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潜力的科学家白蕊:看不上海外名校,25岁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

一品文史录 2021-07-13 14:33:48

少年强,则国强。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今社会,没有人才,一个国家是难以发展的。在清华大学,一位九零后女生备受关注。她的名字叫做白蕊,是施一公教授的得意弟子。踏入科研岗位后,她更是做出了一系列成绩。那么,她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如今又过得如何?

1992年,白蕊出生在内蒙古的一个普通家庭。年幼之时,她和牧民孩子一同放羊。在天高草阔的牧场上,她度过了整个童年时光。在这种环境下,她的学习却异常自律。在学校里,她勤奋执着,听话懂事,倍受赞誉。在这路上,她成绩优异,经常名列前茅。

升入高中后,她的成绩更加耀眼。在理科班,白蕊打败了一众男生。她精通数理,擅长化学,对生物情有独钟。原来,她是被生物的魅力所吸引。高二课堂上,老师提起了基因工程。只要将生物的基因改变,那么就能培育出不同的品种,甚至孕育出新的生命。因此,21世纪被称为生物的世纪。从那时起,她在心里就选择成为一名生物学家。

对生物学萌发兴趣后,她积极参加课外竞赛。在中学阶段,她就自学了本科生物教材,在大赛中斩获佳绩。2011年,白蕊考入了武汉大学。填报志愿之时,班主任、父母都劝她填报金融、经济等热门专业。即便如此,她依旧选择前往生物系就读。坚持以兴趣为导向,她绝不后悔。

谁知,白蕊却遭遇了困境。来到大学后,各类课外活动缤纷异彩。她生性活泼,喜欢社交。在第一个学期,她沉浸在各种活动中。尽管积攒了不少舞台经验,她的成绩却快速下降。生物是一门知识点细碎的学科,不付出大量的时间,学生们根本掌握不透知识点。在反省之后,白蕊快速调整状态。

于是,她将周一到周五定为了学习时间。每天早上,她就去教学楼抢占前排位置。下课后,白蕊就去图书馆自习。接下来,她也有了飞快的进步,成绩重回前列。到了周末,她空出时间参加活动。辩论会、主持人大赛、校内记者团。一样样活动,她都干得风生水起。因此,她也成为了校园内的风云人物。

美好的大学时光匆匆流逝,转眼就来到了大三。身为生物系学生,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前途。考研,工作,人生又一次来到了转折点。三年时间里,白蕊始终位列班级前三。在老师的推荐下,她参加了清华大学夏令营活动。借着这次机会,她也进入了施一公教授的研究室。看着眼前价值不菲的仪器,一座座奖杯、奖状,她心情澎湃。

夏令营期间,白蕊系统地接受了施一公教授的培训。作为世界一流的生物学家,施一公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清华园内,她又一次燃起了激情。于是,她拒绝了北大、中科大的录取通知书,转身选择了清华读研。

来到施一公的科研组,这证明了她的实力。不过,白蕊也遇到了新的挑战。起初,她根本不会使用仪器。在剪裁DNA,RNA的时候,她常常会出错。于是,她细心谋划,耐心学习。跟着师兄师姐,她一步步熟悉流程。在两个月后,她已经干得非常不错。

刻苦、努力、自律,同白蕊打过交道,大家都这样评价道。身为女孩子,她一点也不怕吃苦。做起实验来,她常常通宵达旦。终于,她的努力有了回报。在清华的四年时间里,她在《科学》杂志上累计发表了5篇论文,成功拿到了博士文凭,这也刷新了清华实验室的记录。

2019年夏天,白蕊南下杭州。在西湖大学,她开始了博士后生涯。此时,她全身心投入结构分子学的研究中。以剪裁、拼接的方法,她弄懂了RNA的内部分子机理,累计发表了8篇高水平论文,5篇还被《科学》收录,3篇被《细胞》收录。在这之中,白蕊关于RNA三维结构的研究令人眼前一亮。她设计大胆,构思巧妙。以非凡的毅力,她突破了重重难关,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020年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她“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如今,她继续向着科研高峰冲击。在施一公的带领下,白蕊也走得越来越好,不少人还将她和师姐颜宁做比较。相信不久的将来,她一定可以成为下一个“颜宁”。

1 阅读:62
一品文史录

一品文史录

回顾一段历史,解开历史迷雾,感悟人生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