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笑话讲不好可能会被判死刑,尤其是关于萨达姆的笑话。
但越是这种压抑的状态下,更能流出很多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分享的笑话。
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有一天,萨达姆、拉马丹和阿齐兹一起悠闲地喝茶,这时候窗外飞过一群大雁,萨达姆让拉马丹打几只大雁助兴,拉马丹拿出AK47一顿扫射,没有一只大雁被打下来,如此反复两次仍然一无所获,萨达姆非常生气,掏出手枪朝着大雁的方向,放了数枪,尴尬地是一只大雁也没有打中。
正当萨达姆爆发边缘的时候,阿齐兹突然说到:“瞧!那边好多死了的大雁在飞啊!”
这是一则虚构的笑话,但是却非常鲜明地刻画了萨达姆和阿齐兹的性格和在伊拉克人们心中的形象。
萨达姆的霸道专权,阿齐兹的圆滑和为萨达姆解围的机敏。
现实生活中的阿齐兹也确实是一位能言善辩,巧舌如簧的伊拉克外交部部长,他凭借自己冷静的头脑,流利的英语,独特的观点一次次在国际舞台上为伊拉克博取利益。
阿齐兹早年与萨达姆相识,大半生都在他身边为伊拉克奋斗,在美军攻入伊拉克前,没有人相信阿齐兹会出卖萨达姆,包括他们本人。
但事实是,阿齐兹确实这样做了。
相传,阿齐兹在自首前曾与萨达姆见了最后一面,并十分虔诚地表示,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萨达姆的所作所为。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曾为萨达姆身边“七大金刚”之一的阿齐兹倒戈呢?
阿齐兹大学期间与萨达姆结识,两人是有着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复兴党一员,彼时的他们是刚刚注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新鲜血液。
萨达姆还未成为刺杀卡萨姆的英雄,阿齐兹也还是复兴社会党中默默无闻的一员,那时的情谊是纯粹的。
是真诚地为着心中理想奋斗的一群年轻人。
阿齐兹在艺术和语言方面非常有天赋,1958年从巴格达艺术学院毕业后,阿齐兹先后从事教师和编辑等工作。
而他在党内也是宣传部的重要成员,是党报的责任编辑,还是巴格达电台的台长。
阿齐兹对仪态学还有语言艺术专研颇深,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所以在与人打交道方面,阿齐兹非常擅长且有自己的风格。
而年少便与之相识的萨达姆是深知阿齐兹这个长处的,在1979年萨达姆甫一上任便提拔阿齐兹为副总理,主管伊拉克外交事务。
阿齐兹也确实没有让萨达姆失望,他性格温和,面容常带微笑,就连将人怼得哑口无言时,他也是用春风般的语调进行的。
而阿齐兹的温和也恰恰中和了萨达姆的霸道,一个口无遮拦疯狂得罪人,一个费尽心思在国际关系中力挽狂澜。
阿齐兹在伊拉克外交工作上,犹如常青藤一般,掌控外交事务20余年,可见其能力。
外交事务本身就是一个说话和行为都需要谨慎的工作,阿齐兹更是把细节和备课都准备到最细微处的人,在每一次与他国会面或出访时,他都会做非常细致地调查研究,将对手了解得非常透彻,再与之会面商谈。
人们将萨达姆身边的得力助手,总结评价为“七大金刚”,而阿齐兹便是其中的外力担当。
作为金刚之一的阿齐兹,在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或许是性格原因,阿齐兹并不是主战派,甚至在萨达姆决定动用武力的时候,劝说其慎重考虑。
萨达姆的独裁和专权,并不会轻易采纳别人的建议,伊拉克前期的快速发展,让萨达姆迅速膨胀,轻易地就发动了战争。
即使这样,阿齐兹也并没有表现出不满,反而尽心尽力地在国际上挽回伊拉克刚刚回暖的外交地位,并能言善辩地纠正伊拉克海湾战争中的侵略角色。
两伊战争后期,伊拉克的国力消耗巨大,曾经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强国,在战争的消耗中变得瘦骨嶙峋。
两国的战争,必然引起国际上的关注,也自然少不了向来喜欢凑热闹的西方列强国家,他们会向他们口中的“弱势和正义”一方提供武器和金钱等“人道主义”援助。
这给伊拉克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好的外交手段变得非常重要。
在这种对伊拉克十分不利的情况下,阿齐兹凭借对形势和信息的极致掌控,在1987年说服法国和俄罗斯,向伊拉克出售超级军事战机和飞毛腿导弹。
1988年,在两伊战争的停火谈判中,成功利用商业利益诱惑,向英、美、法、苏等国家的商人保证,停火后的战后重建,大量的军民重建用品采购市场将全面打开。
在资本的压迫和运作下,伊朗同意停火。
两伊战争是为了国家利益而战,但是仅仅两年后就要发动对科威特的战争,在国际舞台上举步维艰的阿齐兹更知道,这是将伊拉克的短处送到觊觎阿拉伯区域的西方国家手中。
阿齐兹与萨达姆的意见严重不同,甚至不怀疑发生过激烈的争论。
但萨达姆依旧我行我素,一意孤行地发动了战争。
情况如阿齐兹所料,西方国家迅速参与进来,发展成了多国参战的海湾战争。
阿齐兹虽然不赞同萨达姆的决定,但是在外交上,团结一致的态度表现得非常好。
面对国际其他国家的指责,阿齐兹没有愤怒,没有退缩,而是柔风细雨地阐述道,这是伊拉克为了民族共同的战斗,是承担了阿拉伯海湾地区安全和排除经济偷窃的战争。
他指责科威特胡乱开采石油,扰乱石油经济体系;并说科威特在两伊战争期间,在伊拉克境内建设军事基地,是乘人之危的小人。
更是影响大阿拉伯联盟的思想钉子户。
阿齐兹的言论将伊拉克这个发动战争者,变成了维护阿拉伯民族地位和稳定石油市场的正义使者。
他刁钻的思想切入点,还有灵活的言论,竟也让伊拉克在联合国的声讨中变成了这场战争中,不得不这么做,做了还理所当然的一方。
阿齐兹的国际形象是温和却又强硬的。
在海湾战争前夕,日内瓦最后一次谈判时,阿齐兹面带微笑地拒绝了美国总统老布什写给萨达姆的亲笔信,将当时前去递信的美国国务卿贝克,气得面目狰狞。
而这位惹怒美国使者的阿齐兹全程淡然,面对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毫无惧色,他轻松地回答,自己习惯微笑。
一个国家的外交,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形象和态度,阿齐兹将萨达姆的想法,通过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其他国家。
温和了萨达姆霸道专权的形象,缓解了伊拉克在国际舞台上“臭名昭著”的形象。
而这位与萨达姆配合了二十余年的铁杆,为何在美军入侵伊拉克时,便马不停蹄地投降呢?
阿齐兹在萨达姆政权,或者说在伊拉克政治历史中都是一股清流。
在宗教主义思想非常严苛的阿拉伯地区,穆斯林占比达97%的国家,阿齐兹家族是占比非常少的基督教徒。
阿齐兹虽然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改了之前明显带有宗教标识的名字,但却改不了深入骨髓的宗教主义信仰。
而阿齐兹能在这种极端的宗教主义政权中,稳坐伊拉克第四把交椅,能力强悍是肯定的。
却也少不了萨达姆的支持,两人同为较早的复兴社会党的成员,经历了社会党一步步成长和崛起,这种战斗情谊非常牢固。
而阿齐兹信仰基督的家族,注定了在伊拉克不会有强悍的家族势力,这也是萨达姆看重的一点。
他自己任人唯亲,自然忌惮其他民族强大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阿齐兹干净的背景,让萨达姆可以在释放给阿齐兹权利的时候,少一些顾虑。
2003年,美国以萨达姆参与恐怖主义活动为由,入侵伊拉克。
很多国家对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真正原因心知肚明,美国也为了这场占据中东优势控制权的战争准备了数年。
入侵伊始,便用重金诱惑萨达姆的军队放弃抵抗,还将萨达姆政权的重要高官列入了通缉名单。
如果说利诱削弱了萨达姆部队的战斗力,那么威逼便是美国军队不入流的卑鄙手段。
在美军刚入侵伊拉克时,阿齐兹愤然声讨美军是侵略行为,但不久后媒体便披露美方获得萨达姆的行踪,而这个消息来源于伊拉克外长阿齐兹。
这消息一出,伊拉克人民愤怒至极,指责阿齐兹是叛徒,是背弃了阿拉伯民族的罪人。
全民激愤的情绪下,没人仔细思量,为何一直忠于萨达姆忠于伊拉克的阿齐兹突然作出这种让他背负骂名的举动?
美国的威逼没有直接施加在萨达姆政府官员的身上,而是控制了这些官员的家属。
罪不及妻儿,美军的反人道举动自然不能曝光,他们在暗地里操纵这一切,卑劣地用这些手段,让那些身处其中的人做着艰难的选择。
萨达姆的行踪,阿齐兹是否知道,还无人知晓。
阿齐兹又是否真的出卖了萨达姆,这也无从确认。
在这场阴谋的战争中,是非曲直真真假假,眼见未必为真,耳听未必为实。
公布出来的消息,也仅仅是能够让社会公众知道的讯息而已。
萨达姆政权的倒塌,萨达姆铁杆官员的背叛,这种信息的透露,会让一直饱受萨达姆专权控制的人民迅速接受新政权的建立。
会让人觉得萨达姆罪有应得,身边的人对他都不是真心,都急不可耐地让萨达姆倒台,好从专权中解脱出来。
但值得深思的是,既然阿齐兹出卖了萨达姆,美方为何不释放其回国,让他回到伊拉克接受伊拉克人民和他内心愧疚的审判,不是更加严酷么?
为何给美方提供如此重要信息后,依然被关押7年,难道是怕他自由后发布什么言论么?
这场背叛的真实性,我们不加探索,但是阿齐兹的结局是悲凉的。
在被关押期间,阿齐兹的儿子多次表示,自己父亲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高血压、糖尿病甚至风湿等疾病已经让他行动困难。
2010年被释放回国的前伊拉克外长阿齐兹,7年后回到国内也没有逃过伊拉克政府的审判。
伊拉克最高法院给他的定罪,刑罚已经累及到50年。
2010年11月29日,伊拉克法院再次以两伊战争期间恐吓什叶派库尔德人罪名判处阿齐兹10年监禁。
当日,阿齐兹被家人搀扶出庭,佝偻的脊背,弯曲的双腿,此时的阿齐兹没有了当年面带微笑和自信,面对他国质疑流畅而坚定回怼的风采。
面对他的各种指控,阿齐兹没有用他伶俐的语言去反驳,只是对于死刑的审判,向伊拉克新政府的总统申请特赦。
阿齐兹浑身上下透露着心如死灰,哀莫大于心死的气息。
没有了早年的灵动和斗志,他的心仿佛已经随着萨达姆政权的坍塌一起死去了。
向美军自首的阿齐兹,与萨达姆的最后一面:我支持你的所作所为 。
阿齐兹的一生都在用行动支持萨达姆,不管是否认同他的决策,但是只要萨达姆下了决定,他都尽心尽力完成。
阿齐兹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随萨达姆而去,他为他的伯乐奉献一生,在最后关头将自己的责任给了家人,他无惧背负骂名。
他要效忠的不只是萨达姆,更是他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