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养老金调整即将开始,由于人社部明确今年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对于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来说,在今年就可以相对更加受益一些。其实,在每年养老金上涨时,都有一些网友更为关注养老金上涨差距问题,比如有人提到,今年对于养老金低于3000元的,涨6%,养老金高于6000元的,不再上涨,这种做法可行吗?

应该说,通过这样的做法,确实可以直接起到提低限高的作用,也能实现对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照顾的目的,增加养老金低的退休人员的幸福感,有利于促进消费,但这只是看到了很小的一面,没有完全考虑到这种做法带来的负面影响。
整体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对“养老金低于3000元的涨6%、高于6000元的不涨”,很难实施起来:
第一个原因就是跟现在的养老金调整办法相冲突,目前养老金调整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以及倾斜调整三步走来进行,并不是直接按本人养老金的一定比例来上涨,如果现在要对养老金低于3000元以下的涨6%、6000元以上的不涨,无疑就是推翻现在的养老金调整办法,而今年养老金调整在即,要对调整办法变革,时间上也不允许,毕竟涉及到1.4亿以上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如果有重大变革,会有一段时间来逐步落实。

第二个原因就是会直接导致社保基金运行压力加大,不利于保障以后养老金的调整和发放。养老金低于3000元的退休人员,占到退休人员的大多数,现在要对他们涨6%,已经超过了养老金的正常涨幅,因为今年的涨幅预计在3%以内,会导致社保基金支出加大。而对养老金6000元以上的不涨,就会影响到参保积极性,又会影响到社保基金收入,这样容易致使收支不平衡。
第三个原因就是容易产生不公平现象。退休人员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比如同样是养老金3000元,在上海属于低水平,但是在五六线城市又是属于比较高的水平,现在不考虑各地人均养老金水平差异、不考虑退休人员年龄差异等等,对低于3000元的,统一按6%来调整,也容易带来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此外对于养老金3000-6000元区间的,又该如何来调整养老金?这也是一个难题。

2025年养老金调整即将开启,人数超过1.4亿的退休人员,到时会按照统一的调整办法来上涨养老金,虽然今年会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养老金低于人均水平的,可以相对更加受益一些,但是直接对养老金3000元以下的涨6%、6000元以上的不涨,这种做法还是还可行的,因为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相比目前的养老金调整办法,也不大合理、客观,容易产生不公平现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