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发布“ONE”品牌:开启可持续发展的新未来

丁道师 2025-04-25 18:25:57

1

今年世界地球日期间,我参加了两场行业活动。

第一场是2025年4月22日的蚂蚁森林春种,在河北丰宁,我们种下了第6亿棵树。

第二场是2025年4月23日下午,京东方(BOE)的可持续发展品牌发布会,发布了“ONE”品牌,就是图上这个绿色的具有纵深感的莫比乌斯环,同时京东方再次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

“ONE”以BOE经典的“O”为始点,融入莫比乌斯环意象,象征东方智慧,寓意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共生,体现开放、包容等品牌理念,展现科技与自然和谐愿景。

具体来说,作为中国显示行业首个可持续发展品牌,“ONE”(Open Next Earth),以“开放包容(Open)、创新引领(Next)、永续生态(Earth)”为三大品牌内涵,分别代表京东方的发展态度、对未来的追求和对地球的承诺。

很显然,京东方发布的这个可持续发展品牌,将其与屏之物联战略协同,把绿色技术体系转化为行业转型引领标准,形成可量化、可复制、可赋能的系统解决方案,推动显示产业绿色升级。

PS:嗯,我们希望绿色充满这个世界,除了大A股

2

众所周知,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

在当天的活动上,京东方承诺在2050年全集团实现碳中和目标,通过“绿色管理、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循环、绿色投资、绿色行动”六大核心路径,构建了覆盖全价值链的低碳体系。

有必要说明,京东方的“碳达峰、碳中和”可不是赶热潮,在双碳概念还没有兴起的十多年前,京东方就已经着实开展相关工作。早在2007年,京东方就开始执行原料使用的“4R概念”,即循环(Recycle)、减量(Reduce)、再生(Renew)、负责(Responsibility)。

后来自2010年起,京东方已连续15年向社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后改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周期为每年一期,通过这些《报告》,我们可以一窥京东方在践行包括低碳方面落实的一系列企业动作。

截至目前,京东方已拥有1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其中包括显示行业唯一1家“灯塔工厂”,2家“零碳工厂”,1家“国家级无废工厂”,4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家工厂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

这些分布在各地的绿色工厂,助力京东方将一个个理念变为现实。

3

从去年的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到这次的可持续发展品牌发布会,京东方都设立了绿色产品专区,展现一系列践行绿色低碳或者可持续发展生态的产品。

比如全球首款搭载Tandem 串联技术的OLED 手机,其创新地将两个发光单元层叠串联。上层发光单元高效转化蓝光能量,下层精准捕捉红绿光谱,二者相辅相成,使器件发光效率直接提升 50%。与传统 OLED 器件相比,采用该技术的高效率器件功耗降低 20%,如同为手机配备了节能加速器。当Tandem 串联技术与 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技术相结合,节能效果更进一步,整机功耗再降15%。

比如轻薄减碳AI笔记本电脑,在屏幕、结构、主板、包装材料等主要部件中均创新使用回收材料,仅面板部分就实现49%的减碳目标。此外,轻薄的机身设计搭配强大的AI算力,无论是移动办公处理文档,还是进行创意设计,都能轻松胜任,真正实现性能与环保的完美统一。

比如京东方和传音合作的Infinix太阳能充电手机,在不增加手机重量和尺寸的前提下,利用钙钛矿电池低成本、高效率、轻薄化等优势,最大充电功率可达2W,在室内外光照场景下实现无感补电,突破传统电池容量提升的物理限制。我们参观展台时,认为这种产品在在非洲地区,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当然,这些产品对于京东方来说更多的是“术”层面的产品,京东方更重要的是在“道”的层面,整个集团从上到下,树立了“ONE”品牌的理念,并且用这些理念,从管理到运营,指导企业的运营。

也就是说,京东方不仅在产品端构建起从显示技术到能源解决方案的绿色矩阵,更在企业层面建立起理念引领、技术支撑、生态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体系。这种从单一产品节能到全产业链减碳的进化,正是科技企业响应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应有之举。

4

俗话说“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在当天的发布会结束后,我们几位科技自媒体朋友和京东方的高管座谈吃饭,席间聊起可持续发展战略遇到的诸多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非易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成本。以工厂为例,进行减碳相关的技术改造,在屋顶铺设光伏设备,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同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应对外部压力,更在于形成可复制、标准化的发展模式。通过集团级战略的规划与实施,企业可以将在一个工厂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应用到其他工厂,逐步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京东方将这套模式复制到十几个工厂,然而京东方是一家社会化企业,联动上下游无数参与者,要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是京东方一家的事情。现在最主要的难题,就是不够“open”问题尤为突出。当下的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间往往各自为战,不够开放共赢形成零和博弈的局面,技术壁垒林立,产品难以实现有效整合。导致资源无法共享、成果难以互鉴。这种封闭的发展模式,正成为制约产业绿色转型的桎梏。

我们期待,京东方当天宣布的Open Next Earth理念,不仅仅要成为京东方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准则,也要成为业界共识,才能开展下去。

因为“ONE”不是京东方一家的独奏乐,而是各方的共鸣曲。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京东方要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输出京东方智慧,助力各方打破产业发展的壁垒,让更多合作伙伴成为参与者。

5

当天的发布会上,圆桌主持人杨澜老师突然向在场嘉宾抛出一个问题“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假如地球给人类写了一封信,你猜地球会说什么?”(原话不一定是这样,大意如此)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

当北极冻土释放的二氧化碳超过吸收量,当极端天气风险指数持续攀升,人类文明正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封信倒不是末日预言,而是生态觉醒的号角--行动起来,主动做点什么吧!

唯有将地球生态正向循环起来,我们才有未来!

对于我们来说,每个普通人都是生态系统的“毛细血管”,让绿色生活成为新常态。去民勤的沙漠里种植一棵梭梭树,少用一次性碗筷,置换一级能效的家用电器,消费国产新能源汽车等等,都是具体的举措。

总之,当千万个 "ONE" 汇聚成改变的洪流,地球的信笺上,终将不再有气候变暖的叹息,而是欣欣向荣的绿色长歌。

0 阅读:9
丁道师

丁道师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知名科技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