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德里希科堡是1920年在德国成立的一家机床企业,干了上百年,曾经在全球制造业里很有分量。
它的机床产品靠精度高和性能稳出名,特别是龙门铣床,过去就是行业里的一块招牌。
不过,这家厂子也有过起伏,从高处摔下来过,20世纪80年代,经营上出了问题,欠了一堆债,眼看着要倒闭。
美国的机床厂想接手救一把,结果没搞好,反而让情况更糟,最后我国一家机床厂用了四年时间把它拉回来,年营业额涨了不少,又站回了行业前头。
瓦德里希科堡能起来是因为赶上了工业化的好时候,那会儿全球都缺机械设备,它靠技术硬和做事认真站住了脚。
尤其是在20世纪中期,德国工业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瓦德里希科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角色。
它的机床用在造车、造船还有航空航天上,客户从欧洲一直铺到全球,60年代到80年代是它最风光的时候。
订单多得接不过来,工厂天天忙得停不下来,那时候,它的机床在精度和效率上都比别人强,很多大项目都得靠它撑着。
不过,好日子没一直延续下去,到了80年代,问题就出来了,厂子越做越大,管起来却跟不上了。
决策的人没及时调整路子,资源没用好,外头又有新厂子靠灵活和便宜抢生意,瓦德里希科堡的老优势还在,但市场变了,内部又没管好,日子就不好过了。
债越欠越多,生产也撑不下去,订单越来越少。到80年代末,这家曾经的大厂已经走到了破产边上。
瓦德里希科堡撑不下去的时候,美国的因格索尔机床厂觉得是个机会,那会儿因格索尔正想往全球发展,看中了这家德国老厂,觉得接过来能给自己加分。
交易一做完,因格索尔就成了大股东,可惜,这步棋没走对,反而把厂子拖得更深,主要是市场上的问题。
因格索尔在美国已经有两家厂子,做的东西跟瓦德里希科堡差不多,接过来后,三家厂的产品撞车了。
机床市场看着大,其实客户就那些,需求也就那么多,三家厂子抢生意,内部乱成一团,资源没整合好,卖东西的压力反倒更大了。
管事儿的方面也出了岔子,因格索尔想把美国的路子直接搬过来,可瓦德里希科堡是德国厂子,几十年的老规矩在那儿摆着,讲究细节和技术攒出来的东西。
美国那套更看重快点扩出去、短期见钱,跟德国的路子不太搭,两边想法不一样,厂里就乱了,德国工人还在,但对新路子不完全买账,做事效率掉下来。
更麻烦的是,因格索尔没怎么花心思搞技术,瓦德里希科堡的老优势慢慢没了,新东西也弄不出来。
外头市场上,别人都在推新设备,它跟不上,竞争力就下来了,不到20年,这厂子在美国手里就快不行了。
因格索尔一看弄不下去,干脆低价卖了,瓦德里希科堡被甩出去时,北京第一机床厂决定接下来。
那时候,厂子欠了一堆债,机器旧得不行,厂房也破,外头都觉得没戏,可北京第一机床厂的头儿觉得,这厂子的技术和名声还有用,盘活它有希望。
跟美国不一样,他们没急着大改,而是慢慢来,接过来后,德国原来的管事人和工人基本没动,厂子还是他们自己跑。
这样一来不仅没乱套,德国工人也觉得靠谱,厂里的气氛慢慢好起来,除了留人,北京第一机床厂还掏钱把厂子收拾了一遍。
机器换了新的,还带了些国内的技术过来,那时候中国机床整体比德国差点,但在某些地方有自己的招儿。
把这些跟瓦德里希科堡的技术一掺和,生产效率和东西的质量都上去了,金牛座龙门铣就是个例子。
这家伙占地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重200吨,专门加工大块金属,精度能到4微米,效率比老式机床高三倍。
推出没多久,订单就来了,成了厂子翻身的底气,四年下来,瓦德里希科堡还清了债,年营业额从几千万欧元涨到1.7亿,工人从500人加到750人。
2009年全球经济不好时,它还能保持增长,不容易,瓦德里希科堡能起来,不光是钱和管得好,技术掺和也起了大作用。
北京第一机床厂没把德国的技术全扔了,而是拿自己的东西跟它配起来,德国机床准和稳,中国这几年在效率和省钱上攒了经验。
两边一凑,金牛座龙门铣这种东西就出来了,美国那会儿没管技术,把老优势丢了,中国这边证明,老技术加上新想法,能让厂子活过来。
生产上也看得出来,德国人还是按老标准做,中国这边把供应链弄得更顺,机床这行对零件要求高,供应链顺不顺直接影响活儿干得快不快。
靠着国内的资源,瓦德里希科堡在保质量的同时把成本压了点,东西卖出去价格能让人接受,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场上。
现在,瓦德里希科堡不是当年那个要倒下的厂子了,成了行里有点看头的例子,工人从500人涨到750人,年营业额到1.7亿欧元。
金牛座龙门铣的订单盖住了造车、航空这些地方,要的人还不少,厂子技术也在往前走,新设备已经在弄了。
放眼全球,机床这行还是制造业的骨头,瓦德里希科堡的事儿说明,技术攒着加上管得明白,能让老厂子再喘口气。
这事儿还透出点全球化的事儿,北京第一机床厂进来,不光是钱来了,技术和管理也跟着交流。
德国人给了工艺底子,中国这边拿市场和资源撑着,这路子能给别的厂子瞧瞧。
尤其机床这行,技术得更新,市场也在变,怎么在老底子上弄出新东西是个问题,瓦德里希科堡这例子说明,跨国搭把手能靠两边的好处解决问题。
瓦德里希科堡翻身了,在全球机床行里又有了一块地儿,虽说还没回到20世纪那会儿的顶尖,但中高端市场上它站住了。
金牛座龙门铣说明,大型准设备还是有地方要,尤其航空航天和能源这些地方,越干越需要加工厉害的机器。
瓦德里希科堡的老底子正好能跟上这趋势。厂子规模大了,效率也高了,后头的发展有地方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