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时刻,俄以突然“握手言和”:共同的敌人已浮出水面

無極 2025-03-16 13:07:36

据俄罗斯军事观察网报道,俄罗斯相关部门已经正式邀请以色列参加本年于莫斯科红场举行的莫斯科保卫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

几乎同一时间,以色列宣布将在叙利赫尔蒙山“无限期驻军”。

叙利亚作为俄罗斯力量投射点之一,以色列能在此无限期驻军,其背后无疑是得到了俄方的支持。

如此种种行为着实反常,毕竟从两国以往的关系来说,这段时间俄罗斯和以色列走的实在是有些过于接近了。

要知道,早在2017年,俄罗斯就在耶路撒冷的问题上和以色列产生过分歧。

在加沙战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更是和伊朗达成了合作关系,其和以色列的利益分歧一度到达了最大。

不过时至今日,俄以这两个在中东长期保持“有限合作、潜在对抗”的国家突然释放缓和信号时,地区局势的深层裂变已然呼之欲出。

种种迹象表明,由土耳其支持的极端组织沙姆解放组织(HTS)正在成为俄以共同的核心威胁。

自2015年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以来,其与以色列形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以色列默许俄罗斯支持阿萨德政权,而俄罗斯对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境内伊朗目标的行动保持“战略性沉默”。

这种默契建立在双方对伊朗扩张的共同警惕上——俄罗斯担忧伊朗过度渗透会削弱其对叙利亚局势的主导权,以色列则视伊朗为直接生存威胁。

然而,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伊朗的军事合作骤然升温,这迫使以色列重新评估与俄关系的底线。

与此同时,沙姆解放组织(HTS)在叙利亚西北部伊德利卜省的扩张,逐渐成为俄以两国更紧迫的威胁。

该组织前身为“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近年来在土耳其的默许下,通过控制边境通道、勒索跨境贸易获取资金,并频繁袭击俄叙联军据点。

对以色列而言,HTS与加沙地带极端组织的潜在联动,以及土耳其通过HTS向黎巴嫩真主党转运武器的风险,直接威胁其北部边境安全。

而对俄罗斯而言,HTS的威胁则就清晰明了了,其存在直接导致了俄罗斯扶持的阿萨德政权分崩离析。

同样的,在HTS大举进攻阿萨德政权时,伊朗的缄默也让俄罗斯明白了伊朗终究是一个不可信任的盟友。

对这一威胁认知的转变,为俄以关系突破历史框架提供了契机。

当前俄以战略接近的核心动因,在于土耳其对HTS的扶持已触及两国红线。

土耳其长期将HTS作为“可控的极端势力”加以利用。

一方面,土耳其通过向HTS控制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商业通道,换取该组织对土在叙北部军事行动的支持。

另一方面,HTS成为土耳其牵制俄罗斯、伊朗甚至美国的多功能杠杆。

由于HTS的存在,俄叙必须投入一定的军事力量加以牵制。

同时HTS本身自带的极端属性,又可作为与西方谈判反恐合作的筹码。

对俄罗斯而言,HTS的威胁具有双重性,在军事层面上,HTS已经初步具备了威胁俄罗斯投射力量的实力。

该组织还通过土耳其黑市获取美制“毒刺”防空导弹,威胁俄军空中力量。

而到了政治层面,HTS的存在已经直接威胁到了俄罗斯对中东地区的控制。

同样,对以色列而言,HTS的壮大,打开了以色列眼中的“恐怖主义北线”。

2022年11月,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截获HTS与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的通信,证实双方正就武器运输路线展开合作。

土耳其默许HTS在叙土边境建立训练营,为来自加沙、约旦河西岸的极端分子提供战术指导,形成对以色列的新月形包围圈。

因此,不论是对于俄罗斯还是以色列而言,如何打击当下在叙利亚逐渐站稳脚跟的HTS,并且进一步削弱其背后土耳其的影响力,成为了当下双方需要共同思考的难题。

尽管俄以在打击HTS上达成共识,但考虑到二国在中东问题上依旧是貌合神离,这一临时联盟仍面临多重挑战。

土耳其政府通过放松对HTS的物资管制,默许其袭击俄叙联军,同时向以色列释放“愿意约束HTS”的信号。

这种“既打又拉”的策略,旨在迫使俄以在库尔德问题、能源过境费等问题上对土让步。

除了土耳其政府外,尽管美国早已将HTS列为恐怖组织,却默许土耳其与其接触以制衡俄罗斯,这种双重标准可能离间俄以情报合作。

当前俄以关系的缓和,本质上是中东权力格局剧烈震荡的阶段性产物。

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传统阵营界限正被打破,敌友关系愈发取决于即时利益而非意识形态。

不过对于深陷战争泥潭的叙利亚人民而言,他们迫切需要的只是一个稳定的政权和让人们能吃饱饭的征服。

对这些普通人而言,俄以这种体量的大国每一次握手言和,都不过是在他们的土地上投下新的阴影罢了。

0 阅读:264
無極

無極

分享最新的国际资讯和科技趋势,让你了解科技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