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个把月的抗争,从春到夏,如今我国还是有部分地区笼罩在阴影之中,而所属地的高校学生们,也只能苦闷地待在校园之中。
大学啊,本该是肆意挥洒青春的时候。不过就算校门封了,也封不住学生水做的灵魂。于是学生们就在学校里浪起来,晚上蹦野,白天草地扎营,也挺惬意。
在尽情感受校园夏日的同时,学生们也难免会偶遇一些出没在校园的小精灵,胖喵们就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一种,毕竟谁能够拒绝毛茸茸和肉垫呢?
但没想到,就是撸个猫而已,竟然还触犯了校规,最近一则有关上海交大博士生的处分,让大家伙大开眼界。
因校内逗猫,上海交大博士被取消评优?校方作出回应近日,仍在封控状态下的上海交通大学公开发布了一则通告:本校一名博士研究生,因未佩戴手套就在校园内用小草近距离逗流浪猫,而违反校规校纪,遭到处分。
这一则通告一出,学生们都很震惊,因为从没听过哪个学校的校规校纪中还有和流浪猫挂钩的条例,而且对这位博士生的处罚分外严厉,直接取消了个人本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很多网友在看到这一则消息之后都对博士生表示心疼,认为校方有些矫枉过正了,稍微批评一下就好了。毕竟因为逗猫逗狗受处分,怎么看都感觉很离谱。
正当舆论一边倒时,上海交大的官方平台更新了一则消息“为什么特殊时期不能靠近喵汪?”并配上了一个月之前上海交大保卫处公号“平安交大”更新的内容。
文章中表明:交大在此前已经发生多次学生因为逗猫逗狗被抓伤的事件。交大在文章中呼吁,特殊时期,学生们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被抓伤,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得到处理。
这时大家才后知后觉:啊,现在上海还处于严阵以待的情况,就和文中说的一样,属于“特殊时期”,那么在特殊时期,如果校内学生被抓伤需要救治,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一是学生前往医院需要的“通行证”,二是外出就医的隔离问题,三是返校问题,四是如今的环境中学生如何解决食宿问题,最后一点,也就是学校的统一管理问题。
通报显示的学生被处分的真正理由是为学校增加了疫情防控风险,从上海交大列出的种种明细看来,此言不虚,因此网友们的态度再次反转,站到了校方的身后。
有上海的学生表示:上海高校的防疫压力太大了,数万人每日核酸,无论老师、学生、工作人员每个都不落下,博士生逗猫是自己很开心,一旦被抓伤就医,全校提心吊胆。
也有上海交大本校的学生现身说法:学校在这次处分博士生之前不是没有过告示,相反,在这件事的严肃性上可以说是三令五申了,再加上那么多前车之鉴,博士生被处分算不得冤。
深度解读虽然之前网友们因为不明真相,所以对交大的处分一度反对,但了解了前因后果后,也都理解了。不过还是有很多学生担心,不让逗猫?那校内猫狗的伙食问题怎么解决呢?
其实交大考虑的远远比学生们多,既考虑到了学生们的安全,也考虑到了小动物们的温饱,虽然不让学生们靠近,但还是设立了定点投喂区,有专人负责校园小动物的伙食。
院校的防疫压力已经很大了,但还在尽可能的了解学生们的诉求,可以说在守护校园和谐方面已经是尽职尽责。学生们应该做的只有对自己负责,对校园负责,而这一点大家也可以办到。
虽然封校期间的确很无聊,大学生们想自娱自乐一下并不是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但一切的前提是考虑到如今的环境,先确定自己的行为不会给校园防控和其他学生带来隐患。
毕竟都是大学生了,受过高等教育,是社会未来顶梁柱的一部分人,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饱读诗书,更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有些时候,真的不能够凭学生自己的性子随心所欲。
就像那位交大本校的大学生说的那样,逗猫逗狗一时爽,一旦出了事,全校师生都要因为你担上风险,跑断腿。就算再喜欢撸猫,在这个时候,也应该忍一时风平浪静。#上海交大学生逗流浪猫被处分#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晓月教育日记(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