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末,纪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30周年座谈会于北京举行,备受瞩目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同步发布。这一规划勾勒出北斗系统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35年之后,随着低轨导航卫星融入,北斗制导精度将达10厘米级,这一突破蕴含着诸多深远影响。
回望北斗发展历程,自2020年全球系统建成开通,至去年、今年完成北斗三号收官之战,系统稳定运行、服务优质多元,全球与亚太区域服务“全面开花”,像手机地图定位、短报文通信、车道级导航等应用深入大众生活,日均超6000亿次的北斗定位服务使用量足见其影响力。
展望后续建设,下一代北斗系统计划2025年攻克关键技术,2027年发射先导试验卫星测试新技术体制,2029年开启组网卫星发射,2035年下一代系统竣工。届时,高中低轨混合星座优化成型,时空基准精度、自主运行能力、服务性能全方位进阶,结合独有的短报文通信等“绝技”,以及广泛国际合作“朋友圈”与多领域国际标准融入,北斗将以更卓越姿态闪耀全球卫星导航舞台,用精度改写战争与生活“坐标”。
我们今天要分析下厘米级北斗导航系统对精确制导武器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前,常见的滑翔炸弹、远程火箭炮、自杀式无人机、巡飞弹、制导炸弹等廉价武器,受限于导航卫星精度,对固定目标打击精度存在提升空间。一旦北斗导航精度跃升至10厘米级,这些武器打击固定目标的精确程度将提升到一个“可怕高度”。往昔,亚音速巡航导弹的精确度能做到两弹命中一坑,未来廉价导弹借助高精度北斗,同样能企及这般精准度。
对于像中国这样工业产业链完备且强大的国家,卫星导航武器的高精度意味着可更大规模部署廉价精确打击武器,推动各类型火力迈入全面精确打击时代。不仅如此,倘若这类武器具备与低轨卫星通信能力,在其他侦查平台协同下,还将解锁打击移动目标技能。凭借高刷新率、高精度卫星导航,那些飞行速度并非超快的武器可借双向数据链,精准锁定移动目标,作战灵活性与效能得以大大增强。
北斗系统制导精度与抗干扰能力“齐头并进”,还能为无人作战平台指挥控制注入“强心针”。卫星导航的精准度跃升,让自主、半自主无人作战平台行动指令接收与执行更加精准无误,在复杂战场环境下高效完成任务,从侦察巡逻到火力打击各环节,进一步拓展无人作战平台运用边界,加快智能化作战体系构建步伐。
在中国大陆推进统一大业征程中,厘米级北斗导航系统堪称“神兵利器”。对岛上多元目标实施打击时,精确打击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降低以往可能因精度偏差导致的火力“误伤”风险,让军事行动更加可控、精准。
过去我们就常说,完成统一大业的时间在中国大陆一边,而下一代北斗的规划充分能佐证这一点。当廉价武器的精确制导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我们为域外势力和“台独”分子准备的大棒就会更加丰富,而且能“发发入魂”,这是非常令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