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网铺天盖地都被“1米糖葫芦”给刷屏了。

在一根快1米长的竹签子上,穿上橘子、草莓、青提、杨桃等好看的水果,裹上冰糖。

有卖88的,99.9的,168的,甚至还有卖492的。

一串的时候不好卖出去,给你好几串串在一起,价格就可以翻上好几倍了。

别问,问就是值麻了。

别管这么重拿久了会不会手酸,别管吃起来疯狂滴糖稀会不会狼狈,也别管吃不完到底要怎么保存。

反正谁还没有送自己另一半1米糖葫芦的,就是不够爱,提供不了情绪价值。
收到1米糖葫芦的女生们,都幸福感十足地晒出自己是被爱着的:

“过惯了撒个娇就能得到自己的想要东西的日子,发现爱我的人都愿意为我的开心买单。”

“是谁拥有了男朋友买的一米长糖葫芦呀?”

“88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用一米糖葫芦来证明自己有没有被爱。”
有霸道总裁为了让自己老婆吃上1米糖葫芦,特意开车200公里去买。

评论区里都羡慕哭了:

“幸福大概就是随口说的一句想吃什么,就有人给买。行动永远比语言更让人心动。”


“没有血缘关系还愿意对你好的人,都是上天给你的礼物。”
实在买不到的,就必须学会自己给老婆做,否则就是不够爱老婆:

“看谁还没吃到老公做的第一根糖葫芦。”
商家们不失时机地推波助澜,用充满诱惑力的文案撩拨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这个冬天检验真爱的标准就是一米冰糖葫芦。”
也不明白为什么这届年轻人对1米有这么深的执念,1米糖葫芦的风还没过去,又出现了:
1米玫瑰花:“是哪个幸福的小孩已经拥有了1米长玫瑰啦?”

1米荷花:“是谁还没给自己的男朋友准备一米长的荷花呀?”

1米烤肠;

1米金条......

丰俭由人,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些视频底下的评论区里,除了密密麻麻艾特对象给自己买的之外,也渐渐出现了很多嘲讽的声音:

“不是1米的糖葫芦,就是1米的玫瑰花,等会谈到1米的男朋友就老实了。”

“草莓塔、十根淀粉肠、烤红薯、瑞士卷......年年不一样,年年上当的还是同一批。”
所有一夜爆火的网红美食,背后的走红逻辑几乎都离不开那句流量密码:
“要想赋予商品额外的价值,就让它与爱挂钩。”
糖葫芦本身不值钱,给它套上个“爱”的滤镜,价格就可以瞬间飞升。
02你会发现,卖不出去的东西,只要跟“被爱”或者“爱自己”绑定,就可以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跟风潮流:

18年的泡泡机;
19年的袖子棒棒糖;
20年的秋天第一杯奶茶;
21年的10根烤肠;
22年的草莓蛋糕;
23年的草莓塔;
24年的青草蛋糕、乌梅子酱;
以及前段时间的瑞士卷,和现在大火的一米糖葫芦、一米玫瑰花......
总有人能得出简单粗暴的结论:没收到这些东西,就没办法证明自己被爱。
而打着“爱自己”的旗号,实则疯狂收割你韭菜的就更多了:
比如鼓励你拍组预制孕照,趁自己身材好的时候,假装怀孕。

男朋友都还没有就得先拍组孕妇照,到时候可以发美美的朋友圈;
比如说“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的,一定是卖冲锋衣或旅行团的;

说“女人唯有美不可妥协,唯有自己不可辜负”的,一定是医美机构的。

安东尼·加卢佐在《制造消费者》中说得好:
“当这些消费陷阱裹上‘取悦自己’的绸带,并将其与一种生活方式相关联;
就代表了一种‘正确’的态度,还引发人想象一种美好而幸福的生活状态。”
然而,购买这些产品,真的能证明你被爱,或者爱自己吗?
03在“KnowYourself”上看过这样一个概念: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假性自我关怀”,由精神病学家Pooja Lakshmin提出,指的是:
那些表面上看似在关爱自己,但实际上并没有满足内心真实的情感需求、甚至给人带去压力或以其他方式侵蚀了健康的行为。
有4个标准,可以让你自查,是否正在进行“假性自我关怀”:
①你做这件事,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吗?
消费主义之所以能够盛行,常常是利用了人们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迎合外部期待,或通过和他人比较,来提升自我价值感的心理。
就像为了发条朋友圈,就去让对象开好几个小时的车给自己买根1米糖葫芦、1米玫瑰花。
这种跟风、从众的“自我关怀”,其实是建立在低自尊基础上的讨好行为,很难使人从中获得与之匹配的快乐。
②你执着于要通过这件事取得某种成就吗?
比如模仿别人开封夜骑,原本是为了好玩、证明自己青春有活力。
但为了到达目的地,却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骑行这件事就不再能给你带去任何松弛、乐趣,反而变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指标。
③审视现实:你的生活实际上是因此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1米糖葫芦,拍完照发完朋友圈,真的一口气能全吃完吗?血糖会升到什么程度?
打着“爱自己”的名号给自己买的一堆好看却鸡肋的小摆件,除了放着积灰,真的给你带来其他作用了吗?
④你会在事后感受到焦虑、愧疚或是不安等消极情绪吗?
草莓塔、瑞士卷、1米糖葫芦......你孜孜不倦地试图赶上每一个潮流。
只要另一半有一次没有给自己买,你是否就陷入了精神内耗之中:
他不给我买1米糖葫芦,是不是不够爱我?

很喜欢《基层女性》一书中的一段话:
“爱自己,并不是指给自己买支口红、买双鞋,用物质来奖励自己、犒劳自己。
这是商家希望的‘爱自己’。真正的‘爱自己’,是你懂得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当你能够把影响你命运走向的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而不是被一双双无形的大手推着走,不加抗争地接受被安排的命运时,你才是真正地‘爱自己。’”

营销洗脑下的爱,最终会掏空你的口袋,去满足自己浅层的炫耀欲望。
而真正的爱自己,是引导自己往更好的方向改变,不要将救赎的责任转移到他人身上,也不要寄托希望于跟风的物质享受。

愿我们,能都告别假性自我关怀,学会真正的爱与被爱。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