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除夕前夜,父母为了500元钱吵架,邻村小寡妇找上门来了

一张巧嘴 2025-01-26 08:26:03

1988年的除夕前一天,父亲带着我去了小镇上。小镇上有一家木器厂,从我们家里买了许多树木,还欠着我家500元钱,老板派人捎带口信,让我的父亲这一天去拿钱。

老板很不错,留我们父子俩在他家吃了中饭,父亲还喝了两杯酒。吃过饭后,父亲拿了钱,带着我回家。走到大李庄的时候,村头的屋子里突然传出来了哭声。

哭声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很低,显然是刻意在压制,但是却又压制不住,充满着凄苦,还伴随着一个小女孩的哭泣。

父亲愣了愣说:“这不是你李叔的家吗?他家就剩下孤女寡母,难道遇上了过不去的坎?明天就要过年了,为什么哭泣呢?”

父亲口中的李叔,是一个木匠,我家的橱柜就是他打造的。他和我的父亲年岁相当,两人的关系还算不错。李叔亡故时,我的父亲还去他家,送了他最后一程。

李叔去年春上,染上了一场重病,肺上出了病症,在医院里治疗了两个多月,最终还是撒手西去了。他的老婆姓陈,带着一个女儿生活。那时候,家里要是没有一个男人支撑着,日子就会艰难很多。

我的父亲犹豫了片刻,转头对我说:“娃,我们去李叔的家里看看吧。”我点点头,跟在父亲的身后。父亲推了推院门,从里面闩着,就大声呼喊了起来。

屋里的哭声戛然而止,片刻后,陈婶打开了门,眼角里还有一丝没有擦干的泪痕。她的脸上挤出几丝笑意,和我们打了招呼,领我们进屋坐下。

我的父亲问道:“大妹子,我刚才路过,听见你和侄女哭,莫非你们遇上了什么难事?”陈婶擦了擦眼角,强颜欢笑,说道:“没有什么,不过是想起了我家男人,一时伤心。”

陈婶的女儿名叫小燕,她仰头说:“我的妈妈说谎,明天就要过年了,我家什么也没有,我们才哭的。”

我的父亲一愣,开口问道:“大妹子,我的侄女说的可是真的?明天就要过年了,你家为什么没有准备过年的东西呢?”

这一问,陈婶再也忍不住了,索性放声大哭了起来。等到她的情绪稍微稳定下来后,她抽泣着讲了起来。

原来,李叔的一场病,将原本殷实的家变成了贫困之家,不但花光了积蓄,还欠下了一些欠债。陈婶辛辛苦苦一年,挣下的微薄收入,都用来还债了。

她原本留下了200元钱,用作过年买东西的,但是昨天,一位债主上门,说是等钱急用,硬是把陈婶仅有的200元钱要走了。她家没有杀年猪,只杀了两只鸡,家里过年的鱼肉,以及其他的东西,没有钱买。

陈婶一时悲从心起,哭了起来。她一哭,小燕就跟着哭了起来。

我的父亲听完陈婶的哭泣,叹息一声,从怀里掏出那500元钱,全部塞进了小燕的手里。小燕后退了几步,摆着手不要。我的父亲又把钱往陈婶手里塞,陈婶也摆着手不要。

陈婶说:“大哥,非亲非故的,这钱我们不能要。”我的父亲笑着说:“谁说我们非亲非故的?小李生前和我是哥们,我还来送他上山了的,你们遇到了困难,我不能坐视不管。”陈婶还是不要。

我的父亲笑着说:“这钱是送给你们的,不要你还,你只管拿去用,下去就去街上买一些过年的东西,剩下的钱,留给小燕子读书。”

在我的父亲再三劝说下,陈婶这才接过钱。我和父亲告辞走了。回到了家里,我的母亲询问钱要到了吗?我的父亲点点头说要到了,就开始忙碌去了。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的母亲要我的父亲把500元钱交给她。父亲故意在身上掏摸了一阵,惊慌地说:“坏了,怎么找不到了呢?莫非掉在路上了?”

我的父亲办事细心,从来没有掉过钱,而且他装模作样的样子,显得很笨拙,一下子被我的母亲看穿了。母亲看着我说:“娃,你说,钱去了哪里?”

母亲对我一向严厉,我的内心涌起一阵莫名其妙的慌张,看了父亲一眼,眼神里尽是慌乱。母亲厉声说:“你要是隐瞒不报,我不会轻饶你。”

没办法,我只好把实情说了出来。

我的母亲顿时变了脸色,指着我的父亲斥责了起来,这么大一笔钱,说送人就送人了。父亲小心翼翼地辩解,说是陈婶母女俩怪可怜的。母亲不容他辩解,劈头盖脸地一顿喝骂,父亲和母亲就这样大吵了起来。

我试图劝解,却根本就不中用,谁也不听我的。我只好搬着板凳坐在火炉旁边,捂着耳朵烤火,不理他们。

就在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我的父亲和母亲相互看了一眼,示意我去开门。我打开院门,只见门外站着陈婶和小燕。

陈婶带着小燕走进屋里,朝着我的母亲鞠了一躬,笑着说:“大姐,我是来感谢你们的,刚刚在门口,听见了你和大哥的争吵。实在对不起,给你们添堵了。”

我的母亲其实也是心善之人,她所纠结的点,在于这么大一笔钱,我的父亲没有和她商量一下。她听见陈婶这么一说,当即笑着说:“大妹子,让你见笑了,我家男人做得对,我们闲着没事,在家练嘴皮子玩,你不要放在心上。”

陈婶把小燕子拉到我的父母面前说:“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不会忘记的,就让我家小燕子,做你们家里的儿媳妇吧,长大后嫁给你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乐开了花,却摆着手说:“这事不合适吧,他们还小。”我的父亲摇头说:“不妥当,我们帮你是真心的,要是给他们定下娃娃亲,那不是趁人之危吗?”

陈婶说:“可是,我家得到你们这么大的帮助,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呀。”我的母亲想了想说:“孩子们现在还小,等他们长大了,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不能强迫他们。依我看,我们认小燕当干女儿,比较合适。”

就这样,小燕给我的父母叩了一个头,成了我的父母的干女儿。这以后,我们两家走动了起来。

两年后,陈婶改嫁到了另一个村子,逢年过节时,小燕都会来我们家里拜见我的父母。小燕一年一个样,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个美女了。

这一天,来了一位中年妇女,说是陈婶的娘家嫂子,来给小燕提亲的,小燕要嫁给我为妻。我的父母自然是喜不自胜,当即答应了下来。

这以后,小燕正式成了我的女朋友。处了三年的对象后,小燕嫁到了我家里。谈婚论嫁时,我家要送彩礼,陈婶大笑着说:“彩礼我早就收下了,当初的500元钱,就是彩礼。”

没想到,当初我的父亲一个善举,成就了我的美好的姻缘。

为了叙述方便,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并非亲身经历,纯属虚构。本文为原创内容,文中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或涉及的其它方面,俱是艺术加工的需要,与现实毫无关联,请理性对待。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没有关联,切勿对号入座。

0 阅读:5
一张巧嘴

一张巧嘴

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