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杨桃花而不实现象,环剥深度控制法,花期15天管理,授粉技术解析
在咱华北的一些乡村,每到杨桃树该开花结果的时候,那场景可真是让人又期待又头疼。就说老赵吧,他在村西口有块自留地,种了好几棵杨桃树。到了花期,满树黄澄澄的杨桃花,看着热热闹闹,可到了最后,结的果却寥寥无几,这可让老赵急得直挠头。
你看啊,这湿热的气候对杨桃树的影响可真是不小。在我们那片平原地区,土地肥沃,可这湿热天一来,杨桃树容易出现花而不实的情况。花倒是开得不少,可就是坐不住果,就像一个个空欢喜。这是咋回事呢?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咱先说说这杨桃树的花。杨桃树的花其实是比较特别的。和其他一些果树比起来,像荔枝树、龙眼树,它们开花的时候就比较娇弱。荔枝树的花小小的一朵,颜色也不那么鲜艳,但是它耐湿热一些。龙眼树的花也小,味道还挺香的,它们在花期的时候,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就和杨桃树有些差别。而杨桃树的花相对比较大一些,花瓣是那种淡淡的黄,可这大花在湿热环境下就不占优势了。
老赵跟我讲,他听说有一种环剥深度控制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也不知道具体咋弄,就到处打听。在咱们华北这个地方,杨桃树种植户不算多,所以大家都没有太多的经验。老赵就在网上搜啊找啊,看到有网友分享说,在花期的时候,可以根据树的粗细,在距离地面大概30厘米的地方进行环剥。这环剥深度可是关键,不能太深,太深容易伤到树干,影响树的生长甚至导致树死亡;可也不能太浅,太浅就起不到效果。网友们说一般控制在3到5毫米左右比较合适。不过这个方法在不同的地域可能还得有点调整,像在更南部一些湿热更严重的地区,这个深度也许可以再稍微浅一点,大概2到4毫米,因为南部的水分更足,树吸收营养的能力可能更强一些。
说到这花期的管理啊,老赵说这15天就像是打仗一样,每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注意事项。从开花开始算,在3天的时候,就得好好观察花的情况。你看那花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在风中摇摇晃晃的。这时候要是发现有一些花开始发黄,或者花瓣有点发软,那可能就是有病虫害的苗头了。到了7天的时候,就要注意花的疏密了。有一些小花簇生在一起,太过拥挤,它们就抢夺营养,这样大花朵就得不到足够的养分来孕育果实。老赵就尝试着轻轻地把一些比较弱小的花摘掉,让那些健康的大花能吸收到更多的阳光和肥料。
到了15天的时候啊,那更是关键时期。在这之前,果园里的杂草都得清理干净。老赵就拿着锄头,在果园里忙活着,把那些杂草连根拔起。这杂草如果太多,会和杨桃树抢夺水分和养分。就像在同一片田园里,大家都不想让别人占了自己的便宜。而且每天还得给杨桃树浇适量的水,不能太多,因为湿热天气下,水多了容易让根部烂掉,就像把人的脚长时间泡在水里会生病一样;也不能太少,不然树会缺水,花朵就会过早凋谢。
再说说这授粉技术。在我们华北地区,不像南方有些地区有蜜蜂之类的授粉昆虫特别多。在我们那,得人工辅助授粉。老赵就跟村里的几个年轻小伙子一起,在晴天的上午10点左右开始授粉。这上午10点的阳光正好,花朵里的花粉比较饱满。他们用一个小毛刷,轻轻地沿着花瓣的边缘刷,把花粉收集到一个小容器里,然后再去刷那些还没授粉的花朵。这个过程啊,就像一场精心的手术,得小心翼翼的。
其实啊,不同品种的杨桃树在花期管理上也有一些差异。就比如说贵妃杨桃,它的果实特别大,呈牛油果形,弯弯长长的。这种杨桃树的花期相对来说稍微短一点,在花期管理上就要更加紧凑一些。还有红种杨桃,果实颜色鲜红,它在湿热天气下可能会更容易受到温度波动的影响。它的花期在大概12天左右,所以在授粉的时候要更加精准,环剥深度如果稍微偏差一点,可能就会影响结果率。
像老李,他在村东头有一片果园,种的还有一种甜杨桃,这种杨桃的味道特别甜。他发现这种甜杨桃在花期的时候,如果遇到连续三天的阴雨天气,坐果率就会明显下降。他就会在花期来临之前的一个月,就加强果园的排水系统。他挖了一些小小的排水沟,深度大概是50厘米左右,这样就算下大雨,雨水也能很快排出去。而老赵在这之前可没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家的杨桃树在阴雨天气后的花期管理就很头疼。
还有一个事儿得提一下,不同品种的杨桃树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太一样。像泰国金皇杨桃,它对土壤的肥力要求比较高,在花期前一个月就得施肥,肥料的种类也有讲究,氮磷钾的比例最好是1:0.5:1。而本地的一种小叶杨桃,对土壤的要求就没那么挑剔,在一般的田园土里就能长得很好,但是在花期的时候,对水分的要求会高一点,要保持土壤湿润,大概土壤湿度在70%左右。
这湿热天气下杨桃树花而不实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不过通过环剥深度控制、花期15天的精心管理以及正确的授粉技术,再加上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照顾,也许能让我们的杨桃树结出更多香甜的果实。但是啊,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比如说,不同的地形地貌对杨桃树花期管理的综合影响到底有多大呢?是在山区平缓的地方更好管理,还是在谷地里更占优势呢?大家要是有什么经验或者想法,欢迎一起讨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