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台湾提供新轻坦?美国对乌克兰战场的研究竟然如此不透彻

刘晓非 2024-02-17 14:52:32

说到新一代轻型坦克,大家很容易想到中国的15式,还有出口用的VT5。尤其是珠海航展上频频亮相的VT5,确实体现了不少现代化元素。现在美国一款类似的战斗车辆也开始了小批量生产,这种车辆的型号是M10,名字叫booker。

美国一直有用人名命名装备的习惯,比如海军有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是纪念二战时著名的驱逐舰指挥官伯克,尼米兹级航母就更不用说了。陆军的M46、M47、M48坦克都叫巴顿坦克。M1系列叫艾布拉姆斯,这个艾布拉姆斯曾经是巴顿将军的手下,后来也官至上将。

这次的M10倒是没用著名将领的名字命名,而是用了二战和伊拉克战争中两个士兵的姓氏命名,二战时期那个拿了国会荣誉勋章,后一个拿了优异服务十字勋章,一个是步兵一个是装甲兵。这也是因为,M10战车算是配备给步兵的装甲力量,而不是给装甲兵用的。

美国搞这种车辆的原因是,自从M551战车退役依赖,陆军缺少一款令人满意的,带有重火力的,但是比M1系列主战坦克战略机动能力更强的坦克或者其他类型的战车。

M1系列坦克太重,一架C17运输机只能运一辆,而且上飞机之间还要拆除侧裙板,下飞机再装上。不仅仅要花好几个小时,还得让M88装甲救援车这样的保障车辆跟着一起走,M88和M1A2重量就差不多,也得占用一架C17,所以运输前的准备时间又要好几天了。

如果换成M10,那么基本上是随时可以进行空运,一架C17能运两辆。在战争中,空降兵夺占一个机场之后,M10会空运过来,给空降兵提供反装甲和打击碉堡掩体的能力。

性能上看,M10配备1门105毫米的M35坦克炮,是M1A2坦克120毫米口径火炮的缩小口径版本,还有和M1A2SEP3相同的火控系统,乘员还是4个人,没有采用自动装填设备,也没有配备主动防御系统,而是考虑使用模块化的爆炸反应装甲。配置看上去并不高,但是可不便宜,算下来每辆车的价格高达1300万美元。

其实还有一个竞争版本,是英国Bae公司设计的,三人车组,自动装弹,发动机可以向侧面滑出更容易检修,而M10发动机要是出问题,也必须用保障车辆进行吊装。

但是Bae提供样车晚了,并且和M1系列坦克的设备通用性不够,而M10的人员训练,在M1坦克模拟器上就能开展,培训成本不会增加。

美国人还认为,M10特别适合乌克兰、台湾地区和加沙地区,这个观点就让人有点绷不住了。看来美国人只考虑了战略机动性问题和维护性问题,忘了这些地点的生存环境。

乌克兰战场上,坦克已经被各种无人机穿越机反坦克导弹欺负的抬不起头,基本上坦克被某些著名品牌无人机发现后,穿越机几分钟内就会攻击坦克的薄弱部位。轻装甲的M10战场上表现不会比主战坦克更好,加沙地区的战斗中,哈马斯利用城市废墟和地道炸以色列坦克,不说闲庭信步,也是神出鬼没。

至于说在台湾使用,那别说大陆真正军工厂生产的各种巡飞弹,光是想想深圳和义乌民企的供货能力,台湾装甲兵就可以绝望。

不过俄乌战场上倒是有过一次挺适合M10的场景,就是战争前期俄罗斯空降兵夺占了基辅的机场,后来因为缺乏火力和装甲,遭受了严重损失。那时候无人机对装甲力量的打击还没现在这么普遍,所以把M10给俄罗斯空降兵,而不是现在给乌克兰,才是挺符合这种车的设计目标的。

0 阅读:44
刘晓非

刘晓非

兵家之小事,可决大国成败。兵家之大事,需计微末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