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拜月光、对月吟诗:87版《红楼梦》里的中秋节有多讲究?

高能E蓓子 2023-10-02 10:05:30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中秋节快到了,大家是怎么过的?

去年八月十五,我们以港剧为引子,写尽香江月饼50年风云录:

香江月饼风云:双黄白莲火腿仁,家好月圆话中秋

港剧中秋主打一个家好月圆(家嘈屋闭),而内地经典影视剧的中秋故事,则是充满了古典美。

其中又以87版《红楼梦》最为经典。

古人的中秋节有多讲究?

在还原中秋节上,87版《红楼梦》可谓古色古香。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月亮最圆的那一天,古时称为“望日”,也是一年中阖家团圆的日子,文人雅士对月亮诗兴最浓的时候。

家道中落,寄居在葫芦庙内的贾雨村,孤身一人,每天靠着卖字撰文赚取微薄收入,囊中羞涩只能独自对月吟诗。

葫芦庙旁住着的乡宦甄士隐扶危济贫,听到他的诗作才华横溢,就踏着月色邀请贾雨村酌酒赏月。

中秋佳节正是食蟹的好时节,古人认为螃蟹性寒,通常都是搭配黄酒一起吃的。家境殷实的甄士隐,早就设下美味佳肴,与贾雨村饮酒食蟹,畅聊人生。

至于名门望族贾府,中秋的礼节就更讲究了。

月亮升上来后,贾府就在月出方向设祭案,高挂着月神像。案上放着月饼、瓜果、红烛,祭香插座,地下铺着拜毯锦褥。

家里地位最高的贾母是主祭人,祭拜前要先净手。

净手完毕,贾母要放入纸钱到火盆里,再倒酒,并行跪拜大礼,而邢夫人、王夫人等女眷在一旁等候。这些女眷得是正妻或者未出嫁的女子,妾室不得在场。

贾母盥手上香拜毕,才到一众女眷行跪拜之事。

古代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禁忌风俗,一般拜的月亮是上清月府黄华素曜元精太阴元君位,只能由女子拜月,而贾府的一众男丁便是站在一旁看女眷拜月。

这一次贾府的中秋全家团圆,连放外任的贾政也回来了。

祭拜完毕,贾府男子去接待宾客把酒言欢,女眷们则一同到建在山上的凸碧山庄赏月。

中秋家宴用的桌椅都是状似月亮的圆形,意思是阖家团圆,桌子上则摆放整齐的瓜果月饼。

剧里跟盘子一样大的月饼,是贾珍新请的一个厨子做的,口味是当时流行的“瓜仁油松瓤”。

有点意外的是,《红楼梦》原著还提到古人在中秋时会互赠西瓜,图它够圆,切开分食时还跟莲花瓣似的。

贾母和夫人们一桌,未婚的小姐在另在一桌,趁着中秋,还有赏花等诸多助兴的环节,大家一边听曲逗乐,一边把酒言欢。

桂花阴里传来袅袅悠悠的笛音,艺术造诣很高的贾母说,得拣那曲谱越慢的越好。

中秋节不分男女都爱对月吟诗,家宴散后,史湘云与林黛玉就一起作诗了。

这边女眷们在浪漫吟诗,那边男子们就热闹得多了。

三更时分,贾珍与妾室还在花天酒地,好不快活,誓要玩一个通宵。

旁边又有人弹琵琶和吹笛子助兴,夫人回来后也加入其中。

87版《红楼梦》古色古香地还原了古代人如何过中秋节,但中秋节在《红楼梦》的故事里,还有更大的深意。

红楼里的满月魔咒?

87版《红楼梦》一共有四次关于中秋节的描写,每次都是重要折点。

第一个中秋节正是贾雨村与甄士隐一同过的,在中秋到来之前,贾雨村虽然为了生计发愁,吃食只有一丁点白饭和咸菜,但装化墨清水的文房用具却是天蓝釉瓷水丞。

他到甄士隐吃饭,对铜制的蟹八件运用自如,实际他身份并不是纯粹的落魄书生,而是没落仕宦子弟。他曾富足过,只是对失去的东西失去的生活更为不平,对功名和钱财更为在乎。

甄士隐欣赏贾雨村的才华,慷慨地给了他50两银子作为科举的盘缠。天刚亮,贾雨村便匆匆离开了,给人薄凉之感。

这夜过后,甄士隐给贾雨村的好像不只是银两,仿佛自己的气运也给了贾雨村,两人命运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贾雨村走向锦绣前程,甄士隐却家破人散。

贾雨村因为这银子金榜高中,却贪酷受贿之弊,不到一年,即被革职。后经举荐,在巡盐御史林如海家当了一名教师。林家只有一个女学生,正是林黛玉。

林如海的夫人贾敏,是威震京都,赫赫有名的贾府史老太君的女儿。她在扬州逝世后留下林黛玉孤苦伶仃,贾母便想把她接到身边。

而贾雨村随同黛玉一起到了贾府拜见了林如海的内兄贾政,经贾政的引荐,谋补了应天府之缺,即日上任去了。

87版《红楼梦》出现的第二个中秋节比较隐晦,贾敬寿辰时王夫人等到宁国府表示祝贺,并探问秦可卿的病情。

贾珍的夫人尤氏说:“(秦可卿)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怠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

也就是说,秦可卿中秋那天玩得挺开心的,还玩到了半夜,结果中秋一过就生病了,连王熙凤都心疼秦可卿几日不见瘦了大圈。

对于她生病的原因,虽没明说,但纷纷猜测公公贾珍肯定也有责任。

她的死可谓命运无常,病逝时还托梦告诉王熙凤:“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登高必跌重,荣辱自古周而复始……”

就像在说贾府的命运也已经由盛转衰,而月满又是月圆之时,又正对应了中秋节。

87版《红楼梦》第三个中秋节正是贾府举办的,四世同堂,人来得最齐的一次,但是热闹中却处处含着悲伤。

先是一个人顶十个人,擅长讲笑话的王熙凤生病缺席。

那时甄家被抄家,贾府也诸事不顺,影响着贾府人的心情。顶梁柱一样的贾母更像是硬撑着欢笑,刚想举碗痛饮,大老爷却崴了脚。

尤氏笑言要陪贾母一个晚上,但又因为公公守孝被提及而伤感。

贾母转移话题,听曲逗乐,笛音悠扬又让气氛变得有些伤感,一向刚强的她却也忍不住掉泪。

史湘云与林黛玉先行离开后,年轻一辈里只有探春留到最后陪贾母,她最后远嫁海外,难以得到她最想要的团圆。

史湘云与林黛玉对月联诗,林黛玉因寄人篱下而暗自神伤,悲中从来俯栏垂泪,史湘云则斗嘴宽慰。

那个中秋之夜,贾府还发生了“灵异事件”。

黛玉惊觉池中有“鬼”,后是虚惊一场,两人便联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一诗,而最后两人的结局竟然与诗出其一致。

“鬼”仍出现在贾府,贾珍与妻妾玩乐时,先是突然打了一个冷颤,所有人还听到了一个诡异的声音。

众人寻声望去,却发现只是风,有人以为是秦可卿的魂魄过来看他们了。

这个风也彻底打消了贾珍的兴致,说好的通宵也变成草草散席。

这场中秋宴贾府依旧扮得风风光光,但悲伤和凄凉却无处不在,月色再美也弥补不了贾府的忧愁。

这次中秋过后,宝黛分离,贾府颠覆,每个角色都迎来各自的命运和结局。

87版《红楼梦》第四个中秋节出现在最后,已经变成船妓的史湘云,趁着空档出来祭月思人。

没想到她却遇到了已经落魄的贾宝玉,两人悲从中来。

看着天上的明月,史湘云忆起贾府时与黛玉在中秋时的联诗,更为难过。造化弄人,史湘云被困在水上,而黛玉也早早离世,当初的联诗竟一语成谶。

史湘云与贾宝玉还未聊太久,就被人抓回去陪客,她凄惨地叫着让宝玉来赎她,可宝玉已经身无分文,在水里追也追不上船行的速度,只能泪流满面地看着船远去,最后甚至连手上唯一值钱且对他意义非凡的玻璃绣球灯也被别人撞碎。

中秋节贯穿着《红楼梦》整个故事,但也见证人物是人非,众人的悲欢离合。

红楼梦中人

87版《红楼梦》已经播出36年,当时拍摄手法和环境都有诸多限制,却成了难以逾越的经典,后续资金再雄厚至今也拍不出这古韵。

它的成功,是一代人对艺术的追求。

《红楼梦》选角的时候,王扶林导演就曾经这样说过,首先演员要在外形、气质上像角色,就赢了七分,剩下三分才靠演。基于这样的标准,87版红楼光是选演员等筹备工作就花了大半年,先是在全国各地纸媒上大力造势,海选演员。

剧组将选中的演员集体送入学习班,花了几个月反复观察,才最终敲定了所有的人选。

为了拍好这部名著,请动了沈从文、朱家溍、启功、吴祖光、周汝昌等二十几位专家组成顾问团,每一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神级学者。

剧组在北京盖了一座实景大观园,在河北正定建造了荣国府与荣宁街,至今仍然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里面很多场景到是全国到处取景实拍,基本不搭布景,让现代绿幕拍摄拼凑五毛特效的“大制作”IP剧羞得无地自容。

87版红楼从选角到拍摄完毕整整花了三年,耗资680万,演员们三年的相处,情同姐妹,对角色的感情深入肺腑。

陈晓旭就是林黛玉的化身,这点毋庸置疑,但剧谜考古,依然指出了一些不够仔细的地方。

比如那个中秋夜里,她看到伤感的贾母老泪纵横,却仍然面无表情起身告辞,和史湘云联诗去了,看起来有点儿冷漠,而原著里,她其实是刚落座,听到贾母叹息人少的时,一时感怀身世就离开了。

另外,饰演晴雯的张静林后来改名安雯,饰演妙玉的姬培杰后来改名姬玉,足见对其认同之深。

戏外人物的命运,又和《红楼梦》一样造化弄人,世事难料,也像剧中的中秋一样,再也难聚齐。

E姐结语:

在《红楼梦》里,中秋是仪式繁琐的节日,但也是破碎凄凉的,曹雪芹以月作喻,在乐景里处处埋下悲的种子。

美好的月色,曾经的把酒言欢对月吟诗都只能是角色半生蹉跎里最惋惜却又留恋的回忆。

现代人的中秋早就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但还是保留了许多有意思的小仪式。

比如会执着地张罗中秋晚宴,蒸上几只螃蟹,也会在酒足饭饱后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有些人家可能会保留拜月光,但联诗是不可能联诗了,各自拿手机出来给月亮拍特写发圈好像更普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中秋仪式,倒也不必讲究做足传统的那一套,一家人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就挺好的。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1 阅读:206

高能E蓓子

简介:资深媒体人,提供有趣、有料的正能量影评和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