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决定脑袋”与“何不食肉糜”:评央视对油价三连跌的评论

商学中人 2018-12-01 23:03:08

11月30日24时起,国内油价再次下调,92号汽油重回6元时代,这已是近期连续三轮油价下调。

国内油价下跌的背景是国际油价的大幅下挫——10月初至今,国际油价暴跌30%,从前段时间的直逼100美元之势,回落到了如今的50美元区间。布伦特原油期货降至60美元/桶以下,美国WTI原油期货也已接近50美元/桶。

无论是对宏观的中国经济,还是我们一个个的微观消费者,低油价都是一件好事。但就在当晚,央视财经频道邀请中国能源网首席研究员韩晓平和财经评论员章弘做了一期节目,点评近期的低油价。而这两位专家就生动地给我们演示了何谓“屁股决定脑袋”、“何不食肉糜”。

韩晓平重点是谈“油价下行是一个双刃剑”,有利有弊,说低油价“看着很好,但是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问题”。什么问题呢?会影响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的投入,以及相关的就业和收入。简言之,对石油产业不利——这不是废话吗?农产品价格跌了对农民不利,房价跌了对房产商不利,油价低了对石油商不利,这还用说吗?

不说国内的石油资源理论上属于全国人民所有而实际由中石油等垄断支配,遥想2007年11月中石油在上交所上市时,股价高开,市值达到1.1万亿美元,一举摘下全球市场规模第一的桂冠,是排在它后面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和通用电气的市值之和。但那时,埃克森美孚的营业收入是中石油的4倍,利润率却只有中石油的二分之一。显然,这高利润更多是来源于垄断而非真正的市场竞争力、管理水平高于埃克森美孚。

章弘则是从低油价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来谈,意思是高油价会迫使消费者去买新能源车辆,有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低油价使燃油车主们得利,可不就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了吗?

可怜我们燃油车主钱花了、道路税费没少交、限行限号也没减费,好不容易油价低了点压力小些,还得受这鸟气?

想大洋彼岸的那位总统,本国有大量石油出口,电动汽车技术更先进,页岩油技术突破也需要高油价保障,但人家就能使劲儿地打压油价——因为,低油价对整体经济有利。

而咱们这儿,这些专家就能完全站在某几个行业利益的角度上在国家级电视台侃侃而谈,视平民利益如无物!

0 阅读:7
商学中人

商学中人

商学中人,商中学人,书香可人,书可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