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娃误食502胶水,妈妈“60秒处理”挽救孩子嘴巴,被医生夸赞

豆芽社会说啊 2025-04-14 05:22:43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你或孩子被502胶水误伤过吗?

502胶水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粘结剂,主要用来修补粘结一些坏了、掉了的小物件,有时做手工也会用到。

别看这个其貌不扬的小物品,其实存在的隐患很大。

一是它的外型,小小的像眼药水一样,很多小孩子好奇心爆棚,会学着大人点眼药一样,不小心滴入到眼睛里;

二是使用不当,打开瓶口的时候会被气体喷溅到,难闻的化学气味也会多多少少给身体造成伤害;

三是无意拿着时,因为操作不当会不小心喷溅到眼口鼻中,造成灼伤。

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 α-氰基丙烯酸乙酯,这种化学成分不仅刺鼻,而且还含有轻微毒性,遇到空气也会迅速凝固,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给人体造成伤害。

孩子误食502胶水,妈妈机智救娃

要不说有了孩子之后,妈妈会变成超人,无所不能;实在是生活中不可预测的事情太多了,有时候妈妈不得不变身为六边形战士。

在网上看到一个案例,一天妈妈用502胶水给孩子修补玩具,在晾晒玩具的时候,502没有及时收起来,放在桌子上;

这被3岁的宝宝看见了,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和好奇心,因为家里一些危险物品,妈妈不允许触碰,他早就想看看这个神奇的物品是什么东西。

宝宝趁着妈妈在厨房做饭,拧开瓶盖就用力挤着,他还好奇的凑近去看,没想到一股液体直接喷溅到他的嘴里,伴随着刺鼻的味道,口腔立刻被灼伤不适,他惊恐的哇哇大哭起来。

妈妈闻声赶紧跑出来,看到散落在一旁的胶水和宝宝的样子, 她当下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妈妈赶紧抱起宝宝来到水龙头前,接了几大杯净化水,让宝宝赶紧漱口,一边安慰道,不用害怕,一边叮嘱,漱过口的水不要咽下去,吐到水池里;

就这样,宝宝用清水漱口后,口腔里的不适感减缓不少,情绪也平静下来;

接着妈妈用棉签沾了点医用酒精,轻轻擦拭附着在宝宝口腔粘膜上的胶水,因为酒精可以溶解502胶水;

操作完,妈妈不放心,她又带着孩子去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妈妈处理的很得当,没有对宝宝造成进一步伤害,交待了一些日常注意事项就回家了。

错误的急救方式反而害了娃

孩子处于口欲期、手脚敏感期时,对周围的一切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便是大人不允许,他们也会偷偷地去尝试。

一些低幼年龄段的孩子误用、误滴、误食502胶水的案例也不在少数,除了做好日常防控外,掌握一些急救方法非常必要。

502胶水遇到空气会迅速固化,当孩子遭遇以上的情况后,大人首先要做到,不要惊慌,事情已经发生,及时补救,将危害降至最低。

不应该做:

× 强行撕扯:502具有十分强烈的粘合力,无论身体什么部位被黏住,千万不敢硬扯使其分开,否则会造成二次损伤;

× 不要催吐:502胶水进入消化道后通常会被胃酸分解,但可能刺激黏膜,导致恶心、呕吐;

有些偏方会喝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进行催吐,且不说食物间不当的搭配产生化学反应,造成伤害;也会加胶水水反流灼伤食道。

× 拖延处理:孩子遇到伤害后的前一两分钟是黄金救治期,父母可以先对孩子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然后直接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应该做到:

第一,用清水冲洗

无论是502喷溅到眼里、嘴里,化学物品都会给皮肤带去烧伤灼伤的危害;

第一时间就是用清水或饮用水冲洗所在的区域,尽可能的稀释掉、减少化学伤害。

第二,用温水软化

胶水黏住手指、眼皮、嘴唇等器官时,不要硬拉,用温水浸湿水过的毛巾敷在上面,加速胶水粘结处软化分离,然后再轻柔的剥离分开。

第三,及时开窗通风

胶水蒸汽有时候不小心误食到气管,会引起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及时开窗通风,让孩子在新鲜空气的地方进行处理。

第四,紧急送医治疗

带孩子紧急就医,医生全面检查后,通过肺部CT、口腔以及患处的检查,会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防患于未然。

千万不要高估孩子的安全意识

小孩子都是喜欢探索外部世界的,有时候大人说的话,真的如耳旁风一样,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不会长记性。

因此,安全防范其实是对大人所说的,要求监护人做到。

生活中存在一些很常见的安全隐患,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大人一定要警惕。

① 烫伤风险

经常在分享贴中看到宝宝被烫伤的帖子,有的烧伤面积十分严重。

饮水机、烧水壶、热饭热汤,这些在生活中太常见,孩子不小心触碰到就会被烫伤。

家人一定要让这些物品尽可能的远离孩子;

√ 不让孩子进入厨房等危险的地方;

√ 热水壶、热汤热饭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 不小心烫伤,遵循“冲—脱—泡—盖—送”五大流程,及时处理。

② 中毒风险

502胶水、药剂、清洁剂、水银温度计,不小心被孩子吸入有毒的化学物品,紧急检查处理后,及时就医观察。

平时将这些危险的物品归纳好,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教育孩子哪些是“不能入口的东西”,做好安全防范。

③ 窒息风险

小玩具零件、纽扣、电池、花生米等坚果、果冻等,不小心入口很容易卡住,尽可能让孩子远离这些物品和食物;

吃坚果的时候,就让孩子安安静静的坐在吃,千万不敢边吃边玩,尤其是蹦跳,造成危害更大;

如果误吞、窒息,立刻执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建议家有小宝宝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侧面,关键时候救命。

④ 坠落风险

孩子会翻身的时候,就要警惕从床上坠落;爬行的时候,婴儿床、窗户、地面都要加装安全设施:

窗户加装防护栏,婴儿床进行护栏升高,地面铺上防滑垫;

孩子在家的时候,尽量不要拖地,防止地滑摔倒;时刻监控着宝宝不要爬高上低,在安全的区域活动。

生娃难、养娃更难,带孩子没有试错的机会,做好安全防范,做一想三,未雨绸缪总归不会错。

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在安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一生无虞。

你觉得带孩子容易吗?

0 阅读:0
豆芽社会说啊

豆芽社会说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