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蔺相如,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估计都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些个光鲜亮丽的词儿。
可我今天想跟大伙儿聊聊,这位被捧上天的外交家,是不是真有那么神?
他跟赵惠文王搭档的那几年,赵国的外交,看着风光,咋就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呢?
咱先说说这“完璧归赵”。
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傻子都知道这是个套儿。
可赵国偏偏派了蔺相如去,一个在邯郸城里默默无闻的小官吏,咋就成了“钦差大臣”了呢?
就因为他赌秦王不敢真抢?
这逻辑,细品,是不是有点站不住脚?
蔺相如去秦国,一番操作猛如虎,最终“完璧归赵”,看似赢麻了。
可秦国想试探赵国态度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
他们知道了:赵国,看着兵强马壮,其实心里慌!
紧接着秦国就出兵打赵国,赵国立马怂了,赶紧求和。
这不明摆着告诉秦国:我就外强中干,你们尽管来!
所以,后来的赵国,在秦国面前,总是矮一头,明明有实力,却不敢硬气。
再说“渑池之会”。
秦王邀请赵王去渑池,这地方离赵国十万八千里,赵王心里肯定犯嘀咕,又是立太子,又是调兵遣将,生怕秦国使坏。
会上,秦王一个劲儿地给赵王下马威,蔺相如倒是挺能说会道,又是让秦王击缶,又是让他演奏,看似给赵国找回了场子。
可实际上,秦国当时正跟楚国干仗,哪有心思跟赵国死磕?
赵国自己也惦记着齐国那块肥肉,需要秦国帮忙牵制。
所以啊,这渑池之会,更像是一场“面子工程”,双方都心照不宣,演戏给对方看。
说白了,赵国的外交,最大的毛病就是没远见。
错过了跟楚国结盟的机会,本来可以南北夹击秦国,结果因为犹豫,让这绝佳的机会白白溜走。
还有,眼睁睁看着秦国吞并巴蜀。
巴蜀这地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又重要,秦国拿下巴蜀,实力大增。
赵国本来可以联合其他国家阻止秦国,却选择了坐视不管,甚至还跟秦国签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更离谱的是,赵国完全错判了燕齐的实力。
五国伐齐之后,赵国以为齐国废了,结果人家转头就在田单的带领下满血复活,反过来揍了赵国一顿。
别看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兵强马壮,还有廉颇、赵奢这样的名将,可就是打不出漂亮仗。
根本原因在于内政不行!
赵武灵王搞的“胡服骑射”,本来是想全面改革,结果到了赵惠文王这儿,就改了个半拉子,其他方面都停滞不前。
财政就是个典型例子。
有人建议赵王学秦国改革税收,统一货币,可就是没落实。
军队再厉害,没钱粮也玩不转啊。
再加上朝廷里“主战派”和“主和派”吵个没完,内耗严重,更是雪上加霜。
秦国的崛起,可不是天上掉馅饼。
人家商鞅变法,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制度,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国力自然蒸蒸日上。
再看看赵国,改革停滞,内斗不断,只能眼巴巴看着秦国越来越强。
公元前264年,秦国攻占魏国皮牢,并在韩国设郡县,这说明秦国已经有了统一六国的实力。
同一年,赵国却在跟燕国的冲突中损失惨重,错失了发展壮大的机会。
几年后,秦国使者竟然敢公开让赵国割地求和,赵国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跟当年的渑池之会相比,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所以说,赵国虽然曾经辉煌过,但因为目光短浅、外交失策、内政混乱,最终走向了衰落。
这段历史,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一个国家的兴衰,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它的战略眼光和内部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