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和樵夫告别后,他们两人说话的内容,被水里的夜叉听见了。原来这条泾河里住着一个夜叉巡逻,他听到了他们的谈话,马上回到水晶宫,赶紧告诉龙王说。
"糟糕啦!糟糕啦!" 龙王问:“发生了什么糟糕的事情?”
夜叉说:“我巡逻到河边时,听到两个渔夫在聊天。他们分别时说了很厉害的话。其中一个渔夫说,在长安城的西门街上有个算卦的先生,算得非常准。他每次给他一条鲤鱼,那算卦的就会教他一招,让他百发百中。如果按照这个方法算,难道不会把所有的水族都给打败吗?这怎么能繁荣水府,帮助大王的威力呢?”龙王非常生气,马上拔剑就要去长安城,想要消灭这个算卦的人。
旁边的龙子龙孙、虾臣蟹士、鲥军师鳜少卿和鲤太宰,一起说道:“大王请冷静。有句话叫做‘听风就是雨’,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大王去长安城,一定会引起轰动,惊动城里的人民,也可能惹上上天的责备。大王的能力卓绝,变化多端。不如变成一位秀才的样子,去长安城探听一下。如果真有那个算卦的人,就消灭他也不迟;如果没有,就不要冤枉了无辜的人。”
龙王听从了大家的建议,放下宝剑,不再使用云雨之力。他变成了一个白衣秀士,非常英俊高大,举止庄重,谈吐得体,遵循孔孟的教义,注重礼节。他身穿一件玉色的罗襕服,头戴逍遥一字巾,气质非常高雅。他跨开云彩,来到了长安城的西门大街上。只见人群挤成一团,嘈杂不安,有些人还在高谈阔论,说些关于生肖的事情:“属龙的人和属虎的人会有冲突。虽然现在是寅辰、巳亥这几个属相相合的年份,但也可能遭到岁星的困扰。”
龙王听到这些话,就知道了卖卜的地方在哪里。他走到人群前面,把人们分开,静静地观察。
龙王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很多珠宝和玉器,满屋子都是华丽的织物。这里的气味非常香,墨宝也很好闻,而瓷瓶里的水也是清澈透明的。两边的墙上挂着王维的画作,座位上悬挂着鬼谷的形象。台子上有端溪砚台、金色烟墨,还有霜毫大笔。墙上挂着火珠林和郭璞的书,都是关于政治经济的。
这个卖卦的人精通六爻和八卦,懂得天地之理,也善于看懂鬼神的情况。他在桌上摆了一套子午占卜的工具,用星辰的位置来占卜。他能够看出未来的事情和过去的事情,就像观察月亮的反光一样清晰。他能够预测哪些人会兴旺,哪些人会失败,就像神明一样了解万物。他能看出吉凶,预言生死。他说话非常迅速,下笔之间就能惊动鬼神。
这个卖卦的地方挂着一个招牌,上面写着书名和姓氏,是一个叫袁守诚的神秘老师开的。他其实是袁天罡的叔父,也是当朝钦天监台正的老师。袁守诚长得非常奇特,样貌和仪容都非常出众,名声在整个国家都很响亮,在长安城也是占据一席之地。当龙王走进这个地方,遇见了袁守诚老师。他们彼此致意后,袁守诚请龙王坐下,他的童子还献上茶水。
袁守诚老师问道:“你来找我有什么事?”龙王回答说:“我请你帮我占卜一下天上的阴晴情况。”
袁守诚老师马上掏出了占卜的道具,占卜后说:“山顶被云遮住,树梢被雾笼罩。如果占卜明天的降雨,应该会在早上下起雨来。”龙王问道:“明天下雨是在什么时候呢?降雨量有多大呢?”
袁守诚老师回答道:“明天在早上布满云朵,中午会打雷,下午会下雨,傍晚的时候雨会越来越大,总共会下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的雨水。”
龙王笑着说:“你这么说可不能随便开玩笑。如果你说的明天下雨成真了,我会送你五十两银子表示感谢。但是如果没有下雨,或者和你预测的时辰不一样,我要告诉大家你的占卜不准,然后打烂你的门面,把你的招牌撕碎,马上把你赶出长安,不让你在这里误导人民!”袁守诚老师很高兴地回答道:“没问题,没问题,我这里已经给你占卜好了。等明天雨后,你再来找我吧。”
龙王告别了袁守诚老师,离开了长安城,回到了水府。水神们迎接他,问道:“大王,你去拜访那个卖卜的结果如何了?”龙王回答道:“嗯,我见到了他,但他是一个爱说笑话的老师。我问他明天什么时候会下雨,他告诉我是明天;我问他具体的下雨时间和雨量,他就告诉我辰时会下云,已时会打雷,午时会下雨,未时雨水会越来越多,总共下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我和他打了一个赌,如果他说的准确,我会送给他五十两银子表示感谢。但是如果他的预测稍微有一点偏差,我就会破坏他的门面,把他赶出长安城,不许他在这里再误导人民。”
其他水族听了,都哈哈大笑,说道:“大王可是八河总管,掌管天雨的大龙神,有没有雨都是大王知道的,他怎么能这样随便胡说八道呢?那个卖卜的一定是输了,一定是输了!”
这时候,龙族的小孩子们和蟹士鲫鱼都在开心地谈论这件事情,还没说完,突然听到天上传来了声音:“泾河龙王请接旨。”大家纷纷抬头看去,发现是一个身穿金衣的力士,手拿着玉帝的旨意,直接来到了水府。龙王慌忙整理了一下衣服,摆出端庄的姿态,点燃香火,接受了旨意。
那个穿金衣的力士收下了龙王的谢意后,就消失在了空中。龙王打开旨意一看,上面写着:“命令八河总管,调动雷电,明天给长安城降雨,普济百姓。”旨意上的时辰数目,和那位卖卜的老师预测的一模一样,让龙王吓得魂不附体。过了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对其他水族说:“原来世上真的有这样厉害的人啊!他真的能够连通天地,不输给他的预测呢!”
鲥军师说:“大王不用担心,要赢过那个卖卜的人其实很容易。我有一个小计谋,可以让他的嘴巴闭上。”龙王听了,就问他的计谋是什么。军师说:“我们可以让降雨的时间错开一点,少些量,这样那个卖卜的人的预测就不准确了,我们就可以赢过他。到时候,我们再打破他的招牌,赶他离开,这不就解决了吗?”龙王听从了军师的建议,不再担忧。
第二天,龙王点了风伯、雷公、云童、电母等人,一起前往长安城上空。等到巳时,天空开始出现云彩,午时打雷,未时开始下雨,申时雨停。但是雨水只有三尺零四十点,比卖卜的老师预测的时辰数目晚了一个小时,少了三寸八点。龙王的计谋成功了!雨后,他下令让众将回家。
龙王变回了白衣秀士的形象,来到袁守诚的卦铺。他毫不客气地捣毁了袁守诚的招牌、笔和砚台。袁守诚坐在椅子上,不动不说话。龙王越想越生气,拿起门板猛烈地敲打着,咒骂着:“你这个说话胡说八道,误导人心的妖怪!你算的卜还不准,说的话还那么狂妄!你预测的时间和雨量都错了,你还敢这么高傲地坐在那里,早点滚蛋,饶你一死!”
守诚傲慢自大地仰头望天大笑,“我才不怕你呢!我没有犯什么死罪,你倒可能会有!别人可能被你糊弄,但我可不会。我认出你来了,你不是秀才,是泾河龙王。你违反了玉帝的命令,改变了时辰和点数,这是违反天条的!你在剐龙台上,可能会遭到一刀之灾,你还在这里责骂我?”
龙王吓得浑身发抖,赶紧扔掉门板,整理了一下衣服,跪在先生面前请求原谅。他解释说,之前的话只是开玩笑,并不知道会变成真的,没想到真的违反了天条。他恳求先生救救他,否则就算死也不会放过先生。
先生说:“我不能救你,但可以给你一条生路,你可以考虑一下。”
龙说:“请您告诉我怎么办才能获得救赎。”
先生说:“你明天下午三点四十五分,应该到人曹官魏征那里听斩。如果你想保住自己的命,就要赶紧去向唐太宗皇帝求情。魏征是唐王驾下的丞相,如果你能得到他的帮助,或许就能逃过一劫。”
龙王听了先生的话,含着泪离开了卦铺。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暗下来,只见山上的烟笼罩,乌鸦归巢,路上的旅客纷纷投宿旅店。河边的新雁落下来,银河泛着光,夜深了,村庄里的灯火渐渐熄灭。清凉的风吹过寺院的炉烟,梦中的人不见了,月亮照着花影,星光在乱闪。不知不觉间,时间过去了一半。泾河龙王不再回水府,他在空中等待,直到子时前后,才将云头收起,雾角敛好,径直来到皇宫门口。
此时唐王正在做梦,梦见自己走出宫门,漫步在月光下的花林里。突然,他看到一位神秘的人变成了龙王的模样,跪在他面前求救:“陛下,救我啊!救我!”
太宗听了龙王的请求,问他是谁,龙王说自己是一条业龙,因为犯了天条,被判斩首。请求太宗救他一命。
太宗说:“既然是魏征处要斩你,我可以救你。你放心地去吧。”龙王高兴地感谢太宗,然后离开了。
接下来说说唐太宗,他一觉醒来后,仍然想着那个龙王的事情。就在凌晨五点三分,他召集文武百官,开朝会。
在皇宫里,雾气弥漫,凤凰阁上香气袭来,龙楼里云雾缭绕。君臣们相互尊敬,像尧舜一样和睦相处,礼乐凝聚威严,就像汉朝和周朝一样荣耀。侍臣们点燃灯,宫女们扇着扇子,光芒四射;孔雀屏风和麒麟殿的光辉充满了整个宫殿。人们高呼万岁、华诞千秋,鞭声响三下,所有人都拜倒,戴上皇冠。宫殿里香气袭人,御乐声声,珠帘、翡翠帘、龙凤扇、山河扇等华丽的物品光彩夺目。文官们才华横溢,武将们精神抖擞。在宽阔的御道上,根据品级分列高低,丹墀上摆列各种珍品。
皇帝乘着三头大象,身穿紫色锦缎袍,佩戴着金章,万世长存。官员们向皇帝朝拜祝贺,之后各自分开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准备聆听皇帝的教诲。
唐王眼睛亮晶晶,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文官里有房玄龄、杜如晦、徐世勣、许敬宗、王珪等等,武官里有马三宝、段志贤、殷开山、程咬金、刘洪纪、胡敬德、秦叔宝等等,个个仪态庄重,但是找不到魏征丞相。
唐朝的国王召唤徐世勣到宫殿里来,说:“昨晚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人向我行礼,说他是泾河龙王,他违反了天条,被曹官魏征处决了。他请求我救他,我已经答应了。今天班里除了魏征,其他人都在,为什么他不在呢?”
徐世勣回答说:“您做的梦一定是真的。等一下,魏征就会到宫殿来了,陛下您不要让他走出门。过了今天,我们就能救出您梦中的那条龙。”唐王非常高兴,就下令让官员去宣召魏征前来朝见。
说起来,魏征丞相在家里观察天象,点着香,忽然听到天空中传来仙鹤的鸣叫声,原来是天神派来的,带着一封玉帝的金旨,命令他在午时三刻做梦,梦到斩了泾河老龙。这位丞相感谢天的恩典,进行禁食和沐浴,然后在家里试着挥舞剑,运用自己的灵气,所以没去朝见皇上。
魏征听到当驾官来宣召他,感到很害怕,但是也不敢不遵从君命。他只好赶快整理好衣服,跟着官员一起去朝见皇帝,并在皇帝面前跪下来认错。
皇帝宣布魏征被赦免了,没有罪过了
时其他大臣还没有走,但皇帝却命令将帘卷起来,让他们散去,只留下魏征,然后传旨将魏征召进便殿,一起商议保国安邦的计划,定下国家大计。
大约在中午时分,皇帝下令宫人拿来一副大棋盘,说:“我要跟魏征大人下一盘棋。”宫女们随即拿来棋盘和棋子,摆在了御案上。魏征感谢皇帝的恩宠,便与皇帝开始了一局棋。话说当时太宗和魏征正在便殿里下棋,他们一步一步地落子,摆出了棋局。
正好符合《烂柯经》上说的话:下棋的要领,就是要非常认真谨慎。高手下子会聚焦于棋盘的中央,初学者则会更多地落子于边角,这是下棋的基本规律。
下棋的要领叫做“法”,其中有一条是:宁可让出一个子,也不能失去优势。如果攻击了左边,就要注意右边的形势,如果防守后面,就要留意前面。有时要先守后攻,有时也要后守先攻。不能割裂自己的棋子,但也不要太集中。为了赢棋,有时候要舍弃一些子力。如果对手棋力弱,要先保护自己的棋子。如果自己棋力弱,要努力掌握棋局的主动权。聪明的人下棋不用争斗,懂得摆出好的棋阵就可以获胜;能战胜敌人的人不必打仗,即使失败也不会慌乱。
玩棋的时候,最开始要走正常的棋路,但最后获胜的方法通常是要用一些奇招。如果敌人没有危机,而一味地防御自己,就有可能被对手攻破。如果对手棋子有小问题,但自己不去救,那就有可能会被对手大量吃掉棋子。随随便便地下棋的人是没有谋略的,不加思考就下子的人,很容易输掉。
有首诗说:“提心吊胆,就像行走在山谷中。”这就是形容这种感觉的。这首诗的意思是,要时刻保持警惕,像在深谷中走路一样小心谨慎。
皇帝和魏征在下棋,到了中午三点钟,虽然还没有结束,但魏征却突然瘫坐在桌子旁,呼呼大睡。
太宗笑着说:“魏征大人一心为国家民族的繁荣稳定而奋斗,用尽了自己的力气,所以才会睡着了。”太宗没有吵醒他,让他自由休息。没过多久,魏征醒了过来,他跪在地上说:“我应该被处死!我应该被处死!刚才我昏昏沉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恳求陛下宽恕我的失礼。”
太宗说:“你没有做错什么啊?起来吧,我们再重新开始下棋。”魏征表示感谢,拿起棋子准备再开始下棋。但这时候,听到了宫门外面有人喊叫。原来是秦叔宝、徐茂功等人,他们拿着一个满是血的龙头扔到了皇帝面前。
他们向皇帝禀报说:“陛下啊,以前我们见过一些海水变浅、河水干涸的奇怪现象,但是这次的情况还真是从未听闻过啊。”
太宗和魏征都站起身来问道:“这是从哪里来的?”
秦叔宝和徐茂功回答道:“龙头是从千步廊南边的十字街头掉下来的,似乎是从云端上掉下来的。微臣知道后就来禀报陛下了。”
唐王吃惊地问魏征:“这是什么情况啊?”
魏征转过身来,跪下向唐王行礼,说:“这是我刚才做梦中斩杀的龙头。”
唐王听了魏征的话,非常惊讶地说:“魏征大人,你在睡觉的时候,明明没有拿刀剑,也没有动过手脚,怎么可能斩杀了这条龙呢?”
魏征说:“陛下,我现在的身体在您的面前,但是我在梦中离开了陛下。当时我看棋的时候,有点迷糊不清;而在梦里,我乘坐祥云,进入了一种出神的状态。”
那条龙被天兵抓住了,被绑在剐龙台上。魏征说:“我对那条龙说:‘你违反了天条,应该受到死刑。我是奉天命而来,要把你斩杀。’”
魏征说:“那条龙听了非常痛苦,我却振作精神。龙听到我的审判声音后,收起爪子,缩回鳞片,甘心接受死亡;而我则勇敢地挥起刀,一刀劈过去,龙头从此掉落虚空。”
太宗听了,心情矛盾,一边感到高兴夸赞魏征是好臣子,朝中有这样的英雄,但一边又为自己梦中的龙救不了而感到悲伤。只好勉强保持精神,命令秦叔宝把龙头挂在市曹,告诉长安城的人们。然后赏赐了魏征,其他官员也散去了。
好了,关于魏征在梦里斩杀龙王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下一篇文章讲讲,龙王找唐太宗报仇的故事。当然也可以说是皇宫闹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