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中的腊肉记忆|语闻

新黄河 2024-12-05 15:51:33

前段时间,生活在南方的大学同学给我寄来一块拳头般大小的腊肉。她说,吃到了非常美味的腊肉,这块腊肉是别人自己在家中做的,有浓厚的烟熏香味,所以寄来给我尝尝。我看着这块价格也就是快递费用的腊肉,还未品尝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意,虽不比“千里送鹅毛”,也是同学对我的金子般珍贵的情谊。

腊肉,大概是我吃过最能凝聚时光味道的食物。

说起时光,连我这种中年人也不禁充满老气横秋的味道。很多很多年前,我就是和给我寄腊肉的这个同学一起去湘西旅行,我们的目的地是湖南凤凰。那是我第一次坐那么久的火车、出那么远的门。对于在北方长大的我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和新奇。我看到身后背着背篓、穿着民族服饰的苗家妇女,看到沈从文笔下清清的沱江水,还有水边高高的吊脚楼。当然,还有难忘的腊肉味道。

在湘西的一些人家或者店面中,我看到一串串悬挂起来的肥瘦相间的猪肉,在午后晴好的阳光中,红色的肉串微微晃动,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向本地人询问之后方知这就是腊肉。经过一段时间的腌制、烟熏或者风干,肉质已经变得干燥坚硬,但是可以长久保存。这是我第一次直观地看到和了解腊肉,也见识到了不同地域的居民丰富多样也具有差异化的饮食习惯。

在湘西,腊肉却只是寻常食物。在街边寻常的小店中,我们吃到了腊肉炒蒜苗、竹笋,以及腊肉焖米饭。切成一片一片的腊肉油汪汪,瘦肉部分醇香耐嚼,脂肪部分晶莹剔透,配上青绿色的蒜苗,真是色香味俱全。配上蒸米饭一起入口,混合着腊肉微微烟熏的味道,还有米饭的温润清甜,那是我至今难忘的一餐饮食。回想起来,年轻的我第一次走那么远、品尝另一方水土的食物,一切都是那般明朗美好。

几年之后,我认识了一名家乡就在湖南怀化的同学。寒假过后的一个学期开学时,他千里迢迢地带了几块腊肉到学校送给老师品尝。这名同学说,他家就在湘西农村,当时还使用传统的烧火的炉灶做饭。时节进入初冬之后,母亲就会着手腌制腊肉。他说,母亲会选取一串串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洗净之后先用盐、白酒、酱油、花椒等调料腌制几天,然后就开始熏制或风干。他们家的腊肉使用的是更慢但是更入味的熏制方式,就是把一串串腊肉悬挂在烧火做饭的炉灶上方,让炉火中升腾起的炊烟熏烤腊肉。在厨房的炊烟中,腊肉一天天变得紧实坚硬。如果使用果木当炉灶的燃料,经过果木烟熏烤的腊肉甚至还会混合着丰富而迷离的果香味道。

熏制腊肉的时间很久,短则一个月,长则数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块最美味的腊肉,一定浸润着长久的时光味道。幸运的是,同学的母亲让我们这几个食客省略了缓慢的熏制过程,直接就品味到了夹杂着盐的味道、果实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还有人情的味道的腊肉。如今,又过去了十多年,不知道同学母亲是不是还在一年年地用烟火熏烤腊肉。

近些年,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关于美食的纪录片多了起来。腊肉作为南方一种富有特色的食物屡屡出现在纪录片中,又勾起了我为数不多的食用腊肉的记忆。所幸,物流已经非常发达,在北方也可以快速购买到地道的南方腊肉。有一段时间,我用买来的腊肉尝试制作腊肉饭。先把买来的腊肉用水煮半个小时,然后切成小块备用。随后把土豆、青椒、胡萝卜等蔬菜切成小碎丁,和腊肉一起简单翻炒,然后把炒好的这些食材和白米饭一起闷蒸,蒸熟后就是一锅香喷喷的腊肉饭。白米饭中夹杂着红褐色的腊肉、淡黄色的土豆、橙色的胡萝卜和青绿色的青椒颗粒,光是色泽看上去就赏心悦目。一口腊肉饭入口,味蕾舒展而满足。不过,我终究不是一个有耐心沉浸在厨房烟火中的人,腊肉饭虽好,也极少再做。

最近一次看到腊肉,是在绘本画家蔡皋的绘本《桃花源的故事》中。这本绘本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改编,讲的是打鱼人偶然来到一处世外桃源,这里的人们拿出美味的饭食热情地招待他的故事。画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一情节时,我翻到绘本这一页,竟然看到了一桌香喷喷的有腊肉的农家饭!这是一桌湘西饮食啊。绘本中的一盘腊肉瘦肉居多,整齐地排在盘子中,饭菜的热气升腾,我仿佛又闻到了腊肉的香味。

是啊,蔡皋是湖南人。她想象着这个打鱼人来到的桃花源就在她的家乡,而家乡的人们给打鱼人端上的自然是本地的特色饮食,可不就会有腊肉!一名作者对家乡饮食的记忆是深沉而坚固的,故而会投射在其艺术作品之中。对读者来说,腊肉饭和桃花源,也是新奇而惊喜的阅读感受。

如今,又是初冬时节,想必南方的很多人家又悬挂起了腊肉。回想起这几次和腊肉有关的记忆,就是回想起缓慢流淌的时光。让我们偶尔耐住性子,细细地回味腊肉味道、时光味道。

记者:徐敏 编辑:任晓斐 校对:李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