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下的湿度,黑胫病轮作周期,生长后期管理,宁夏盐池土豆实录
在咱们农村人的生活里,土豆那可是一年到头的重要作物。就说咱宁夏盐池这地儿吧,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土豆田。那是广袤的田园,一望无际的土地就像一块巨大的画布,等着咱农民伯伯在上面作画。可是啊,这土豆的种植可没那么简单,各种问题就跟家常便饭似的。
就说湿度吧,这湿度要是把握不好,就像咱们人住的房子里太潮湿或者太干燥一样难受。咱就拿咱宁夏盐池来说,这地儿的地形地貌比较特殊,有一些地方地势有点坡,有些地方又比较平。在地膜覆盖的土豆地里,湿度的变化那可是很明显的。一般来说,在刚种下土豆种3天左右,如果天气好,水分蒸发得慢,那土壤里能保持一个比较合适的湿度。就像我的邻居老赵,他在盐池的田地里种土豆,就特别关注这个湿度。他每天都要去地里瞅两眼,用手去捏捏土,觉得软乎乎的,就觉得差不多,要是还硬邦邦的,就知道得再浇点水。
咱再说说黑胫病这一块,黑胫病对土豆来说就像个大恶魔啊。有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家的土豆田。那是南方的田,和咱们西北的地虽然不一样,但是病害的厉害程度可差不多。他说,发现黑胫病的时候,才种下去大概一个月左右,就看到土豆苗有些叶子发黄,茎杆上还有黑斑。黑胫病发病的速度可快了,如果不及时处理,短短7天左右,就会蔓延一片。咱宁夏盐池这边也有这个问题,不过咱们这儿的地里虫子和病菌的种类有点不一样。像在盐池的某些地头,因为土壤的肥力不太一样,黑胫病发病情况也有差异。
轮作周期也是个头疼的事儿。咱这土豆田不能老种土豆啊,得轮作。我有个朋友,他在华北那边的农场当了多年的农夫。他说在那边,他见识过各种各样的轮作。像他们那,土豆和玉米轮作得比较好。一般种了一茬土豆后,下一茬种玉米,隔个三年左右再种土豆。这样能改善土壤的肥力,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但是咱们盐池这边的情况和华北不太一样,咱们的地形和土地肥力条件不同,土豆和啥作物轮作合适,还得摸索。
在生长后期管理上,也是有不少门道的。我还记得小时候在咱盐池乡下老家,跟着爷爷去地里看土豆。那时候还没那么多现代化的设备。过15天左右,就得去地里看看土豆的长势。要是发现土豆叶子有些发蔫儿,爷爷就会在一旁嘀咕,说可能是缺水或者缺啥营养了。咱盐池这的土壤在生长后期容易出现缺钾的情况。我就看到有的农户,他听说别的地方在后期管理上放了很多肥料,就照搬过来,结果产量并没有提高多少。因为不同地域的土壤状况不一样啊。
咱再说说地膜覆盖。地膜就像是给土豆宝宝们盖的小棉被。在咱盐池的一些农场里,这地膜覆盖得整整齐齐的。刚铺上手的时候,那地膜亮晃晃的,就像一面镜子。但是这地膜覆盖下的湿度,真不好控制。就说有一回,天气突然变冷了,持续了三天。有个种土豆的新手,没经验,也没给地膜下的土豆做特殊防护。结果等天气好转,去地里一看,好多土豆苗都有点发黄了。要是能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增加通风啥的,可能就不会这样了。
说到不同品种的对比啊,我还真有些有趣的事儿。在咱们盐池种土豆,有些品种比较耐旱,像那种紫皮的土豆,就像个坚强的小个子,不管干旱多久,都能努力存活。还有那种黄心土豆,比较耐肥,给足了肥料,长得可壮了。但是这两个品种要是种到一起,管理起来可麻烦了。因为它们的生长需求不太一样。还有那种常见的白心土豆,生长速度比较快,但是在抵御病虫害方面,又比不上其他两个品种。这几个品种和我在网上看到一些冷门品种比,像紫色的花心土豆,它的营养价值和口感都不错,但是在咱盐池这儿的适应能力就较差。还有那种红色的土豆,产量比较低,但是在某些特殊市场上也有它的价值。
咱再看看黑胫病这方面的情况。我听说在华南的一个土豆种植地,那里的人发现黑胫病发病初期,用一些传统的土方法,比如用草木灰和鸡蛋壳糊在一起,抹在被病菌感染的土豆茎杆上,效果居然还不错。这让我对咱盐池的黑胫病防治也有了新的想法。咱盐池的土豆种植户们其实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有个人他发现,在种植土豆的时候,选种很关键。他会选择那种抗病性强的种子,感觉就像是给土豆宝宝选了一个有抵抗力的健康体质。而且,他在施肥的时候,会注重氮、磷、钾的比例,不让土壤里的营养成分偏着长。
在生长后期管理的时候啊,像那些种土豆很多年的老农民,都知道要看天吃饭。要是连续一个月都是大晴天,就得加大灌溉的量。我就看到一个农场的伯伯,他每天拿着个本子,记录每天的天气和土豆的生长状态。到了该灌溉的时候,他的本子上记录得满满当当的,什么时候浇一次,浇多少,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而那些不按规律来的,在土豆生长后期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咱再说说轮作周期的不同策略。我有个朋友在华北做农业种植,他觉得土豆和豆类作物轮作也很好。他说豆类作物能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植物能吸收的氮肥,这样土豆种的时候就不用施那么多氮肥了。但是盐池这里的土壤不太一样,土壤里的微生物群落也不一样。所以不能照搬华北的轮作模式。咱得根据盐池的地形,是坡地适合种啥,平地又适合种啥来想办法。
回想起我小时候在盐池乡下的那些日子,看着爷爷在土豆地里忙碌的身影,心里就充满了敬畏。他就像一个土豆田的守护者,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土豆。在生长后期,他会仔细地查看土豆的块茎,用手轻轻地推开土豆叶子,看看里面的块茎有没有长大,有没有长虫。那些小小的土豆块茎,在他眼里就像是宝贝一样。
咱盐池的土豆种植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这里的人们靠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和对土地的热爱,努力种出一茬又一茬的好土豆。但是面对湿度管理、黑胫病防治、轮作周期以及生长后期管理等这些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我就想问问大家,你们那边的土豆种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或者有趣的经验呢?是和我们盐池有很大不同,还是有相似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