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拍!《重生》案中案,戳中娱乐圈难以启齿的灰色地带

舒心酱 2020-03-22 16:07:28

开年最高分国剧《重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堪称最敢拍的国剧,在破解案件真相的过程中透析出娱乐行业的局部灰色现象,犀利直指种种让人望而却步的潜规则,一口气拍出了这些年国剧不敢拍、拍不好的故事。

揭露灰色地带内幕潜规则的大尺度、让人一秒震惊,背后的悲剧性、却又叫人唏嘘不已。

人性透视和现象折射

女团案中,死者是一位经纪人,他死前的最后几个电话分别打给多年前他带过的几名女团成员,由此剧情逐步揭露出这位经纪人恶臭不堪、丧尽天良的嘴脸。

他胁迫女孩们陪路大佬们吃喝玩乐、出卖色相和肉体。

这群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以为自己踏入的是光芒万丈的音乐圣殿,谁知却被他送去各种饭局酒局陪吃陪喝陪睡的无间地狱。

此后发生“意外”女团解散,终于逃出魔爪的姑娘们,多年之后却依旧无法摆脱这阴魂不散的人渣,因为当年他曾拍下过诸多照片和视频,在缺钱的时候又以此来威胁几位给他钱。

如果说《重生》对这位经纪人角色的塑造,只是对个体角色性格的描摹,那么剧中一线女明星的故事中则透露着对某种现象的折射。

这位毫无才华的女艺人、只因为跟对了后台有人捧,就能够一路平步青云、大红大紫,特别讽刺。

每个行业里都有叫人肃然起敬的专业内涵部分,也同样会有叫人不齿的灰色复杂地带。

《重生》在短短的几集故事体量里,写出了贵圈最骇人听闻的重口味潜规则。

优秀的剧作,能写活不同行业的面貌。

第一层优秀在于真实质感,能精准抓住从业者的普遍特质,让观众瞬间调动真实生活里的记忆、产生印象的符合质感“一看就觉得对是这样没错”。

比如剧中当红大牌女艺人的女经纪人,客套拉拢时的话语乃至着装风格都很到位。

第二层优秀则是呈现现象化的行业风貌。

比如男经纪人死前负债,故事顺着这条线查到放高利贷的团伙。

只是很短的一段支线,只出现了很不重要的几个龙套角色。

但几位打麻将的大汉虎视眈眈的彪悍性格,一下子就能让人感觉到这个“非法公司”的黑与混,瞬间完成行业面貌刻画。

第三层优秀则是价值构建。

《重生》里拍女团案,不是为猎奇、更不是为噱头,而是批判式的重构价值,从一次次死亡的悲剧中厘清真正的价值导向。

对这套歪风邪气的指责,虽然没有反复出现在台词里,但剧作的态度不言而喻、无比强烈。

卑鄙小人的可憎嘴脸,无能走红者的心虚面貌,都被贴上了无形的“错误”标签。

由此,剧作完成了真正的价值导向构建:尊重生命和才华,倡导健康有序的创作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内容都是在《重生》剧作案中案的嵌套结构中所完成,结构相当精巧。

案中案的嵌套结构

《重生》案中案结构的节奏,非常可圈可点。

大案长线是七一四案件的诸多疑点、纵贯全剧。

小案短线则是灭门案、秦怡母子案、女团案等一个个并行结构的小案件。

每个案件的侧重点不同,侦破方式不同,人员背景不同,这让一部剧可以同时拥有多种不同的背景环境和美学风格,同时又不至于过度分散、而紧紧聚焦在核心大案的逻辑线条里,和而不同、很有亮点。

有意思的是,女团案中,甚至从“案中案”发展出了“案中案中案”的结构。

第一层案中案是案件本身的层级嵌套结构。

这一桥段中有两个案发现场,两具尸体,两场命案。

一个是敲诈勒索多年、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经纪公司老板,另一位则是见义勇为救下从车轮下救出小男孩的环卫女工。

妍媸美丑,对比强烈。

第二层案中案则是多年以前的自杀谜团,线性时间维度上形成复调对比。

剧作一步一步揭开疑云,昔日天才女歌手大闹一场离团单飞当夜发生的自杀意外,最终被证实其实是他杀。

不论将之视作谋杀还是误杀,由此展开的往日冤仇里,有天分的女艺人和徒有皮囊的队友之间这份爱恨纠葛的情愫,都非常叫人唏嘘。

刑侦故事的表层魅力因素,往往是本格式的解谜乐趣。

内在驱动核心,则常常是善恶妍媸人间世相的价值唏嘘感。

前者在剧作中大案件嵌套小案件的解构里、层层相扣、环环相绕,叫人对每一步的剧情走向都充满好奇:张译饰演的秦驰昔日是被陷害吗?抑或他利欲熏心为共鸣而当黑警?

在女团案中,这份猜不透的本格推理的核心要义依旧贯穿始终:顶流女艺人、文艺女歌手、退圈的瑜伽老师三组人马,都有作案动机和实际下手的空间,让人无法一眼看透结局。

尤其是当红女艺人的男保镖,特写镜头似乎几次暗示“他有问题”,烟雾弹效果非常到位。

真相一层一层反转,很有惊喜的意外感。

比起“猜不透”的逻辑智力层面的设计精巧,更值得夸奖的是故事折射出的描摹人性的苍凉质地。

微妙的对比双线

昔日女团四位成员,有两次非常有意思的对比。

第一次是介绍和经纪人的关系时,剧作非常巧妙安排三位说完全矛盾的话。

这样的矛盾具有双重功效。

首先,能显示侦破案件的难度、为观众还原配合调查者出于种种原因不配合的实情。

其次,能够以非常精炼的笔触来塑造三位截然不同的个性、并和她们的职业发展道路形成鲜明的对照关系。

当红一线艺人说是好朋友,滴水不漏的场面话。

混得还可以的女艺人说我们没联系,将情绪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已经退圈、收入最普通的这一位则当场崩溃:你们忘了这个人渣当年做过什么吗?

一句一句揭穿伪善的谎言、直指难堪的真面目,戏剧冲突非常强烈、可看性强;也直指贵圈叫人难堪的生存法则:一穷二白离开圈子的人才有勇气说出被伤害的往事,依旧活在这套系统里的人要小心翼翼打碎牙齿和血吞、管人渣叫“朋友”。

短短的几句话,推进剧情发展、塑造角色性格、描摹行业侧影。

信息量很足,节奏也很紧密。

值得关注的第二次对比,则是被害人和杀手才华和野心的对比。

当年女团里关系最好的二人,一个韶华未至就无辜惨死,另一个苦苦挣扎出头无望。

天赋是罕见的珍奇能量,没有天赋并不可怕,为了营造出有天赋的假象而遗忘本心、面无全非甚至于为非作歹,这才可怕。

从这个意义上说,《重生》里这个案件的价值归宿,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音乐或是娱乐行业,而指向一切涉及梦想和金钱的参照系统。

这也体现出《重生》剧作的价值格局,不流于空洞的说教,却将态度以“春秋笔法”细密表达出,格局立见、回味悠长。

4 阅读:80
舒心酱

舒心酱

翻译、作家,学术派剧评,正能量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