军。
在指挥作战方面,杨得志将军几乎没有短板,即便是团结合作这方面,他也拥有着相当的造诣。
1947年,中央决定野战部队不再归军区指挥,要组建野战部队自己的指挥机构。晋察冀军区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找一位善于指挥野战部队作战的将军出任司令,当时深受聂帅器重的杨成武是重要的候选人之一。
聂帅当时对这次野战部队司令员的选拔很重视,因为晋察冀此前的一段时间里,根据地发展的不错,但打仗却迟迟没能取得成绩,面对敌人精锐部队时,反而经常出现吃亏的局面。
聂帅发展根据地的能力屈指可数,但做这样的事情需要付出太多精力,无暇将重心放在指挥作战上。因此,聂帅当时急需找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军,把指挥作战的担子挑起来,组成一个类似陈粟那样的组合。
最终,杨得志被选为司令,足可见中央和聂帅对杨得志的信任。杨得志当时赴任这个司令职务,属于临危受命,面临重重的困难。杨得志力压杨成武出任司令,肩上的压力其实就更重了,如果不能打出成绩,他的处境将非常艰难。
而且,杨得志赴任时属于人地两生的局面,虽然有聂帅坐镇,他不至于为了团结的问题犯难,但这种指挥者与部属磨合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觑,如何尽快形成默契,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事后,从杨得志率部取得的战绩来看,他当时很快克服了这个难题,率部接连取得几场胜利。尤其是新保安之战,杨得志在敌35军即将逃跑的情况下,率部狂追数百里,终于将敌35军给围了起来。
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杨得志完全有能力歼灭敌35军,迅速解决战斗。但杨得志却并未这样做,他率部围住敌35军以后,采取围而不攻、围而缓攻的策略,任凭郭景云率部左突右冲,始终不肯一鼓作气歼灭这股敌军,而是慢慢消耗他们。
这种猫戏老鼠式的战法,在战场上十分少见,毕竟敌35军具备相当的战斗力,傅作义又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派援军来救。杨得志为何这样做?并非是嚣张之举,此举背后大有深意,令当时看清楚杨得志意图的傅作义十分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彼时,我军为了吸引敌35军过来,前期没少铺垫。由于敌35军十分狡猾,进军谨慎小心,堪堪进入包围圈后,发现事情不妙,立刻有回撤的意图,幸亏杨得志的行军速度快,这才没有功亏一篑。
杨得志之所以围而缓攻,其实是想再以敌35军为饵,吸引更多的国民党军过来援救,便可以实施打援的计划。若是一次性歼灭敌军,战果固然丰盛,却远远不如围而缓攻来得更具威胁。
傅作义看出了杨得志的意图,顿时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对此毫无动作,则会让国民党军将士寒心,若是派兵前去援救,则相当于自取灭亡。杨得志此举可谓杀人诛心,牢牢掌控着战场主动权,与狙击手伤而不杀,诱使敌人战友前来解救是一个道理。
1980年,总参谋长之职空了出来,急需选一位总参谋长。当时杨勇多年主持总参谋长的实际工作,是该职务的重要候选人,但最终军委还是选了杨得志。杨得志出任总参谋长之职,杨勇很支持,军中也全都是一片赞同之声。
此刻,再联想到之前杨得志力压杨成武出任司令员的事情,杨成武对此也没有意见,这些事情都说明杨得志不仅带兵打仗厉害,团结部队的能力也是独一档。
最重要的是,杨得志在晚年接到写回忆录的任务时,言语表达非常平实,并未过多提自己的攻来,甚至此生都没有说过自己超过其他将领的地方,只是如同一位旁观者阐述事实一般,讲述着自己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涯!
萧克镇上将!
论战功与战力,韩先楚第一!
不用作者分析,懂军史的人都知道:韩将军与一众上将相比,唯一不足就是输了--资历啊!!!
胡说八道,上将韩先楚说第二,谁敢说第一
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