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火索:特朗普与鲍威尔的激烈冲突
2019年,特朗普上任以来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矛盾不断。4月2日,特朗普加征全球关税后,矛盾激化。4月17日,双方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冲突,达到白热化。冲突核心在于特朗普指责鲍威尔拒绝降息,阻碍其化债和应对与中国关税大战的不利局面。 鲍威尔则反驳特朗普,强调保持物价稳定,应对关税引发的通胀风险的重要性,并指出美国经济问题源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关键事件包括: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多次抨击鲍威尔,称其“总是太迟且犯错”,并直接表达解雇鲍威尔的意愿。鲍威尔回应特朗普,指出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通胀风险以及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拒绝特朗普的降息要求。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表示白宫正在研究是否可以解雇鲍威尔,尽管承认此举将对央行独立性和全球市场产生巨大影响。鲍威尔警告后,纳斯达克指数大幅下跌。
二、根源探析:关税大战的失败与美国经济困境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是通过对华关税战筹集资金偿还巨额美债利息(6月和9月到期总计9.2万亿美元)。 然而,中国的对等报复性措施(如农产品转至盟友采购、减少石油天然气进口、波音飞机停供等)严重挫败了特朗普的计划。 特朗普试图构建关税联盟对抗中国也未果,其他国家都在观望中美局势。关税大战导致美国股市、汇市和债市下跌,大量订单流失,波音公司面临交付危机,经济困境加剧。
三、幕后推手与责任追究
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团队包括斯科特·贝森特、斯蒂芬·米兰、凯文·哈塞特、彼得·纳瓦罗。彼得·纳瓦罗与章家敦关系密切,其“中国将崩溃”的论调可能影响了对华政策,导致了错误的战略决策。 文章质疑启动对华关税战的决策是否明智,指出中国对此早有准备,而美国却措手不及。
四、战争风险与美国现状
虽然理性分析下可能性较低,但特朗普的非理性行为增加了不确定性,战争风险依然存在。 美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已不如前,海湾战争后的反恐战争耗尽了大量资源,如今美债高企,无力支撑大规模战争。中国在军事技术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缺乏优势。 关税战暴露了美国经济的脆弱性,美国在与中国的对抗中处于下风。
五、个人观点与延伸思考
长期依赖军事开支和金融霸权的模式是否可持续? 如何避免冲突升级,构建稳定和可持续的双边关系? 中美对抗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以及其他国家如何应对? 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冲突最终反映出美国内部在经济政策和对华战略上的深刻分歧,以及美国经济模式的内在矛盾。 这并非仅仅是两位个人的冲突,而是关乎美国未来走向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