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6处古墓葬,最后1个为近期平漯周高铁建设中发现

七社会 2024-12-18 22:42:34

  古墓,承载的是文化的沉淀,先者的祭奠,然而,有不少的古墓是在偶然中发现,比如盗掘、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等中无意发现,那么,在漯河有哪些古墓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下。

  1、许慎墓

  许慎墓在漯河召陵区姬石乡徐庄村,墓冢高约5米,周长约33米,为圆丘形汉代墓,底部砌筑了五层麻石,并被松柏三面环绕,为东汉时期经学家、文学家许慎的墓,他编撰的文学著作《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字典、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

  2006年,许慎墓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许慎者,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今漯河召陵区姬石镇徐庄村人)生于约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卒于约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

  如今,为了纪念许慎及弘扬传统文化,许慎文化园基于许慎墓为核心,广场服务区占地3.2万平方米,内有建筑汉字大道、字圣殿、叔重堂、说文馆、文化长廊、魁星亭、字形牌坊等。

  2、杨再兴墓

  杨再兴墓在漯河临颍县南12公里的小商桥附近,墓占地20多亩,呈方形;碑高2.6米,碑文字大1寸,为名宦沈近思撰文;另墓园有祭祀庙1座,为清代建筑。

  在祭祀庙后为墓冢,其高6.6米,墓冢前有一断碑,字迹模糊,据说为岳飞枪尖所刻。

  1963年,杨再兴墓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再兴,江西吉水人,祖居河南相州(今河南汤阴县),绍兴三年(1132年)在郾城之战后,杨再兴率300骑兵巡逻突遇金兵激战,斩获三千人后,不幸落入敌人陷阱牺牲,时年36岁。

  3、九女冢

  位于漯河郾城县新店镇台王村,尽管离市区偏远,然而依然吸引着不少人到此探访。

  九女冢, 占地三百余亩,九座大小无异的墓冢分东西两排排列,东排五座,西排四座,南北长195米,东西80米,关于墓主人的身份一直众说纷纭,根据《郾城县志》的说法,于九女冢,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与东汉时期的临颍长公主刘利有关。刘利是东汉和帝之女,其封地涵盖了颍、阴、许三县,这一区域包括了台王村一带。因此,有人推测九女冢可能是刘利的陵墓,或者与她的家族有某种关联。

  2006年,九女冢被列入河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陈星聚墓

  陈星聚墓在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台陈村,该墓建成于1889年,后曾进行修缮,该墓占地1650平方米,南北长55米,东西宽30米,200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景区。

  陈星聚,字耀堂,1817年出生,逝于1885年,清光绪年间率领台湾人民抵抗法国侵略者,取得了保卫台北的胜利。1871年曾任台湾淡水同知(正五品官),五年后调任漉港同知,光绪四年升任台北知府(正四品),1885年因病去世,享年69岁,后被追封三品(相当于现代的副省长)。

  5、陈玑墓

  位于漯河源汇区大刘镇大陈村,祖茔墓地50余亩,有明清两代古墓300余座,保护完好。墓前设有嘉靖皇帝制御碑(三级文物),御碑分为碑顶、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顶双龙相交,其碑高0.99米、宽0.82米、厚0.22米,中间刻有“奉而诰命”字样,落款为“嘉靖十二年十月初八,制诰之宝”字样。

  2021年被入选河南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玑,原郾城风宪礼人(今大陈村人),曾任湖广按察使副使、汉中知府。

  6、战国至东汉古墓群

  该墓为近期建设平漯周高铁时发现的一处战国墓,位于漯河西城区凌云山路附近。墓整体排列有序,自战国到东汉已延续使用400年,在发掘过程中,已发掘文物千余件,如青铜剑、匕首、陶瓷等。

以上就是对漯河古墓的介绍,如果有不正之处,欢迎雅正!

0 阅读:0

七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