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演“村妇”,把赵丽颖和巩俐海清李沁一对比,差别就出来了

水聂娱评 2024-02-20 10:54:59

春节档的喧嚣落幕,但有一部电影却像春夜里的繁星,静悄悄地闪耀在观众的心中——《第二十条》。不是偶然的爆红,而是实力与口碑的完美结合,短短八天,8亿的票房成绩,让人不得不惊叹。

这部由“国师”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汇聚了沈腾、马丽、贾玲等实力派演员。其中,马丽的表演尤为抢眼。她不再是那个只会搞笑的“谐星”,而是化身为情感深沉、演技炸裂的实力派。

与张艺谋的合作,仿佛为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她不再是那个被标签束缚的马丽,而是真正展现了演员的多面性。

而赵丽颖的加盟,更是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不少看点。首次登上大荧幕的她,将“农村妇女”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的演技,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忘记了角色的身份,只看到了角色的灵魂。与巩俐、海清、李沁等实力派女演员相比,赵丽颖的表现同样毫不逊色。

在这个春节档,有的电影“叫好不叫座”,有的电影“叫座不叫好”,但《第二十条》却做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中国电影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缩影。

《第二十条》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有张艺谋这样的导演,有沈腾、马丽、贾玲、赵丽颖这样的演员,更是因为它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暂时忘记生活的烦恼,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感受那份纯粹与真挚。

《第二十条》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能够触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它告诉我们,在这个看似喧嚣的世界里,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简单而真挚的情感。

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票房数字的胜利,更是中国电影市场对真实与情感的一种肯定。希望在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这样的作品,让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共鸣。

电影幕启,穷困家庭的揪心现实震撼人心

电影开场,就像是一阵寒风呼啸而过,那股穷困的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倒。而那堵砖墙上,赫然写着“还钱”二字,像是这家庭无法摆脱的沉重负担。

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门框上挂着的那副春联和福字却显得格外醒目。红色的纸张与周围的肮脏杂乱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告诉人们,尽管生活艰辛,这家人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走进屋内,满眼都是破旧不堪的家具和物品,一股颓败的气息扑面而来。张艺谋导演可真是不遗余力,不仅在场景布置上下足了功夫,更通过演员的表演,将这个家庭的困境刻画得入木三分。

特别是赵丽颖饰演的郝秀萍,这位农村妇女不仅贫穷,还是一位听障人士。面对女儿的重病,她只能四处借钱为女儿治病。她的爱女心切,让观众为之动容。当她在工地上尘土满面的泪水交织,当她为了救女儿不惜下跪求助,那种绝望和无奈,让人心疼不已。

而当她被逼至绝境,站在楼顶准备跳楼时,那种无助和绝望,仿佛让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沉默。赵丽颖用精湛的演技,将郝秀萍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震撼。

导演张艺谋对赵丽颖的表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赵丽颖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相信观众们在电影院里一定能够感受到她的出色表现!”

而对于网友们关于巩俐版“秋菊”和赵丽颖版“郝秀萍”的争论,其实两位女星的表演各有千秋,都是对角色深入骨髓的诠释。

《秋菊打官司》:农村女性的勇气与坚韧

1992年,当《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在大银幕上亮相时,中国的农村还沉浸在一片落后的氛围中,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远不及今日。在那个年代,农村女性维权几乎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但电影中的秋菊却做到了。

故事从秋菊的丈夫被村长王善堂一脚踹伤开始,秋菊,这位穿着大红格子碎花棉袄、头上裹着绿色头巾的农村妇女,就这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她挺着个大肚子,推着平板车,带着受伤的丈夫去市里看病。一路上,她走得摇摇晃晃,却坚定不移。

秋菊的形象,就像那身不太美观的大棉裤,虽然看起来臃肿,但却充满了力量。她胆小谨慎,甚至有点害羞,这从她走在路上时不时地左右张望就可以看出。

她没见过多少世面,更别提去过大城市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妇,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当丈夫在诊所里接受治疗时,秋菊站在外面,那斜眼的一扫,仿佛为“秋菊”这个角色注入了灵魂。观众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但更多的是她对于正义的执着追求。

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个原本拘谨胆小的农村妇女,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勇气和生命力。

她为了维护自己和家人的权益,不畏艰辛,不惧困难,甚至一路打到了市委政府。虽然最终没有打赢官司,但她却赢得了自己内心的勇气。

巩俐的精湛演技,让秋菊这个角色跃然银幕。她通过微小的日常细节,塑造出了一个既拘谨胆小又刚烈不屈的农村女性形象。这种矛盾的性格,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

《秋菊打官司》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女性在维权路上的艰辛与不易,也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的勇气与坚韧。在那个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年代,秋菊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和坚持。

李沁的“村花”演绎:从期望到争议

回想李沁在《白鹿原》中塑造的“田小娥”,立体形象深入人心,让人对她之后的表演充满期待。

然而,在电视剧《人生之路》中,她饰演的村花“刘巧珍”却引发了热议。这个角色在原著中是个温婉娴静的佳人,但李沁的诠释却大相径庭。

不是她演得不好,而是太好了,好到让人有些不适应。刘巧珍的形象,被李沁演绎得既粗犷又豪放,活脱脱一个“女汉子”。黑瘦的面容、夸张的肢体动作,还有那排闪闪发光的烤瓷牙,都与传统村花形象格格不入。

有人说,李沁可能是太过投入,用力过猛,导致表演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但这样的说法,我觉得并不准确。李沁作为昆曲传承人,身上自带的优雅和风韵是别人模仿不来的。她完全有能力在不失优雅的前提下,演绎出一个动人的村花。

只是,这次她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也许,她想尝试一种全新的表演风格,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但这样的尝试,是否成功,还需时间来验证。

农村妇女的形象,绝不是简单的“丑陋”所能概括。她们身上的朴实、顽强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才是塑造真实村妇“灵魂”的关键。希望李沁在未来的表演中,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同时也不忘挖掘角色的内在精神,真正做到形神兼备。

演员的表演,不应只是外在的模仿,更应是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给观众带来真正的艺术享受。

0 阅读:2

水聂娱评

简介:想法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