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大附院消化内科凭借先进的医疗技术、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全方位的发展策略,引领着山东省消化疾病诊治及研究领域发展。作为省、市重点专科和特色专业,该科室以内镜诊疗技术为核心,专注于消化道早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同时在亚专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坚持创新引领,树消化领域技术标杆作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专科,青大附院消化内科设有四大病区,193张开放床位,32台高端内镜主机的硬件配置,构建起辐射胶东半岛的消化疾病诊疗中心。2024年科室门诊量突破26万人次,内镜诊疗近16万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手术量居省内第一,超声内镜(EUS)、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等四级手术总量稳居全省前三,其中消化道早癌检出率连续五年保持18%以上增长,真正践行了“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理念。
科室在微创诊疗领域持续深耕,不仅常规开展ESD、ERCP、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国际主流术式,更创新性拓展内镜应用边界,实施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ERAT),开创“无疤”治疗阑尾炎新时代;同时突破性完成经十二指肠乳头子镜直视下保胆取石术,使胆石症患者免于切除胆囊;应用子镜直视化系统,让内镜可直达胆囊、胰管等传统禁区,有利于胆总管内巨大结石清除。
凝练学科特色,亚专业蓬勃发展科室在名誉主任田字彬教授、学科带头人毛涛主任的带领下,构建起7大特色亚专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消化道早癌亚专业依托AI辅助诊断系统,持续推动胃癌精准诊断;胆胰疾病亚专业首创“三镜联合”治疗体系,不断提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能力;肠外肠内营养亚专业开发的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进一步缩短了重症患者康复周期;尤其在门脉高压与内痔治疗领域,科室将内镜技术创新应用于肝硬化并发症治疗,年完成内镜下止血术超600例。
针对当前高发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科室建立胃肠动力检测中心,引进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系统等先进设备,提升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断能力。在幽门螺杆菌诊治方面,科室作为全国示范中心推行“个体化四联疗法”,相关经验被写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
医教研融合,提高学科竞争力青大附院消化内科作为青岛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构建起了“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近三年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6人,规培医师190人,接收进修医师55人(含西藏、新疆等地区学员)。科室与国外知名医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每年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3项,开展“消化新星”青年医师培训计划。每年举办青岛消化疾病论坛,邀请日本、美国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专家参会,成为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消化学术会议。科室参与修订的第十版《内科学》教材成为全国200余所医学院校标准教科书,并在“临床问题导向型科研”战略指引下,已收集生物样本库消化道肿瘤标本2.3万份,建成省内最大的早癌数据库,真正实现“医教研产”深度融合。
每一项先进的技术、每一次精心的治疗,都为了让患者重获健康。青大附院消化内科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发挥专业特色、增强救治能力,在微创治疗领域不断探索突破,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学科带头人
毛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大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日本神户大学访问学者,曾获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兼任中国介入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介入专委会委员、山东省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消化介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消化病学会主任委员、青岛市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ESD、ERCP相关诊疗及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等,相关技术达到业内先进水平,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
(半岛全媒体记者 毛梓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