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陂区教育局公布了2024年秋季全区义务段学校招生结果,小学一年级新生实招总人数14516人,初中七年级新生实招总人数13023人。
小学:
初中:
2023年黄陂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情况:全区小学新生招生计划16020人,完成招生15609人;全区初中新生计划招生11700人,完成招生11670人。
可以看到,黄陂区2024年小学新生人数同比2023年减少了1093人,但初中新生人数同比2023年增长了1353人。
除了黄陂区,其他区亦是如此。
据江汉区教育局公布的全区义务教育学段2024年度招生结果,江汉区2024年小学新生实招人数6688人,初中新生实招人数6405人。对比2023年,小学新生人数同比减少1430人,初中新生人数同比增长352人。此外,东湖高新区2024年义务教育招生计划和招生结果显示,2024年秋季,东湖高新区义务段共招收一年级新生17175人、七年级新生10875人。(未找到2023年数据)
此前,洪山区教育局公布的2024年洪山区各学段教育招生计划也显示,小学新生招生计划有所减少,初中新生招生计划有所增加。
2024年洪山区各学段教育招生计划:小学计划招生14750人,初中计划招生10170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4200人。(未找到2024年实招数据)2023年洪山区各学段教育招生计划:小学计划招生16370人,初中计划招生9748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680人。实招人数:2023年小学招收新生15887人,初中招收新生8323人,普通高中招收新生3595人。
其他区数据暂未公布,但情况应该也大差不差。
小学人口高峰正向初高中转移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小学共招生1877.88万人(主要面向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出生人口),比上年增加176.5万人,增长10.37%,招生总人数创下2003年以来的最高峰。
由于受2016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影响,加之人口持续流入,2023年是全国各大城市中小学的生源高峰的爆发节点。
梳理各地发布的2024年中小学招生计划、预估数据却发现,前几年的小学人口高峰正向初高中转移,2024年秋季初中入学人口普遍增加,校舍、师资压力陡增。虽然相距只有一年,但可以看到,2024年秋季小学入学压力确实大大放缓。
以武汉为例,先来看一组数据:
2021年,武汉市约有13.2万名小学新生入学。同年,武汉市约有9.4万名小学毕业生面临“小升初”,人数比2020年增加0.7万人。
2022年,武汉市约有14.3万名小学新生入学,比2021年增加1.1万左右,人数再创新高。同时,武汉市约有9.8万名小学毕业生面临“小升初”,人数比2021年增加约4000人。
2023年,武汉全市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人数约15.5万,初中七年级新生人数约10.53万。
2024年,武汉市秋季学期小学入学新生约15.6万人,初中入学新生约11.9万人。
2024年初,武汉市在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60所,新增学位5万个。
从近四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小学新生的增长速度正在逐渐放缓。而初中入学新生的人数却在不断攀升(尤其是2023-2024年,初中新生人数增加了近1.4万人)。因此,目前武汉不少学校出现的一个年级班级众多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会得到明显缓解,“小班制”指日可待。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基础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中学学位供给压力持续增加
由于人口出生下降对初中阶段的影响有滞后性,因此可以预计的是,未来的3-5年,中学会面临学位供给带来的一定压力。
中学入学人口增长,对中学学校大班额治理提出了挑战。尤其是一些头部中学,生源激增。于是,一些体量非常大的头部初中,开始纷纷建分校。比如,光谷实验中学,现在除了本部之外,还陆续建了金融港校区、南湖校区。另外,还有一些中学开始尝试“名校双学区”教联体的模式,比如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就形成了由十一初崇仁校区、十一初京汉校区、十一初营房校区、十一初紫润校区、十一初发展校区、第六十三中学、十一滨江中学组成的教联体。
除此之外,为了缓解即将到来的学位供给压力,一批新的中学也纷纷开建。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9月,武汉至少有近10所新建初中迎来第一批生源。高中阶段,既有的一批高中在不断扩容,一批高质量的高中在不断新建。
以东湖高新区为例,这一两年新建了3所高中,并且无论从师资配备、硬件配置还是学校定位等方面,都非常值得期待。华中师范大学武汉新城实验高级中学,2024年首届招生,该校由东新区与华师一附中联合创办,由华师一附中全面管理,该校部分师资将从华师一附中的教师团队中“优中选优”;武汉市光谷汤逊湖高级中学,2024年投入使用,首届招生人数800人。其中,创新人才基地班招录300人,在第二批次招录;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新城校区高中,依托东湖高新区与武汉外国语学校模式,合作办学,覆盖小初高、国际学校项目,“建成即优质”“新校即名校”,高起点打造武汉新城教育体系。
家长们需关注的是,随着中学生人数的增加,头部学校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录取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将会更加明显。如果想进入到第一梯队中学的好班型,一定要从中高年级起就要开始提早准备。无论是学科成绩还是校内外荣誉都要让自己占据绝对优势,这样才能确保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另外,随着2024年指标到校政策的落地,分配生的优势更加明显,由于分配生政策要求“小初阶段不能择校”,这也意味着普校的牛娃机会激增,因此,大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提早规划,到底是上对口还是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