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傻,因为长安在洛阳东嘛,所以刘邦的汉朝叫西汉啊。
可是西汉为什么叫西汉,而不是叫西秦或者是西晋乃至于西唐?而偏偏就是叫西汉呢?
或者说,西汉中的汉,又是怎么来的呢?
且不说两汉四百年大业,终使华夏民族拥有了汉人的称号,单单说这一个汉字,其实并非是刘邦老爷子自己选的。
须知,刘老汉的籍贯,是大秦帝国四川郡沛县丰邑人士,这地方方圆百里,也没个重要的跟汉有关的地名之类,再加上此人出身半个平民(亭长),也不像六国贵族一样有个祖上名号,不然也能借来一用。
如果按照刘邦自己的想法,或者是按照惯例,从沛县起兵以后的刘邦,得了个沛公的名号,正常来说,就好像后来的曹操受封魏王、司马懿的爵位晋公,所以后来建立的朝代就叫魏、晋,如果刘邦可以自由选择,那他所建立的朝代理所当然应该叫做沛朝。
要真是这样,那后来的汉人就得叫沛人,汉族得叫沛族,汉服得叫沛服,汉子也得勉强称为沛子。
听起来总有点怪怪的。
所以刘邦创立的汉朝中的“汉”字,其实就很有渊源了。
咱们一点一点往前捋,须知,西汉中的汉,是大有来头的。
首先,我们知道,按照汉书的年号称呼,统一的大汉朝始于公元前202年,彼时垓下之战汉军大获全胜,回师途中,在汜水河畔,各个诸侯王以及大臣尊请刘邦称帝,汉王刘邦三让而立,以封国名中的汉字为国号,史称西汉。
但是如果大家稍微细心一些的话,就会发现,不论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班固的《汉书》,对刘邦在位期间的年号,都是从公元前207年为元年的。
比如,《史记·高祖本纪》: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
说的是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爆发。
也就是说,实际上西汉的纪年,是从刘邦在前207年受封汉王的时候就开始了。
这个内中意义就是,我们虽然以大一统的西汉起点,但人家当代史学家可是把西汉当做公元前207年刘邦受封的汉国开始的。
国、朝一体也。
所以刘邦在称帝的时候,根本就不需再考虑想个什么既霸气又洋气的名号,因为他本身就有个自己的国家,区别不过是,从高祖五年开始,这个汉国统一了天下,他这个汉王,也从一方诸侯,变成了天下共主的皇帝而已。
跟秦国统一六国,然后嬴政称帝是一样的逻辑。
如此,就得先感谢一下那位天之猛男项羽了。
没错,众所周知,刘邦的汉王是项羽给分封的,诸侯国范围在今天的汉中一带,下辖四十一县。
《史记·高祖本机第八》:(某人)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而且,这个分封,老刘一开始是极不满意的,甚至起了马上要跟项羽动手的心思。
《汉书·高帝纪》汉王怨羽之背约,欲攻之,丞相萧何谏,乃止。
刘邦最初的想法是留在关中,毕竟这里是秦国故地,且守着关中平原,经济条件相对富裕,再加上刘邦先来的时候,又是封存府库,又是约法三章,搞的三秦父老恨不得当场拥戴他称帝。
《史记·高祖本纪》: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然后项羽这一波改封,就毫不留情的浇灭了刘邦和三秦父老的热情。
项羽给了刘邦汉王的称号,但他其实并不太清楚这个汉的由来,将老刘撵到汉中去,本意也不过是想利用交通问题,约束削弱刘邦,甚至,还在三秦安插了三个诸侯王用来监视刘邦。
之所以叫汉王,根本就是因为那一带叫汉中,以前属于秦国的汉中郡,因地名随便称之而已。
得亏他没把刘邦撵到黔中郡去,不然今天……反正是……终归听着不太美气,况且还有个黔驴技穷做衬托呢。
只不过,汉中郡也不是西汉的汉字之最终源头。秦国在公元前312年从楚国那里得到汉中六百里,从而设置了汉中郡管辖。
不论是汉中郡也好,还是汉中,这个汉字其实都是因为流经当地的长江最大分支——汉水。
再往前追溯,汉水的名字也并非无中生有,并非是某位帝王某年某月路过此地,一时兴起使用了一番命名权。
而是因为,这个汉字,本身就相当于对水流的一种特指。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泛指的词汇,在很早以前的古代,其实都是特指。
比如,河,是特指黄河,江,是特指长江,而汉,则特指今天的汉水,而淮则特指淮河。
将汉跟河、江类比使用,说明这个汉字,本身就是对河流的一种形容。
说的再通俗一点,就跟溪流是指特别小的水流一样,汉以及江,则是形容水流比较盛大,在这一点上,汉所表示出的盛大级别,要比“河”字要高,而江汉连用,则是形容水波浩荡之意。
所以先秦诗经中,经常会有江汉连用的词句:
《诗经·大雅·江汉》:“江汉汤汤(shāng),武夫滔滔”。
《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第一句中的江汉其实就是指代今天的汉江和长江,翻译过来就是:长江和汉水波涛滚滚啊,出征将士意气风发吆。
而第二首中的“维天有汉”简直就更直接了,里边的“汉”就是指银河。
银河大不大?
曹操的《观沧海》里不也说了嘛: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里的星汉,以及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之云汉,都是指银河。
所以说,“汉”字分明本身就是形容一种气势磅礴,高端大气的场景的代名词。
而汉江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个雅称,本身也是因为,此江从西部高山中(秦岭)发源而出,层层汇集,到汉中一带水流变大,才堪用“汉”字来形容,因此始称汉水。
先秦文献《尚书·禹贡》中完整的记载了汉水的发源和流向: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
西汉经学家孔安国注曰:泉始出山为漾水,
因为此文传说为大禹治水的时候所整理的日记,翻译一下,就是从嶓冢山疏导漾水,漾向东流到某地(据说是汉中),开始称汉水,再向东(过安康),因为水流又变大了,这段叫沧浪之水,然后穿过三澨(湖北天门),到大别山,向南汇入长江。
多说一句,《禹贡》是一本很神奇的地理文献,咱们且不说它是不是真的为大禹所做,就姑且按照收录它的《尚书》文献成书于先秦时期,也足以论证,早在先秦时期,今天的很多地理名词都已经开始成型。
所以,回到开头,西汉之所以叫西汉,首先是因为项羽分封,其次是因为汉中,根本是因为汉水,而汉的本意,本身就是古人的一种雅称之意。
从这个角度讲,汉中,倒也可以称得上是全球汉人的老家了。
只是,项羽大概也想不到,对刘邦一次恶意的安排,居然间接改变了整个民族以及与之相关的称呼,倒也算得上是出了一份力了。
写错了,长安在洛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