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可以常回,却很难久待:家人之间爱的表达有多难?

潮流热生活 2024-02-19 19:26:48

「过年回家」在中国人的眼里,实在太特别了。每年春节无数的人千方百计跨越万里,只为和父母共度短暂的假期。

这种期待中还夹杂着复杂的紧张和忐忑,比如此刻的我,既想念妈妈,也计算着能够坚持几天不斗嘴。很多朋友也都有类似的纠结:不是不想念爸妈,但真正相处的时候又总会起点小摩擦。

或许,爱往往不会以最直接、最表象的形式出现。

很多时候,我们和父母、家人之间表达爱、理解爱、接收爱的方式是不同的,这些对情感的「认知偏差」造成了误解和干扰,把爱层层包裹起来。而日复一日对摩擦的习以为常,更让人忽略了这背后质朴的爱意。

今天,我们想借三个身边人典型的小故事,来剥开「认知偏差」的外衣,还原这些表达方式背后真正的情感流动。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大家能对和父母相处,多一点点的信心与期待。

「不如回家吧」

爱的理解,

可能是最基本的健康和安稳

过去一年经历了职场危机,有时候在自己的出租屋时,想起小时候遇到挫折,爸妈就会哄我,都会想哭。但是,只要我跟他们提起一丁点工作上的不顺,他们永远都说:「不如回家得了」,然后,我想要的安慰,最终只能变成「回家」和「不回家」的辩论。我在出租屋里那些想念他们的时刻无法表达,他们内心对我的关心也无法传递。@Blake

想想爸妈大半辈子生活在小城市里,街坊邻里的孩子选择了留在家乡,当公务员或做生意,每天回家吃饭,不用交房租,也攒了不少钱。

也许,我们口中的梦想、自由,在爸妈眼里太遥远了,他们更在乎的是,我们是不是健康、是不是平安。

这么想想,「按时吃饭」、「早点睡觉」这些叮咛,出现在微信里可能我们都会忽略,但它们包裹着的,其实是爸妈沉厚的牵挂。

很多生于60、70年代的父母,因为吃过太多苦,决策模式变成了「风险规避型(Risk Aversion)」——倾向于做保守的、低风险的事情,不想让孩子再受苦了。

而互不理解也是一件太平常的事情,每个人彼此都存在着认知偏差,或者说「同理心差距(Empathy Gap)」。我们的同理心是由我们的经历、感受编织而成的,但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经历的两个人。

理解偏差就这么产生了。你想要爸妈安抚你、鼓励你继续去闯,爸妈想让你回来。

人和人在一起,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相互理解的过程。只是,我们往往会对至亲有更高的期望,却只有更少的耐心。

所以,没必要天然地觉得我们无法和爸妈沟通。我朋友的方法就很值得推荐 ——

她在上海当小红书博主,这对于她远在湖北小城的父母来说,实在是过于超出认知的事情了。

于是她经常把爸妈带到上海,然后把她圈子里的朋友带到家里玩。爸妈即使加入不了她们的聊天,也能在旁听和相处里,感受到这群年轻人眼中的美好世界。

千万不要放弃争取理解。这不仅关于我们能不能从爸妈身上获得安慰,更重要的是,这也为爸妈表达爱意,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买这没用的干啥,多浪费钱」

爱的接收,

可能是有点别扭的表面拒绝

每次我提前一个月精心挑选礼物给爸妈,得到的第一反应却总是「买这没用的干嘛哎呀」。然后,他们也不舍得用,放进柜子里。我相信他们收到礼物内心是开心的,但为什么反应却总是这么扫兴呢。真让人不理解。@Julie

这种情况,我们也不必气馁。在送礼物、表达爱这件事上,家人确实可能需要一点时间适应和学习。

他们的一生,都不太了解如何心安理得地接受爱的馈赠、并表达感谢,直接的爱意和情绪表达都是罕见的。

他们可能会用拒绝来表达「没必要,不送我也知道」,而这种拧巴,在我们眼里又变成了一种「负面情绪」。

我朋友把这件事情处理得蛮好的。她先做一些不会给爸妈造成心理负担的事情,比如教他们使用微信,看到爸妈生活里有什么需要解决的事情,主动去帮他们解决。让他们逐渐意识到,我们已经有解决难题的能力。

其次,她会在爸妈为自己付出的时候,主动大方地表达感谢,就像给爸妈提供一个榜样,让爸妈知道可以怎样面对爱意,并积极反馈。

有了这些基础,再送他们礼物,他们接受起来,也会变得轻松一点。

朋友的办法在我看来,最关键的其实是:「陪着爸妈学习大大方方地接受。」

也不用太在意爸妈嘴上说的,也许一转眼,他们就要跟自己的老朋友、老姐妹炫耀了:「我孩子给我买的,我都说了不要了非得买。」

我已经选好了我今年送给妈妈的礼物,无论妈妈给我的反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对她的牵挂和关心,要抵达她的心里。

如果你想参考我今年选的礼物的话,我选的是营养品。妈妈年岁渐长,转眼间也年过半百,我真心希望,她可以健健康康地,面对人生下半场。

很巧的是,我选择购买的品牌是「汤臣倍健」,他们在传递对家人的爱与关怀这件事上,和我的观点一致 ——

保持对家人的同理心,每个人都有自己表达和理解爱的语言。用心去听、用心去表达,总会发现家自有爱,爱自有声。

在何炅老师温暖的声音里,一个个日常的记忆闪回,让我们感受到家人间关怀的具象化。

「多吃点,你不吃我都白做了」

爱的表达,

可能是高密度的美味投递

我每年的塑形计划都注定要在新年期间毁于一旦。爸妈容不下我的饮食计划,无论我怎么解释,他们都会在每天如期奉上满桌子「好菜」,aka一个接一个的热量和脂肪炸弹。为啥这件事情,就这么难沟通呢。@小何

爸妈的愿望从来很朴素:孩子在外面辛苦打拼,从大世界回到小桌边,有机会照顾ta,要给ta最好的。

婚姻辅导专家盖瑞·查普曼写过一本书,叫做《爱的五种语言》。他把人类表达爱的方式分成了五种 ——

肯定的言语、相处的时间、服务的举动、收到的礼物、身体的接触。

很显然,传统的中国家长最习惯使用的语言,就是「服务的举动」,往往缺少了「肯定的言语」、「相处的时间」等。而张罗一桌好菜,是他父母心中,最诚挚的「服务」。

除此之外,坚持做一桌「好菜」,可能也是爸妈心里,对「年味」的定义。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些动作,「做了才像过年」。就像看春晚,大部分人都不是真爱看春晚,但如果不看,就总觉得这不像除夕,甚至会觉得心空空的。

这是因为我们内心有「行为一致」的需求,在特定时间里,有些事情如果你过去都做,突然不做,就会面临「认知失调」的风险。心空空还好,有人还会因此感到失落、甚至焦虑。

这里的差异在于,在我们看来,真正对我好,就让我吃我想吃的;但对于爸妈来说,也许「一桌好饭」的本质,是提供「服务举动」的契机,也是找到「过年气氛」的关键。

所以,是不是有其他契机,可以让爸妈表达他们的爱意;有其他事情,能够让他们感觉是在团圆和过年呢?

比如和爸妈一起去逛逛新年花街,一起体验中式服装拍全家福,可能都是一种替代选项。每个爸妈都有不同的喜好,但相信一定还有很多爱和团圆的感受,是不需要让人长胖的啦。

ENDING

看完这几个故事,有让你更期待一些和爸妈的相处和沟通吗?

其实,写到这里时,我忽然想起周杰伦的《稻香》。

小时候看《稻香》的MV,觉得很感动,被生活毒打了的中年人,回到乡下的家里,治愈了自己心里的苦郁,真好啊。

长大后的我重新看《稻香》的MV,突然发现,如果把这个MV倒过来看,一下子就能看见家的力量,是怎么存在于我们人生当中的 ——

正是因为失败后有家可以回、有亲人可以治愈自己,那个男主角,才有底气勇敢地去往大城市撞南墙。

来自家人的爱,无声地构成了我们人格中的一部分底色,是支撑着我们面对生活的柱子。然而,正是因为它过于重要、过于基础,人们往往会对最重要的东西没有感知。

它就像一台永远不会断电的手机,运作良好时,我们不会觉得它有多么难以割舍,甚至还会经常抱怨它不好用、会卡顿、跟不上时代,但一旦这台手机开不了机了,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非常焦虑、难受。

这种对极其重要的东西觉得理所当然、没有感知的心态,在心理学上叫做「无感知状态」。

面对家人的爱,许多年轻人都正处于一种集体性的「无感知状态」里,忘记了可能正是这无声的爱,给了我们最牢不可破的底气。

要知道,如何恰当表达爱,是需要训练的,也是需要被鼓励的。只有恰当及时的反馈,才能产生持续不断的爱意,家人间的感情才会更亲密更顺畅。

正如汤臣倍健和声生不息共同策划的《家自有爱 爱自有声》主题海报所说:汲汲一生不过是,从大世界回到小桌边。我们和汤臣倍健都相信,最幸福、也最朴实的声音,莫过于「家人健康、平安、快乐」。

也祝福愿意回家的年轻人们,在过年期间能和父母共同创造有爱的氛围。把汤臣倍健的祝福送给大家:岁岁年年,祝大家新年倍健康!

来源:KnowYourself

0 阅读:18
评论列表
  • lia
    2024-02-19 21:02

    真的很不错赞同

    木婉清 回复:
    赞同
  • 2024-02-19 21:34

    汤臣倍健可以让父母更健康啊

    木婉清 回复:
    是的
  • 2024-02-19 20:50

    汤臣倍健我是真心喜欢

  • 2024-02-19 22:14

    千万不要放弃 争取理解

  • 2024-02-19 21:32

    爱的理解, 可能是最基本的健康和安稳

  • 2024-02-19 21:06

    爱就是这个样子啊,充满牵挂

  • 2024-02-19 21:13

    哦耶汤臣倍健

  • 2024-02-19 21:10

    多陪父母久一些,健康就好

  • 2024-02-19 20:53

    很赞同小编的话,说到了我的心里话

    蓝色轻风 回复:
    是呀,说到心里去了
  • 2024-02-19 21:13

    还是要多多的陪伴啊,多多回家

  • 2024-02-19 21:27

    说的很有道理

  • 2024-02-19 21:08

    这篇文章真好,我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