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对25万,淞沪会战之中,中日双方的差距究竟在哪?

文文研习历史 2024-06-12 09:10:05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了北平卢沟桥之后继续朝着华北纵深推进,为了阻止敌人继续向着华北纵深推进,此时南京国防部决定先发制人,对当时驻扎在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发起了进攻。

当时在上海的日军兵力仅仅只有6000人,显然以这点兵力是肯定无法应付在上海的国军的,于是在这之后日军不得不抽调了原本支援华北的部队,同时又从日本本土抽调精锐的甲等师团支援上海。

而国军方面,全国各地的军阀部队在此之后也分别从各地驰援上海,川军、桂军、湘军、中央军以及大大小小派系的军阀共计70万云集上海,而日军在之后的总兵力也达到了25万。

最终鏖战三个月之后,终于因为金山卫的沦陷导致国军腹背受敌,老蒋最终不得不下令70万国军退出上海,自此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淞沪会战在鏖战三个月之后落入了日寇的手中。

从战略上来说,淞沪会战影响了当时日军的战略布局,在战前日军本以为用三个月时间就能够结束中国的战事,可是一个上海就让20万日军在上海寸步难行。

然而,从战术上来说,淞沪会战无疑是一次惨败,淞沪会战后根据伤亡统计70余万国军的伤亡高达30万人,也正是因为淞沪会战的惨败,导致了撤退到南京的部队来不及休整就不得不立即进入战斗状态,最终也导致了南京保卫战的失败以及之后的南京大屠杀。

在提及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淞沪会战的惨败是工业国对农业国的降维打击,那么当时中国和日军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距,最终导致了如今巨大的伤亡?

战术上的呆板

提及淞沪会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中国和日本之间有巨大的代差,可是这代差再大还能用1950年朝鲜战争刚爆发时候志愿军和美军之间的代差大吗?

虽然当时的日本是列强之一,可是其陆军实力在列强当中是垫底的存在,其战术思维还停留在一战时期,而日军的那些坦克和欧洲大陆上的坦克比起来真的是“小卡拉米”,但是相比较而言,当时国军的战术思维更加比不上日军,或者换一种说法,当时国军高层内部很多都曾经有过留学日本的经历,所以他们的这一套战术在日军面前根本发挥不上用场。

所以,战术上的呆板是淞沪会战惨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消极防御,放弃主动进攻

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在上海的摩擦升级,国民革命家87师、88师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遂决定率先对驻扎在上海虹口及杨树浦地区日人聚居区内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发起进攻,虽然日本海军陆战队一开始被国军的进攻给打懵了,可是等他们缓过神来指挥他们也凭借着武器上的优势逐步站稳了脚跟,8月23日,日军增援部队第三、十一师团从长江沿岸的吴淞和川沙口登陆,企图包围上海的中国军队,随着日本国内的增兵,国军也逐渐失去了战场主动权,中国军队也由一开始的攻势转变为了守势。

当时作为国府的最高统帅的老蒋其战术思维基本上是:“坚持持久战,消耗战,以静制动,坚守阵地。”

然而,面对老蒋这种呆板的战术,当时德国的最高总顾问当时却并不同意,在1938年初的时候,他就在国府的军事会议上强调:阵地只能作战术上的一种工具,若纯粹依赖工事,绝无战胜的可能,必须在战术上取攻势防御,始能转守为攻,转败为胜也。

而当时国军的一位师长后来在他的日记之中也非常不满这种战术他写到:我们自八一三至今,整整两个月,每天只在挨打,倾中央所有部队及各省精锐,每到一师,如挑土填井,只向战线上阵地上填塞,如无底洞永填不满,且如漩涡,漩下去就不见了。

而当时按照最高总顾问法肯豪森的设想是如果中日开战,那么中国的赢面几率还是很大的,因为彼时的日本有着苏联的牵制,注定了其无法全部投入战争,而中国只需要把日军拖进中国广阔的纵深地带,使日军陷入补给困难,这是中国对日军作战的基本战略。

事实上,当时日军的战术其实也很呆板,日军的战术往往是采用集中大量火力以及兵力的中央突破战术,只需要击破一点,那么就能够让国军阵地全线混乱。

事实上,对于这个战法,国军很多将领都知道,可就是拿他没办法。

而当时德国驻华总顾问虽然多次强调阵地遭到突破后不应盲目调集部队进行支援,可惜他的话始终未能赢得老蒋的重视。

事实上,淞沪会战,国军各级将士打的确实很英勇,可是在实战中的作用并不理想,很多都是无意义的伤亡。

炮兵的运用不当

淞沪会战之中,为了能够打赢这场会战,当时老蒋几乎把所有的家底都给投进去了,这其中就包括了他引以为傲的德械师。

德械师87师、88师、36师一个师的规模均在13854人,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则在15000人,到了战争后期,教导总队扩张到了3万人。

而当时德械师是国军部队之中少数有炮兵部队的存在,在淞沪会战之中,炮兵自然也不例外加入了战斗。

然而,真的到了实际作战之中,国军的炮兵部队则无法发挥他们的优势,在此之前,国军从来没有接受过步坦协同或者步炮协同这现代化的军事作战理念。

淞沪会战开战之初,国军5个德械师围攻日军海军陆战队,可是这精锐的德械师却始终突破不了日军的阵地,步坦协同非常糟糕,经常是步兵扎堆往一起拥堵直接限制了坦克的进攻,或者等到坦克进攻时候步兵却跑了。

而当时国军的大炮数量又有限,在作战时候又怕炮兵被敌人的飞机大炮一直重点关注,所以导致炮兵及观察所的位置大多距战线较远,导致炮兵的命中率往往不是很理想。

而日军的战术就不用说了,中央突破战术本身就是日军步坦协同的又一个案例,这种战术放到欧洲大陆上对付那些列强可能不顶用,可是放到当时的中国,这绝对是一大杀器。

而除此之外,倭寇的文化素质也不错,当时日本小学教育的普及率近百分之百,军官大部分都是高中毕业,所以日军有很高的战术素养,能够很好的执行命令。

所以当时李宗仁也给了日军很高的评价:认为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

后勤上的差距

在中国古代,兵家一直有句老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打仗打的一直都是后勤战争,战争不仅是前线的厮杀,在战线的后方,更需要一条强有力的体系保障为前线提供支持。

而老蒋当初之所以将淞沪会战的地点放在淞沪一带,就是因为这一带水网密布,交通航运发达,有利于兵力集中,即使上海失守,他也可以在内地建立起后续防线,同时因为这里是英美等国的租界,老蒋当时还是寄希望于国际调停。

可是,老蒋最终想的还是太简单了,按照常理来说,且京沪一带水网、铁路、公路密集,运输理应不成问题,可是当时这一带的制空权当时掌握在日军的手中,日军当然知道现代化战争后勤的重要性,淞沪会战期间,对着国军的运输线一直狂轰兰州,这就导致前线所需要的粮食供给弹药都无法及时送到,官兵终日也吃不了一顿饱饭。

黄埔一期的黄杰在战后回忆道:“补给品能送达前方者,不及所需三分之一。”前线战士,吃不饱穿不暖,自然会极大的影响官兵的士气以及战斗力。

而当时国军的部队除了中央军有铁路运输以及汽车之外,大部分的部队还是靠着脚板子行军的,部队暴露在野外,行动越迟缓,暴露的越久,损失也就越重大。

所以淞沪会战看似是70万国军对阵25万日军,实际上国军投入前线的实际数量远远不足70万,很多的部队等于刚到达了前线就已经被打散了建制,这样的部队投入到战争之中只能成为了“炮灰”。

日军对运输线的狂轰滥炸是导致国军重大伤亡的原因之一,可是当时国军后勤系统的能力一直是一个诟病,就算到了抗战结束乃至于解放战争结束,国军也始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当时,国军运输线一直以来遭受到日军的轰炸,可是在遭到轰炸之后,国军一直以来也没有一个方案,在铁路以及公路遭到破坏之后,就干脆不管不问了,这就导致大量的运输车被堵在了前方,而后方的补给车又不知道前方情况,而这又给了敌机目标任意轰炸的机会。

而国军的伤兵管理体系更是一团混乱,尽管军政处设有伤兵管理系统,可是现实的情况却往往是大量的重伤员闲居在后方,大量重伤员因为运输条件而滞留在前线,无法及时送达野战医院。

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容所更导致大量的伤员在伤愈之后无法回到老部队。

所以这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不单单是在武器代差之上,在战术上和思维上也是有很大代差的。

结语

尽管淞沪会战是一场惨败,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确实取得了拖延的效果,也正是趁着这一段时间,沿海大量的兵工厂得以迁徙至大西南的深山之中,为长期抗战坚持了时间。

0 阅读:1

文文研习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