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台就搞事!重返白宫还不足百天,特朗普就用一手“对等关税”将全世界所有国家当成了自己的打击对象,结果中国给出反制之后,美国不断叠加筹码,眼看风云再起,新加坡却突然站出来站队中国。
为何新加坡会认为特朗普持续制裁,中国必将成为最后赢家?这个小国的态度,又能否影响关税战的走向?
2025年4月10日一大早,由于在期限内没能等到中方撤销反制的声音,特朗普直接宣布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至125%,同时,他还给予75个“未报复”国家90天的缓冲期,拉一踩一的意思很明确,想要让中国孤立无援。
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接受美国的霸道,在欧盟发起关税反制的投票中,以2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决定对美国关税进行反制,这意味着以“美国优先”为名的全球贸易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可能引发类似于1930年代大萧条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如果说中方从一开始的反制就没有出乎特朗普的意料,现在就连盟友也被迫反击,而欧盟选择在中国之后进行反制,并非是无的放矢,毕竟之前欧盟主席还将电话打来中国,希望中美能写上解决,然而新加坡的态度,可能对欧盟做出判断产生了影响。
新加坡外长维文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场贸易战的后果很严重:“美国正在把全球市场拱手让给中国!”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将在新的全球经济格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也备受关注。
特朗普政府发起关税战,最初的想法是让美国制造业重新焕发活力,减少与别国的贸易差额,他们还希望通过征收关税,迫使其他国家在贸易上做出让步,从而更好地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但是,这场以“美国优先”为口号的贸易战,结果却不如特朗普政府预期。
关税大棒挥舞下来,美国经济没有变得更好,反而受到了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显示,对中国商品关税每提高10%,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降0.4%到1.5%,而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仅为2%到2.5%。
美国现在面临不少经济问题,农产品卖不出去,堆积如山,同时,因为稀土供应问题,特斯拉这样的公司也面临停产风险,更糟糕的是,美国的失业率一直比较高,维持在4.2%左右,这让很多家庭的收入受到影响。
当初的关税政策现在看来,效果不太好,反而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麻烦,关键是面对美国提高关税的压力,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但除了中国直接决定反制之外,大部分国家都是作壁上观,还有一些直接“滑跪”。
以色列、越南率先行动,宣布对所有来自美国的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澳大利亚在被美国加征10%的关税后,决定不采取反制措施,印度也开始认真考虑降低甚至完全取消对美国商品的关税,试图缓和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
在全球贸易战的压力下,各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和调整,夹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一些国家采取了观望和摇摆的策略,在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这些国家的行动显得格外谨慎,试图在不同选项中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平衡点。
同时,新加坡外长维文的观点则有所不同,对于像新加坡这样极其依赖国际贸易的小国来说,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维文提醒大家,关税战可能会促使更多国家转向中国,这将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
这意味着,如果各国继续打关税战,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让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变得更加重要,他表示,新加坡每年的进出口总额是自身经济规模的三倍以上,同时作为连接欧美和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和商业枢纽,新加坡面对不加区分的制裁时,承受风险的能力非常弱。
维文的提醒并非夸大其词,而是源于他对全球贸易运作方式的深入了解,以及对小国生存环境艰难的清晰认知。
由于新加坡经济高度依赖国际贸易,并且扮演着重要的区域连接角色,因此任何不分对象的制裁都会对新加坡造成巨大的冲击。
新加坡觉得之所以中国会赢,是在特朗普政府公布新政策的同一天,中国也立即宣布对等措施,包括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高达84%的关税,并且准备开始限制稀土出口,这就证明中国根本不惧怕打关税战。
不说中国现在拥有的黄金储备,如果真的想制约美国,大可以将手中的美债一股脑抛出,到时候会引发其他国家争相效仿,美国的金融秩序一定会被打破,但中方还没有这么做,一来是没有走到那一步,二来我们有更好的应对方法。
中国早就清楚地认识到,真正的成功不是靠别人给予,而是要依靠自己坚定的发展方向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从而掌握主动权,因此一直重视自主研发和产业升级,减少对外部的依赖,最终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
要知道当下中国正在积极实施“内循环打基础,外循环求突破”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目标是减少对美国出口的依赖,同时大力加强与东盟等地区的贸易合作关系。
目前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6.2万亿美元,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框架下,区域内的经济循环正在逐步形成,这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与此同时,华为与中芯国际成功突破7纳米芯片技术封锁,东莞玩具厂商在三天内完成跨国转产,这些事例都证明了中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巨大潜力。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数字人民币的跨境支付使用量大幅增加,美元在全球结算中的比例下降,这表明全球货币体系可能正在发生转变。
中国的光伏技术标准在中东地区被广泛采用,成为当地能源转型的重要参考,海南自由贸易港也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吸引力。
从对稀土资源的管控到《反外国制裁法》的实施,再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标准的推广,中国正在逐步建立一套不依赖西方主导的规则体系。
从以上种种就能看出,当美国农民为滞销大豆发愁时,海南自贸港正迎来源源不断的国际资本;当欧盟纠结是否跟进制裁时,中国光伏标准已成为中东能源革命的基准模板。
而此时的白宫办公室里,特朗普对着1890年的老照片傻笑——那是美国前总统麦金莱,靠57%的高关税让美国成为世界工厂,但他忘了,1930年胡佛抄作业加关税,直接把美国送进大萧条。
虽然我们都清楚关税战打到最后没有赢家,但有一件事很清楚:当美国忙着筑墙,中国正在修路——中欧班列开行量破2万列,RCEP成员国关税减免清单越来越长,新加坡的集装箱船在连云港卸货后,满载新能源汽车驶向中东。
而这样的情况,隔着太平洋的美国看不到,但新加坡却能看的一清二楚,所以,在关税战打响之后,那些聪明的国家才会做出聪明的选择,因为他们要的不是异常关税战的胜利,而是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下,承认了中国经济领导者的地位,不是吗?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2025-04-08《新加坡外长: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小国尤其不利,更多的国家可能转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