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隐藏结局:对无量仙翁的终极裁决,和大明王朝惊人相似

乙末大叔 2025-02-07 09:29:3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古老的道家思想里,世间万物的运行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神话故事中的仙人世界,同样有着一套独特的秩序和规则。

这个春节,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出圈,凭借其大胆的剧情设计,让无数成年人产生了强烈的共情。影片围绕着哪吒与宿敌敖丙展开,在他们面临肉身消亡的危机时,太乙真人计划用七色宝莲为两人重塑肉身,却不料遭遇了重重意想不到的挑战,而这一切的背后,无量仙翁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无量仙翁表面上是玉虚宫德高望重的阐教仙人,以收服和感化妖族为己任,可实际上,他养了一帮凶残的“捕妖队”,以感化为名,把 “妖族” 装进天元鼎中炼化成丹,为了私欲不择手段。他还收买西、南、北海龙王,屠灭陈塘关,再伪装成正义化身,兵发龙宫讨伐东海龙王,其行为令人发指。

然而,影片中元始天尊因闭关并未出现,那么元始天尊出关后,会如何处置无量仙翁呢?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大明王朝 1566》中的杨金水,他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杨金水作为司礼监首席掌印太监吕芳的干儿子,被外派到江南织造局当差,表面上是管丝绸的官员,实际上是嘉靖皇帝小金库的管理者。

为了筹集钱财,他不惜毁堤淹田,杀人如麻。当海瑞在浙江查贪墨案,查到郑泌昌、何茂才头上,案子即将牵扯到他及织造局乃至宫里时,他为了保人和自保,选择装疯。他从一开始的胡言乱语,到后来干脆不说话,喂就吃,便溺都拉在衣服里,在被押解回京的过程中,一言不发,便溺满身,像个 “植物人”。

在被陈洪派太医针灸火烤等试探时,他全程没有任何反应,忍受各种痛苦,让众人都认为他是真疯了。但在和嘉靖皇帝的互动中,他又借沈一石 “上身”,通过与嘉靖的对话暴露了自己是装疯,说出了浙江贪墨案的涉案人员,既保全了嘉靖的颜面,又向嘉靖表了忠心,最终获得赦免,被送到蓝神仙那里,后来还被吕芳带走。

无量仙翁和杨金水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为了自己所处的势力集团的利益(无量仙翁打着为“玉虚宫” 的旗号,杨金水是为了嘉靖皇帝的小金库),不惜采取一些违背道德和正义的手段。无量仙翁为了提升玉虚宫的实力,将妖族炼化为仙丹,打压异族进阶的可能性;杨金水为了给嘉靖皇帝筹集钱财,做出了毁堤淹田等恶行。当事情败露时,他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从元始天尊的性格特点来看,他在《哪吒1》中展现出沉稳冷静、心怀慈悲、果断坚决的性格。他将混元珠一分为二炼制成灵珠和魔丸,制定天劫咒,同时又安排太乙真人去引导哪吒,希望哪吒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给了魔丸转世的哪吒一线生机,这体现了他的慈悲和果断。对于无量仙翁的所作所为,元始天尊必定不会轻易放过,但也不会盲目地进行惩处。

参考杨金水的结局,元始天尊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处置方式:

第一种,考虑到无量仙翁对玉虚宫曾经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玉虚宫的地位和影响力,元始天尊或许会给予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像嘉靖皇帝赦免杨金水一样,元始天尊可能会让无量仙翁去一个偏远之地闭关思过,在一段时间内限制他的法力和行动自由,让他反思自己的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元始天尊或许希望无量仙翁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回归正道。

第二种,元始天尊可能会剥夺无量仙翁在玉虚宫的权力和地位,将他贬为普通仙人,让他失去曾经的荣耀和特权。“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无量仙翁的行为显然与他的身份和地位不相符,他的所作所为给玉虚宫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破坏了仙界的秩序。通过剥夺他的权力和地位,让他体验到失去的痛苦,从而警醒其他仙人要遵守规则,不能为了私欲而违背道义。

第三种,最严厉的一种处置方式,就是将无量仙翁逐出玉虚宫,甚至废除他的法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无量仙翁的恶行已经严重触犯了仙界的底线,他的行为不仅伤害了众多无辜的妖族和龙族,也让陈塘关的百姓遭受了灭顶之灾。如果元始天尊认为他的过错不可饶恕,那么废除他的法力,将他逐出玉虚宫,让他在凡间自生自灭,也是一种可能的结局。

当然,这只是基于目前的剧情和人物性格所做出的推测。《哪吒》的第三部会如何拍摄,元始天尊最终会如何处置无量仙翁,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影片中所展现的关于人性、正义和道德的思考,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探寻神话故事中人物命运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这或许就是优秀影视作品的魅力所在。

你们觉得呢?

1 阅读:264
乙末大叔

乙末大叔

微看天下,阁楼观世,在阁楼里聊一聊这火热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