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方面连续发出两道针对中国的威胁性言论,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系列举动不仅反映出美军对华定位的重大转变,更引起了中方的高度警惕。人民日报及时发声,敲响警钟,指出这种态度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就在美国大选脚步渐近之际,涉华话题再次成为美国内部热议的焦点。在美国媒体《防务新闻》举办的年度论坛上,美国太空军太空作战部副部长盖特莱因大放厥词,声称中国构成重大威胁。他呼吁五角大楼必须增加太空军的财政预算,否则美国的对手将会"控制太空"。更令人瞠目的是,盖特莱因还宣称美国正面临"冷战以来最具挑战性的全球环境",将中俄定性为所谓"步调挑战",并声称"势均力敌国家之间"的大国竞争正在"报复性回归"。
这番言论并非孤例。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今年早些时候对美军2022年的国防安全战略进行审核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旧版战略已经"过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中俄之间的关系,不足以应对所谓的威胁。该委员会甚至呼吁要对美国民众发出"战斗号令",以便立即进行重大改变。
这两起事件清晰地表明,美军对华的态度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从美方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从一个可以合作的伙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挑战",解放军已经成为美军势均力敌的对手。这种思维转变带有一种"悲壮"意味,因为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一直享有无可争议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军很长时间不需要面对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
然而,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以及解放军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军愈发感受到压力。他们似乎认为,真正的大国竞争模式已经回归,因而近乎疯狂地要求加强对华备战。这种态度的转变不仅体现在军事领域,也影响到了美国的整体对华政策。
目前的美国政府,以总统拜登为首,其对华政策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内。这个政策的下限是避免引发两国的正面军事冲突,上限则是阻止中国在关键领域追上乃至超越美国,其中就包括阻止中国完成国家统一。这种政策虽然在拜登任期内勉强维持了中美关系的稳定,但也为两国关系埋下了潜在的危机。
面对美国政客似乎仍未摆正对华认知的情况,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及时发声,向美国政府指明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人民日报强调,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应该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成为世界和平的稳定源和共同发展的推进器。文章还援引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表态,强调战略认知问题是中美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美国需要树立正确战略认知,把中国当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
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一句话特别引人深思:"美方不能用自己走过的道路臆测中国,也不要用国强必霸的模板镜像中国"。这句话直指美国对华认知的核心问题,呼吁美方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
然而,美国两党似乎仍未充分理解这一点。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执意打压中国的技术进步、压制中国的对外经贸,并试图阻止中国完成国家统一,那么中美关系就难以实现根本性改善。两国关系失控的风险将始终存在,甚至可能会在某一天因某个意外陷入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虽然没有透露太多对华政策观点,但一般认为她会延续现任美国总统拜登的对华政策。如果哈里斯上台,并延续当前的政策取向,中美关系可能会继续在这种不确定和潜在危险的氛围中徘徊。
在这种背景下,人民日报的文章无疑是一次及时的警示。它不仅向美国政府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也向国际社会传达了中国的立场。中国希望与美国建立的是一种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而不是充满敌意和猜疑的对抗关系。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美国政府需要做出实质性的改变。首先,美方需要摒弃将中国视为威胁的错误认知,真正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其次,美国应该停止在科技、经贸等领域对中国的无理打压,重回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最后,美国还需要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不要挑战中国的底线。
对于中国来说,面对美国的种种挑衅,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中国应该继续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也才能让美国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美国最近的一系列言行显示出其对华态度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可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严重后果。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官方媒体及时发声,呼吁美方树立正确的战略认知。只有双方都能够正确认识彼此,互相尊重,中美关系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迈向更加稳定和健康的未来。这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福祉,也关系到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