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出发,我把摩旅主线(副线即路上随缘打卡的风景或者事物)的第一站设定为安徽省铜陵市的“大通古镇”,原因很多,最关键的却是自己喜欢(哈哈,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行)!曾经耳闻目睹有人夸它,当然也有人贬它,所以作为观众听众,就很难有真实的看法和观点或者说印象,毕竟都是道听途说嘛,所以我来了。
“大通古镇”其实古名“澜溪”,据说“西汉在此设立‘梅根冶’,唐代设大通水驿,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建镇。清末民初时期,大通镇作为《烟台条约》的重要通商口岸,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并称安徽‘四大商埠’”,抛开个人偏见,古镇的历史人文底蕴确实极为深厚,无论这里的“三街十三巷”还是“九华山头天门大士阁”,都挺值得一游。
有很多人这样形容它:“长江在这拐弯,大海在这回头”,于是在这个频繁降雨的时间段,我就碰到了这种比较尴尬的情况——景区关闭!让本来想去岛上”溜一圈“的想法如梦似幻变成了泡影。好在镇子里虽然有很多入口都被拦住,但我还是运气不错地“擅自”通过一条堤坝,到古镇最有特色的老街里溜达了一圈,也正是在老街,跟“防汛阵地的最前线”亲密接触了下。
如果说去年在阜阳颍上县,我参观的是辽阔平原的防洪防涝工程和现场,那么在“大通古镇”,临江的岸边就是防汛一线现场。甚至连绵数公里,都是新建起的“防汛专用防洪墙”,当我沿着这堵看上去单薄却牢不可摧“防涝长城”骑行时,内心也从起初的忐忑,慢慢转变为赞叹,因为很多人确实都在为此默默付出。
在几个关键路口或者堤坝转弯处都设有临时大棚,里面还搭着简易的木板床。因为我刚开始没反应过来,还以为是看管旁边水塘或者菜地的,就曾进去提问过,后来才得知他们都是专门守在这里参加“防汛”的。言谈中得知,这些岗位24小时不会断人,并且已经持续了很多天,至于什么时候结束,他们也不清楚。(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希望媒体或个人帐号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大概前段时间遇到过险情,有几段“防汛专用防洪墙”后面还垒着许多大沙包,当时的情况紧急是勿庸置疑的,然而当我跟路过的几位当地人交流时,却觉得是自己大惊小怪了,他们好像经此早就习以为常,淡定得让我敬佩!
对于正在摩旅的我来说,本就讨厌下雨,现在自然更加厌恶了。可惜“天公从来不作美”,还没等我离开,便又开始“作妖”。在小雨中狼狈“逃窜”,在中雨的压迫下寻得农户家躲藏,最后才在它时大时小就是不停的“喋喋不休”中——开房!算是用最无奈又只能选择的舒适(洗澡吹空调啦,爽),结束啦今天的行程。
注:因为在路上,每日更新内容随机,热心网友可以多关注和留言,会优先更新你感兴趣的图文或者视频。今日另收获:乌霞景区、大通观银鸥捕鱼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