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至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对外交流全面重启、今年全国两会成功召开后,欧洲国家元首首次访华。而在4月10日的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也介绍了马克龙此次为期3天访问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的访华成果。而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有几个关键点值得注意:
1、双方的交流是深入且高质量的,并达成一系列战略共识;
2、双方同意全面重启各层级交往,激活各领域互利合作;
3、针对当下的乌克兰问题,双方同意加强沟通,为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也就是说,中法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正在以各自所选择和相互尊重的方式展开,以求排除一切外在干扰的方式,尤其是规避美国的挑拨离间。而法国是欧洲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法国的选择和表态将对欧洲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性的效应,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中国和各欧洲国家之间关系的缓和,从而带来中欧关系发展的新局面。
但是,美国人不干了。美媒还发布了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希望马克龙离间欧美”的文章,称仍有一些人试图挑战法国的立场,“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的态度”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美媒还援引总部位于柏林的所谓的“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lobal Public Policy Institute)”所长托尔斯滕·本纳(Thorsten Benner)话宣称道,“马克龙本可以轻松避免欧洲和跨大西洋不团结的惨淡局面”。
与此同时,美媒还援引伦敦国王学院(King 's College London)欧盟法教授霍尔格·赫斯特梅尔(Holger Hestermeyer)的话说道,“北京将难以分裂这个跨大西洋联盟”,“如果中国想成功地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将欧盟与美国分离——哪怕是一点点——都将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不过请注意,这可能是一个难以捕获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和法国作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如何发展中法关系,怎么样发展中法双边关系,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发展中法双边关系,那是中国和法国根据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民众的利益而作出的,不会也不允许被除中国和法国之外的第三方势力和组织所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