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潮汕人爱潮汕”,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
潮州市太平路中段有“三家巷”之称,你可知道这名称的历史?

其实,“三家巷”是潮州城一段血腥史的见证。
宋末景炎三年(1278),潮阳强盗陈懿引元军攻打潮州城,由于周围有义军的帮忙,元军竟然围攻一个多月也没拿下城池。最后元军先攻打驱散义军, 尔后在内应奸细配合下打开了城门。
元兵入城后,为报久攻不下之仇,迁怒于城中百姓,对潮州进行屠城。按当时潮州总人口看,有人计算被屠杀的百姓应该有上千人之多。现在潮州城里的牌坊街中段的“三家巷”,据说就是当时因巷中只剩下三家人幸免于难而得名。

这在《潮州志》中的“丛谈志·三家巷”有记载:“元唆都屠城时,传闻仅逃三人藏于巷中,故后人取此以名其巷。”
关于三家人之所以得以幸免,民间还有这样一段传说。相传在元兵攻潮前,在潮州城出现一行状面貌古怪的老者,拿着藤箍沿城兜售,索价百金,说是挂在门口可消灾消难,把它挂在家门口,则一家得以保全,挂在乡门,则一乡得以保全。然因价格过高,很少有人搭理他,惟有三家巷一户人家,日子还算小康,奇其貌,遂购存。

等到唆都屠城之日,面临灾难,姑信其言而挂于巷门之上。屠城时,元兵到这巷口,只见这巷化作地面杂草丛生的废墟残垣,因而未被元兵发现,等到屠城三日过后,城中居民已无噍类,惟有这巷中三户人家尚存。

因此,如今的潮州民间每遇灾难,尚有悬挂藤竹箍的遗俗。
(注:本文部分资料参考网络文章,这里只作为分享!)
——END——
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