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大剂又来了,这次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东。”
小李家从商家的手里买了一些猕猴桃,然后听说这批猕猴桃是用膨大剂处理过的,便和父母在一起商量着要不要吃这猕猴桃的问题。
食品制造这个行业有个潜规则,那就是怎么顾客觉得好的东西,不管是不是真的好都能成为一条街上最畅销的东西。
农产品市场更是这样开门做生意的,农作物生长本来就受气候的影响,再加上虫害和病害就会显得不够稳定,很多时候商家冥思苦想最终也没能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来处理,就只能驾驶顾客接受现实。
然而偏偏很多顾客就对看着不好这件事十分偏执,因此,于是农村中间就逐渐传出了用些能让果实看起来更好的东西。
这就是被消费者所接受的现实,只是小李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还是决定不买这批猕猴桃,那么膨大剂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膨大剂是什么?在植物学上有一个名叫植物生长调节剂这样的物质,它的作用就是通过影响植物体内植物激素的合成和代谢过程去促进植物生长和改变植物的形态。
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人们为了增产从科学原理上自己研发出来的,除了膨大剂外还有像保花剂、促进坐果、保果剂这样的一些别名。
其中又以促坐果剂最常见,为什么猕猴桃等植物要坐果呢?
其实这是植物繁衍后代的一种方式,在很多植物身上,它们为了让雄花粉更容易被雌蕊接受,便将雄蕊和雌蕊合二为一,成为雌雄同体,有些更不麻烦干脆连雄蕊和雌蕊本身就放在了一起,于是我们就眼熟了很久的花就这么诞生了。
但是还有一些植物却懒得给自己授粉,于是就需要靠一些其他动物的帮助,雌雄分体,就会变得授粉难,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特殊手段了,于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应援而生,其中就有了促坐果剂。
除了猕猴桃这种难度稍微高于一般植物的家伙以外,还有很多植物都是属于适合使用这种药物的级别,说起来,它们甚至还是猕猴桃的亲戚,比如说来电台听广播的人就一定知道的新西兰国宝级水果之一火龙果。
膨大剂最早是在1935年开发出来的,而作为后来被改良发扬光大的美国人真正做出标准化生产膨大剂是在1959年。
标准化生产并不是说这玩意儿多珍贵,它本身只是一种叫腺嘌呤的植物激素和氯吡脲这种合成物质混合而成,简而言之就是去找腺嘌呤这一物质并不困难,虽然比较贵,但只要下点功夫,生产者就能够将它分离出来。
但是氯吡脲只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自然产生,因此如果没有标准化生产的话,那就不可能成批量存在,各地受益于日常交易它的在一定范围内其实也会越来越少。
而这两种东西加到一起之后产生的药效要比它们单独作用于植物的时候要好得多,这也是当时选择将它们混合起来之后人们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膨大剂有什么作用?最直接的作用,自然就是让原本可能不太好或者太小的果实看起来更大更好看,这样对消费者来说更具有购买欲望。
但是在植物本身来说,它起到的作用不只是这样表面优势,而是一种能让植物进化加倍低级地提高坐果率以及让已经结出的果实能更加膨大的神奇药物。
为此,它们实际上会起到更多帮助,比如说原本可能没有坐到果的花,通过使用状态好的促坐果剂之后,就能够坐果,从而产生那些原本可能不存在但实际上卵细胞没有坏掉发育了起来,因此能够成为种子的果实。
同时,黄瓜和番茄这样的蔬菜也有一定概率会因为用了一些没别新鲜事,新鲜事指保花剂,让自己继续保留开花状态,而一直膨大,最终变成奇怪形状的瓜果。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它又哪些作用:
1.增加坐果率;
2.促进已经坐果的果实进一步膨大;
3.改善已经坐果的果实,让它们更加饱满,更加好看;
膨大剂的正反两面。其实膨大剂对植物本身来说是利弊相牵扯的,首先在机会增加坐果率这方面来说,膨大剂并不会增加每朵花结出的果实数量,只会让更多花能够成功结果。
但是使用不当的话可能会变成一年一休,具体来说就是只有在每朵花上开花旺盛的时候使用,而且还有一些剩余药液,没有用完就会被放弃处理掉,并不会回收使用。
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有一些因为使用膨大剂而出现奇特丑陋外观的瓜果,比如这边说过了番茄变成番茄蛋糕一样怪异形状,而那边日本还有用氯吡脲和腺嘌呤催熟过的奇特柿饼。
过量使用膨大剂最容易引起的问题就是发生药害,不然大小年现象也会显得自己一片死寂。
另外,植株再生长过程中需要光合作用,但是氯吡脲会造成植株不会再开花,不然污染土壤也会成为一个较氧气之谈,这样一来,植株不仅无法开花结果,还无法再叶片和茎干中制造养分,逐渐递减的是植株发展过程中的养分自洽能力,而不是立刻死去。
因此,植株健康问题会成为第二个问题层面,但商品属性方面来说,植株衰弱会导致前途不能,由此不能结果或结果极少,而品质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有害物质,但是漂流污染土壤以及施用不当导致在果实中残留大量未反应干净的药物都会使最后收获出来的商品吸引力远远不如使用时想象那么好。
这些都是由于使用不规范造成的问题,其实使用规范对于人类来说误差并不是很大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随着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这几年因为不规范使用造成质量差异让商家收不到应有收益的问题也越来越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