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宋】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建康城里的李清照依然那么敏感,依然多愁善感,常常在暗夜里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朦胧中只觉得夜晚是那样漫长。南渡之后,她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郁郁寡欢,变得爱回忆往事。那些旧时流年,那些依稀的情境,那熟悉的汴梁景象,那些雄伟的宫阙城池,那些往日的繁华、花朵与欢笑,常常不期然走进她的梦里。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初三上巳节作于建康城(今江苏南京)。在一年一度祓灾祛病的上巳节(三月三日)这天,李清照在江南建康城宴请亲族。亲人们大都是南渡而来,团聚时的心境自然与往日的家宴不同。
在这样一个上巳节里,她循着那熟悉的旧路回到了汴梁。梦里的汴梁城仍是那样美丽。可以想象,昔日的汴梁城宫阙宏伟大气,街市喧闹繁华。大相国寺香火不断,人潮如织。“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为了向故人报知今年美好的春色,汴梁城的金明池、琼林苑林木葱郁,花草繁盛,亭台雅致。那些鲜花明艳欲燃,月影轻盈多姿。御道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汴河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不息。
是啊,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然而,一梦醒来,往事皆已成空。汴梁已经回不去了,济南的老家已经回不去了。所有的青春记忆,旧日繁华,都只能在梦里见到了。
往年的三月初三上巳节都是在汴梁度过,而今年却只能在这建康城里和亲族们一起度过了。“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由于在战乱年代,宴席上没有太多的珍馐,只有一些家常菜肴。虽然有些简单随意,但酒浆的醇美,梅果的酸甜,亲人们在乱离中得以团聚的欣慰、欢洽,却和自己此时的心情是那样相宜。“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在朦胧醉意里将那花朵插进自己的发髻里,只是这花儿不要笑我人老了哦。
唉,时光过得真快,这明媚的春天其实也快和人一样老喽!
这首词是写于南渡后,李清照和亲人们在三月初三上巳节的一次团聚。
上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形成于春秋末期。在汉代以前,定上巳节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古时人们在河水里洗涤身体以此避灾祈福。《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论语》中有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当时的情形。东晋王羲之鼎鼎大名的《兰亭集序》写的就是一次文人雅士从事禊的活动:“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同时,在春天万物繁荣,青年男女最容易动情的时候,集体外出郊游,进行相亲交友,如同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杜甫《丽人行》里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唐时上巳节的游春景象。所以,上巳节也被称做“女儿节”。《诗经·郑风·溱洧》就是写上巳祓除之时的男女情爱: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可见,古时的“三月初三上巳节”是一个很美好、很浪漫的日子,是一个属于青春和爱情的春日。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曾经写过一首《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这里的寒食节与上巳节、清明节差不多同时,都是沐浴着阳光踏青斗草的好日子,也是闺中少女最欢快的日子。成群结队的女孩子穿着华服丽裳,纷纷走出深闺来到原野上、溪水旁,玩着斗百草游戏或是荡秋千。那时候的少女李清照,性情活泼,快乐似神仙,也有几分女儿家的心事。如今人到中年,回想起来,真让人感到年华似流水般无情。
建康城三月天里的“上巳节”也许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但对李清照和她的亲人们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往日的“上巳节”都是在家乡、在汴梁过的,如今却只能在建康城度过了。“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所以,在佳节到来之际,李清照会情不自禁地梦到“长安”,梦到昔日的帝都汴梁,梦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屈原《哀郢》中沉痛地叹息:“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返之何时”。传达的是一样的对故国旧都的怀念与伤感。“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为汴梁旧景也和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中的诗句:“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样,令人感到沉郁苍凉,感慨万千。建康又称石头城,曾是皇帝临时的驻跸之地,又是军事重镇。可是,宋高宗却不接纳宗泽、李纲、岳飞的北伐主张,不但不能收复失地,连建康也难以守住。焉知将来这建康城会不会和汴梁一样,成为人们怀念的地方呢?
然而,“空梦长安”,梦醒之后,一切如故,梦里的京都仍然遥不可及,激起她内心更为浓烈的怀乡之愁,种种失望、惆怅、痛苦、辛酸一齐涌上心头。这无限美好的“空梦”更深沉流露了一种沉郁的亡国之痛。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由于在战乱之际,李清照对酒宴的丰盛与否没太多讲究,并不在意这些菜肴是否珍稀与华贵。只有酒美梅酸让人觉得还不错,和人的心情颇是相宜的。“怀抱”在古时多指人的襟怀与抱负。有了美酒,足令人一醉之际忘却世间烦恼。有了酸梅,可以尝到一点人间的酸涩味道,和此际的人间离乱、家国悲辛颇是相得的。其实,无论是美好的春景,还是称人怀抱的美酒鲜果,也许只是一场“空梦”而已。美梦总有醒来的时候,佳宴总有散席的时候,我们总有分开的时候,总有梦醒孤独的时候。“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插花”或“簪花”原是北宋时人们的一种习俗,男女皆喜。《水浒传》里就写到不少梁山好汉时常有簪花之举,可见这是当时的一种习俗。南宋严蕊的《卜算子》里就有诗云:“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而上巳节是春天里的浪漫节日,是青春的象征。于是,李清照在朦胧醉意里还不忘将花朵插上头,还担心这花儿会笑她不知老之将至。这一句让我们想起了当年“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那是她十八岁做新娘时的青春风情。
其实,在李清照眼里,何止是人老,这春天都将老了。再这样下去,这个世界、这个南宋小朝廷都快走上末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