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世界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农村还按照生产队进行劳作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一晃眼却已过去了很多年。
特别是许多当时较为流行的劳动工具,如今早就看不到他们的影子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工具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呢?
估计看这个形状,大家就能猜出这是个什么东西,没错,这就是以前的老式电风扇,不过,如今的电风扇有电力作为驱动,以前没有电的时候,这些电风扇怎么运转呢?
图片上的电风扇放在了一个灶台子上,这也变相的揭示了以前的电风扇运转靠的是热度,只要让电风扇的底部受热,电风扇就能慢慢地转起来。
在上个世纪,人们走在大街上,穿的衣服都笔直又熨贴,能够达到这种效果,那么熨斗必不可少不可,虽然以前没有电,但是通过热度让衣服变平整却能很轻松的达到。
图片上的东西,看起来像一只鞋一般,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右侧的开口加入热水,这样就能轻松的熨烫衣服了,非常方便。
每年到了冬天,各种腊肠什么的,是许多家庭必备的一道菜肴,不过腊肠虽然好吃,但是制作起来却相当麻烦,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照片上的机器就是以前的人们专门用来灌腊肠的,加进肉馅套上猪肠,只需要摇动手柄,猪肉就能缓缓的被灌进肠里,成为为年夜饭上一道美味的佳肴。
在以前的农村,粮食丰收的季节,如何把粮食运回家里是一个难题,有的道路不平顺的地方,只能通过人力来背作物,如果道路平顺一点,就轮到图中的东西出马了。
这就是独轮车,简单的木头制作而成,把粮食放在上面,就能更加轻松的把粮食运回家,不过如今,就算是农村也修上了宽阔的大马路,车开来也更加方便,人们运送粮食就不怎么需要这种车了。
有人知道图片上这个五角星的盒子是什么吗?看起来像安在窗户上一样,其实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广播,那个时候大家坐在院子里听广播,也算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了。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新闻,广播播报的都是红色的思想,就连广播的外形也设计成了五角星,看起来光洁又明亮。
中国国土面积相当广大,人们居住在各地,免不了有的人居住的地方水源较为稀缺,从其他地方用水又比较麻烦,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打井。
图片上的这个东西,大家或许都在电视里看过,把它安在井的旁边,水桶晃悠悠地放下去,等到水桶装满水,在摇动摇杆,把水桶提上来,不知道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呢。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人们出行可以依靠自行车,但是更多的人还是要走路,这也导致鞋子和袜子经常破损,以前的人多节俭呀,破损了用针线补一下不就好了吗?
鞋子这个东西还好说,但是袜子软塌塌的,如果补起来穿着不舒适,走路也相当的累人,这时候就轮到撑子出场了,它可以把袜子撑成人穿上的形状,方便缝补。
煤油灯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他可是各种电视剧里的常客了,在生产队时期,煤油灯在网上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光明,方便他们晚上的工作和学习。
而且煤油灯照明仅仅是使用煤油,和购买蜡烛相比,简直便宜极了,更符合当时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要求。
如果说拉粮食用的是独轮车的话,那么如果年轻人力气足一点,就会采用扁担来挑粮食,一个竹篓上面系着绳子,分别放在扁担的两侧。
虽然说起来很轻易,不过真正挑起来想来不会太轻松,不仅要保证两侧的平衡而且粮食很重,如果遇上上坡路,那真的是一场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
这样的搪瓷杯子,大家恐怕也不会陌生,那个时候,基本每家每户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杯子,用来端水喝喝茶,这个杯子不容易摔碎,相当的坚固,而且看起来喜庆极了。
有的家庭里面,如今都还有这样的搪瓷杯子,就算杯子表面的图案已经掉漆了,但是依旧不影响大家的使用,满满的都是年代感啊。
如今的电视机不仅越来越薄,而且屏幕也越来越越大,电视机里传出来的影像也更加清晰鲜艳,在以前,能有一个黑白电视就算相当不错的家庭了。
那个时候谁家有一个这样的电视,吃了晚饭之后,村里的许多人都会到他家的院子里来看电视,热热闹闹的,直到后面电视才越来越普及。
图片上的这个东西,或许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是用葫芦制作而成,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不锈钢和塑料的制品,人们生活里的工具往往就地取材。
葫芦坚固,而且形状合适,许多人就把葫芦切成两半做成了瓢来装水,装米装面也不在话下,如果在葫芦的底部打上两个孔,那就是如今经常使用的漏瓢了。
如今有电磁炉,也有燃气灶,柴火灶在生活里已经很少出现了,在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依靠柴火灶来烹饪食物,有的家庭里面烧火的时候,同时还会使用风箱。
如果风箱使用得当,那么火就会燃烧的相当热烈,很快就能烹饪好饭菜,如果是新手的话,在第一次使用风箱的时候,恐怕免不了闹得鸡飞狗跳,不知道你第一次使用风箱的时候有没有出什么糗事呢?
对以前的小孩来说,爆米花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那个时候没什么零食,家里能够拿出一些粮食去爆米花,就是很不错的零嘴了。
一个小火炉在下面燃烧,负责爆米花的师傅不断地摇着爆米花机的把手,等到时机成熟,让小孩急忙拿来口袋,随着砰的一声,爆米花就喷了出来,新鲜的爆米花上满是热气,诱人极了。
如今复印店开得到处都是,无论是打印什么东西都相当方便,有的家庭甚至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打印资料,家庭都自备了打印机,可是以前,人们打印却只能采用油印机。
和图片上的一样,左侧放着打印的纸张,右边放着装墨水的盒子,这种打印相当不方便,即便是已经多次打印的人,但是一个不小心仍然会把纸张弄得满是墨水。
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这个东西有印象呢,每到春天,弯腰播种总是不可避免的是,如果需要播种的面积不是太大还好,但是如果播种的土地多了一点,那么第二天腰都直不起来。
这个时候就轮到这个工具出场了,他的名字叫点葫芦,人们把种子放在这一头,种子就会顺着中间的空隙滑到到下面,不仅会密密的挨在一起,而且也不用弯腰,相当省力。
以前的人们劳作虽然辛苦,但是依旧有不少人有健身的习惯,图中的这块石头,还被细心的雕刻上了把手,方便拿取。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手里拿着这块石头,不断地举起放下,这不就是今天的哑铃吗,只要想健身的话,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器材。
不管什么年代,都不缺乏钓鱼佬的存在,况且从古至今还有不少人捕鱼为生,图片中的竹子编成的竹篓就是以前人们装鱼的工具。
钓上来的鱼放进鱼篓里,最后回家的时候再把鱼篓提上,这样的生活安逸又自在,现在的人们虽然钓鱼,但却很少使用竹子编制的工具了,实在有些可惜。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这个梭就是图片上的工具,他往往和织布机一起使用,虽然是普通的木头,但是另一头系上了丝线,在织布时必不可少。
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看到长辈织布,他们织布的时候有没有用到梭这个工具呢?如今人们往往网上购买衣服,织布的人也少了许多,大多由机器替代。
不知道对于这种老式的放电影的机器,大家有没有印象呢?以前在农村的特定日子,就会有人带着放映机来到坝子上,拉上一块幕布,开始给全村人放映电影。
在那个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一旦有人来放电影,人们可是风雨无阻的前去观看,坝子里总会坐得满满当当,算是人们一年里面难得的放松时刻。
以前许多家庭都会养猪,或者养一些其他的牲畜,喂养这些牲畜的食物,往往就会倒在这种石头制成的槽里,不仅能够防止食物被牲畜弄得满地都是,还可以方便喂食。
而且由于是石头制作,所以也相当的坚固耐用,如果没有摔碎之类的,一块石槽可以使用好久,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呢?
照片里的这个东西,许多人甚至见都没有见过,更不知道他是什么作用,我也对这个工具不甚了解,不知道有没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