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邓公复出工作后,恢复了全军总参谋长这一职务,当时在邓公之下设置了8位副总长。比较有意思的是,这8个人里面有3位开国上将、3位开国中将、1位资历深厚的老革命家,但剩下的一位副总长,在个人履历方面远逊于其他七人,而且还非常年轻,此人是谁呢?
先来看看七位“老资格”的副总长。三位上将分别是李达、彭绍辉和杨勇,其中李达、杨勇都是邓公在二野时期的老下属,彼此非常了解,彭绍辉则是一野猛将,这三人当副总长实至名归。而三位中将是王尚荣、张才千和王诤,七十年代一批开国中将获得晋升,能力和年龄都处在比较好的时期。伍修权虽然没有在1955年获得军衔,但革命资历却堪比上将:他曾出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是东北军区参谋长,论战争年代的职级曾和名将刘亚楼大体相当。
唯一出人意料的副总长,是迟浩田,当时才48岁。实事求是地讲,迟浩田根本无法和其他七位老前辈比资历、军功。他甚至是在1945年才加入八路军的,1955年授衔时只是少校军衔,职务为团政治处主任。如果不是三野体系内部的人,当时甚至没有多少高级干部认识迟浩田。虽然七十年代他逐步晋升为大军区副职,但名气也不算大。正因如此,邓公破格提拔他时,很多老干部不太理解:为什么副总长里面一定要加上这个“年轻人”呢?尤其是在其他七人资历如此之深的情况下。
迟浩田起初不敢接受任命,后来到了总参谋部,也不敢真的把自己当副总长,做事十分拘谨,事事请教前辈。而从邓公对迟浩田的单独鼓励,可以看出这项决定的真正缘由。邓公笑着对迟浩田说:把你提上来,目的是给我们这些老家伙当“替死鬼”。你要放手工作,什么都不必顾虑!有了首长这番话,迟浩田心里踏实多了。所谓的“替死鬼”,自然是邓公的一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意思是干部队伍要年轻化,迟浩田这样的干才,正是中枢机构最需要的新鲜血液。
邓公的思路充满智慧。迟浩田作为营级干部参加过抗美援朝,文武双全十分优秀。他不是二野出身,是陈粟大军走出来的年轻干部,而非刘邓大军。可见邓公用人唯贤不唯亲,大胆地提拔像迟浩田这样的高素质人才,为军队做好人才储备。而且在不久之后,邓公便提倡老干部提前退休、不搞终身制,推动军队和国家干部的更新换代,由此可以看出邓公的高瞻远瞩和厚重品德。
后来的事实证明,邓公重用迟浩田是非常正确的。他高效务实的工作风格,得到了上下级一致好评,1987年升任全军总参谋长,第二年又获得了上将军衔。无人不佩服邓公的用人眼光和魄力,后来迟浩田更是晋升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官至副国级。他也是1977年那批副总长里面,唯一一个成为军委副主席的人,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此时回想起当年大家对启用这位“年轻人”的疑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曾福喜
真智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