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如何辨别“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

一锤定音者 2024-12-06 20:32:15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然而,伴随着网络的便捷性,网络谣言也如同野草般疯长,不仅误导公众,破坏社会稳定,还可能对个人名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网络谣言案例,深入探讨网络谣言的危害、传播机制及防范措施,以期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 案例一:

在法国巴黎捡获一年级学生秦朗的寒假作业

浙江、江苏公安机关查处“寒假作业丢巴黎”摆拍引流案。2月16日,浙江杭州网民徐某艺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哔哩哔哩、百家号、优酷、小红书、西瓜视频等平台发布“在法国巴黎捡获一年级学生秦朗的寒假作业”相关视频,迅速引发全网关注热议,多日占据多个平台热搜榜。2月17日,江苏南通杨某在该视频评论区假冒“秦朗舅舅”进行引流并进行造谣、摆拍、直播,引发“全网寻人”行动。2月19日,徐某艺再次发布视频谎称“已联系到秦朗母亲”。公安机关查明徐某艺与其公司编导薛某编造剧本,在网上购买寒假作业本,摆拍视频进行发布。目前,浙江杭州公安机关已对徐某艺、薛某以及涉事公司处以行政处罚,并责令公开道歉,随后对其账号予以阶段性禁言。江苏南通公安机关已对杨某处以行政处罚,账号已关停。

### 案例二:

电信引流诈骗不可信

警方接到何女士报案后,于2023年5月10日将洒某、孙某、类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未料他们竟都是同一学校的学生。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网竟已渗透进在校学生群体!一切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2023年4月初,山东省某专科学校大二学生洒某在短视频平台刷视频打发时间,一条介绍网店客服工作的视频吸引了他的注意。见来钱快又轻松,想着能赚点零花钱,便添加了对方QQ。随后,他被拉入某QQ群内,按“上线”要求,将自己的微信号发到群内,待有人添加时,便用群里发的话术,将对方拉入指定微信群中。

每次拉客户进群后,洒某都会被“上线”要求立即退群并删除客户微信,他逐渐意识到这并不是普通的客服兼职,而是为电诈引流的工作。然而面对不菲的报酬,他依然进行了数次引流工作,后其微信因被人举报而封号,无法再添加好友。

此时,“上线”表示想将洒某发展成为“下线”,让他拉更多人加入引流工作。洒某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同校同学,于是首先找到同寝室的室友,向他们介绍起这份“好工作”。

“我最近找到一个做客服的兼职,只需将客户拉进指定微信群里,即可日入百元,报酬当天结算,要不要加入?”听到有这样轻松来钱的活,几名正缺钱的同学跟着入伙,其中也有不少人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学校之前开展的反诈宣传不正提过这种犯罪手段吗?这背后是电信诈骗吧?”“每天都要把群解散,还要把客户拉黑,这个工作有问题啊。”面对同学的质疑,洒某表示只是负责引流,又没有直接实施诈骗,而且每周只干一两次,警察根本抓不到他们。

虽然大家对这份兼职的违法性心知肚明,但都抱着侥幸心理,在洒某的组织下从事电诈引流工作。每次做完任务后,洒某从“上线”收取报酬,扣除提成后再向“下线”发放工资。被拉入的孙某发现其中有利可图,甚至主动拉人,又发展了类某等5名同校同学成为“下线”,从中赚取差价。而被害人何女士正是被类某拉入群聊后,陷入刷单诈骗陷阱,被骗走23万余元。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谣言,例如,普通统招专升本机构,为了宣传自己培养的学生优异,故意编纂假成功案例(例如某学生专升本后成功考上一流国企等打败了高考本科学生,逆袭成功等虚假事实),并配上假图进行宣传,这些机构的做法也是为求学生报名其机构。还有的成人教育机构为了让其学生报名,甚至直接修改国家教育部政策文件进行虚假宣传。已达到混淆视听,掩人耳目的目的。例如在2019-07-15时,教育部官网发表过一篇声明,

警惕不法分子伪造变造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虚假宣传

来源于教育部官网

当然除了像上述案例外,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网络谣言。那么公众当遇到这种谣言时,该怎么防范呢?

### 防范措施

‌网络谣言的分辨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网络谣言通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目的是煽动受众情绪,往往缺乏客观证据及描述‌。:网络谣言通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目的是煽动受众情绪,往往缺乏客观证据及描述‌。

:通过搜索相关关键词,查看有无其他权威媒体发布相关报道。如果仅仅是个人在传播,是谣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通过搜索相关关键词,查看有无其他权威媒体发布相关报道。如果仅仅是个人在传播,是谣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查看平台是否正规‌:部分不法网站平台,为了吸引流量,往往充斥大量网络谣言内容。这种平台上的信息,其真实性也往往大打折扣‌。

‌有图未必有真相‌:网络谣言往往会配以图片或视频来增强说服力,但这些信息的来源及真实度往往难以考证。造谣者往往将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事件拼凑到一起,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评论未必是真言:有些评论看似平平无常,其实也充斥着虚假谣言,所以在看评论时也要多留意,以免轻信谣言。

‌语气偏激情绪多于事实‌:为诱导转发,网络谣言的行文往往夸大其词,多用大量标感叹号字符,使用“速看”“紧急”“震惊”等标题或用感人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关注,制造恐慌感、神秘感‌。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辨别网络谣言,避免被误导。

网络谣言是社会发展的毒瘤,它不仅损害公众利益,破坏社会稳定,还侵蚀着社会的信任基础。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加强信息监管,建立权威信息发布机制,强化媒体责任,提升公众法律意识,才能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蔓延,营造一个清朗、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守护这片网络净土

0 阅读:2
一锤定音者

一锤定音者

分享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