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幽默是一种姿态、一种生存的韧性。圆融之人如“水”,遇山水转,遇石水转,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灵活处世、不拘于形、因机而动、因势而变的运行姿态是圆融的最好的诠释。幽默的机智与力量能够让你的口才不断改变行事风格和处世策略,让你在整个交际生活中游刃有余。
圆融幽默能掩饰他人的错处或者保护自己的隐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曝光,其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必要时可委婉地暗示对方你已知道他的错处或隐私,便可对他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不可过分,只需“点到为止”。既能使当事者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在场的旁人觉察,这才是最巧妙的“台阶”。批评他人时,莫忘给对方备好台阶,以变通的幽默智慧创造出一份和谐的生活天地。拒绝他人时,用圆融的幽默化替直言的冲撞,将不好说的话幽默地说。
约翰·辛格·萨金特,美国人像画家,特别善于画富人和名人。
在一次晚宴上,萨金特发现自己身边坐着一位热情洋溢的女倾慕者。“哦,萨金特先生,前两天我看到了您最近的一幅画,忍不住吻了画上的人,因为那人看上去太像您了。”她动情地告诉萨金特。
“那么,它回吻了您没有?”画家幽默地问。
“什么?它当然不会。”女倾慕者干脆地说。
“这么说。它一点儿也不像我。”萨金特大笑了起来。
约翰·辛格·萨金特并没有对女倾慕者的告白直接表示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委婉地通过画像的借口,表达了自己对倾慕者的态度。圆融的幽默,保留了他人的情面,体现了人格魅力的光环。
懂得幽默说话的人往往都会这样不动声色地让对方自己识趣,有时遇到意外情况使对方陷入尴尬境地。这时,外圆内方的人在给对方提供“台阶”的同时,往往会采取某些妥善措施,及时用幽默的语言给对方的面子上再增添一些光彩,使对方更加感激不尽。
另外,如果直来直去不容易达成做事情的目的时,就要学会幽默拐弯。直线像一把利刃,虽然锋利但难免伤人伤气;曲线像一个圆,虽然线长但往往能如我们所愿。幽默说话的道理亦如此。
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一位善用圆融幽默的俄文教授在给同学们上第一堂俄文课的时候,居然带着他的一只小狗来到了课堂上。在上课之前,这位教授用俄语作为口令,让自己的小狗做了一系列精彩的表演,其中一个口令代表着一个动作,小狗很精彩地完成了表演,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待掌声逐渐安静下来,教授指着自己的小狗对大家幽默地说道:“各位同学们都已经看到了,这只小狗能够按俄语的指令一个不差地完成表演。”稍作停顿后,他又说,“由此可见,俄文是很容易学会的,连一只小狗都能够听得明白,相信大家更是没有问题的。”
这位俄文教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上课就对自己的学生说学习有多重要,用死板的教条来督促学生。他圆融地借助了小狗的表演来激发学生们对俄语的兴趣,同时幽默指出了学习俄语并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