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的故事:章子怡是怎么成为谋女郎的?

高迎亚在成长 2025-01-26 16:50:48

1979年,章子怡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

章子怡的爸爸叫章元孝,曾是电信公司的干部。

章子怡的妈妈叫李涿生,曾是一名幼儿园老师。

章子怡的爸爸妈妈看起来很普通,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深挖。

因为章子怡的外婆是真正的名门闺秀。

章子怡的外婆叫乔毓玲,出生于乔家大院乔致庸堂兄弟乔致远一脉,是绝对的名门之后。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乔家大院,拍过电视剧的,蒋勤勤和陈建斌主演的。

我简单科普一下。

乔家大院是晋商的代表人物。

乔家的老祖宗乔贵发一开始是走西口出去打拼,后来在包头发了家,就回来开始盖房子。

乔致庸当家的时候,乔家生意最红火,他不光把家里的买卖做得越来越大,还开了大德通、大德恒这些票号,生意都做到全国去了。

八国联军那会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到山西,还在乔家大院住过呢,乔家给捐了10万两白银,慈禧一高兴,就赐了“福种琅嬛”的匾额。

那乔家大院为何会衰落呢?

主要有这么几方面原因。

先说政治方面。

清朝一倒台,乔家可就没了以前靠着的朝廷这座大靠山。以前和朝廷关系好,能得着不少好处,这清朝没了,那些好处也跟着没了。

到了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像冯玉祥这些军阀,就跟乔家的商号要好多钱粮,这一下就让乔家损失老多了。再说说经济上的事儿。

清朝末年,户部银行这些官方的金融机构一成立,乔家的票号生意就受冲击了。

后来到了近代,现代银行发展起来,不管是经营模式还是资金实力,乔家的传统票号都比不上人家,竞争不过。

而且那时候,大量白银外流,国内金融市场乱套了,经济形势变得很差,乔家做生意也就越来越难。社会环境方面影响也大。

1937年日本鬼子占了包头,乔家在那儿的当铺、钱铺啥的,都被日伪给接收了。

抗战那时候,乔家的人怕不安全,都纷纷搬到外地去了,家族生意也就没法好好做下去了。

等到新中国成立,国家对私营企业进行改造,乔家的商业帝国在这种时代大变革下,就这么结束了。除了时代的原因,还有家族内部的原因。

乔致庸去世以后,他的子孙后代没能好好地把家族产业接过来、管起来。

就说他的长孙乔映霞,这人本来挺有能力的,可面对里里外外的压力,也没办法把家族衰败的局面给扭转过来。

而且乔映霞婚姻不顺,精神上也出了问题,这就影响了他做决策,没法一门心思扑在家族事业上。这么多原因加一块儿,乔家大院就慢慢衰落了。

只能说任何家族的兴衰都是有气数的,这个气数就是人才的多寡。

一个家族的兴起,一定是出了一个逆天改命的人物,带动整个家族发家致富,走上巅峰,而一个家族的衰落也一定是后继无人,没有再出现能主持大局或者力挽狂澜之人,就像《红楼梦》一样。

我在《懂懂学历史》里读过一个理论,一个家族要想根基深厚,成为真正的名门望族,前五代人非常重要,就像汉朝的江山,除了汉高祖刘邦是绝对王者之外,吕后,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和汉武帝刘彻,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是因为有前面这五个人的励精图治,才奠定了汉朝300年历史。

所以真正的竞争并不是个人的竞争,而是家族的接力,是一代又一代的积累。

所以我才要如此努力呢,因为我知道我往上爬一步,我的孩子(家人)都能沾光受益,有更好高的起点和眼界。

扯远了,继续讲章子怡。

小章子怡甚至都没有单独的房间,一直都睡在客厅的沙发。

为啥章子怡连自己的房间都没有呢?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头一个就是家里住的条件不咋好。

她出生在普通工薪家庭,一家人以前住在广义街的一栋筒子楼里。

那筒子楼4户人家得共用厨房和厕所,整个家就28平方米。

就这么点地儿,实在腾不出个单独房间给章子怡住。另外呢,也有说法是她爸妈有点重男轻女。

她哥哥从小就有自己的卧室,可章子怡只能在客厅的沙发上睡觉。

所以就这么将就着,章子怡就一直没个自己的房间。

因为章子怡打小身体就单薄,母亲看着她的小身板儿是直发愁。11岁那年,有个邻居帮章妈妈出了一个主意说:“让你家闺女去学舞蹈吧,女孩子学跳舞又锻炼身体,又培养气质,错不了。”就这么着,1990年,章子怡被妈妈送到了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开始学习民族舞。学校里,这个要强的小姑娘那是天天勤学苦练。

她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的是民族舞。

刚入学的时候,下腰、横跨、劈叉这些基本功,她都不咋行。

她心里害怕呀,怕因为功课不达标,被学校退回家。

咋办呢?

她就经常等晚上熄灯以后,偷偷溜到教室里,摸黑对着墙练。在附中这6年,她去得最多的地儿就是练功房,就这样坚持高强度训练,日复一日,毫无松懈。

章子怡身体条件不算突出,训练又特枯燥,可她从不喊累。

膝盖磨破了,脚趾起泡了,还是咬牙坚持。她心里明白,自己没啥天赋,只能比别的同学更刻苦。

但她在舞蹈方面确实没有什么天分,一个简单的动作,她需要苦练很久,但是依然做的不标准。

搞艺术的都知道,这玩意儿除了努力,天赋也很重要。

一斤天赋大于一万斤的努力。

而天赋这玩意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即使再怎么苦练也是白搭。

所以我才说任何苦哈哈的坚持都是错误的,因为正确的道路都是快乐的,充满成就感,随时随地都很enjoy的状态。

就像昨天我听某大V的分享,他说如果你确实百分之百的努力了,但是依然没有好的结果,那就应该放弃,因为你全力以赴依然没有结果,那就说明你不适合做这个。

既然不适合,就应该换一条路,放弃不是耻辱,而是止损。

这事儿就像谈恋爱,只有和错的挥别才能和对的相逢。

因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章子怡的小身板儿倒是一天比一天结实了,可舞蹈水平却一直都是马尾串豆腐,真是提不起来。章子怡成名后曾说:

“比我好的同学要多得多,无论是对舞蹈的感觉还是身体的协调能力,我在班上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我很努力的去做,但我的能力达不到。”就这么着,小姑娘在舞蹈学校郁闷的度过了4年。眼瞅着中学就要毕业了,未来何去何从,让章子怡犯起了愁。那时候,学舞蹈的姑娘最好的出路就是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每年一次的全国舞蹈大赛。如果在比赛中拿到了好名次,那么进专业舞蹈团体那就有戏了。可章子怡天分实在一般,虽说练得很刻苦,但成绩却只是中不溜秋。就凭她的水平想要参加全国舞蹈大赛,一个字“玄”。当时,学校的男教员和女教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男教员觉得章子怡形象、形体、观众缘都不错值得培养。女教员觉得章子怡的动作不是太协调,跳舞反应慢,直接否认了她。要说人生处处充满惊喜,就在章子怡自己都认为没戏的时候,有个跳舞最好的同学突发疾病临时退出了比赛。这么一来,章子怡就以替补的身份参加了“桃李杯舞蹈比赛”。不过可惜的是,她依然没有拿到什么大奖。不过,正是这段舞蹈让这个小姑娘的人生之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就连章子怡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不算成功的比赛,却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比赛的时候,台下有个星探,一眼就看上了章子怡。星探觉得这小姑娘跳舞虽然一般,可形象确实不错,拍广告肯定招人喜欢。就这么着,比赛刚结束,章子怡就接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条广告,代言费120块钱。要知道这120块钱,相当于那个年月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算一笔大钱了。对章子怡而言,这笔钱不在于多少,而是为她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大门。1996年,17岁的章子怡就要从舞蹈学院附中毕业了。以她的功底,进专业舞蹈团体是肯定是没戏,只能另谋出路。当时,父母觉得她太小了,这个年纪还不能踏入社会,建议她要么读舞蹈学校大学,要么就去考其它的学校。

总而言之,就是必须读书。

要说章子怡的爹妈还是有见识的,小姑娘确实不能太早接触社会。

一是三观都没成熟,很容易被带歪。

二是年纪太小,对爱情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很容易被老男人吃干抹净,要知道老男人搞小姑娘,那就是降维打击,一搞一个准儿。

特别是漂亮的小姑娘,简直就是行走的肥肉,谁都想吃一口。这时,有朋友对章子怡说:“你拍的广告大家看了都说好,干脆学几年表演当演员吧”。在朋友的劝说下,章子怡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据说,考试时她的台词和小品成绩都很一般,但中戏的主考老师觉得她形象好、气质佳又有舞蹈功底,这才把她招了进来。

所以,进娱圈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果给三条标准就是:

颜值,颜值,颜值。

如果还有补充,那就是身材,气质。

人美才能歌甜,人丑呢,那就是丑人多作怪。

总之,娱圈这碗饭,就是看脸的。

就像崔新琴老师招黄晓明时说的那句话,就算他是根木头,也是根漂亮的木头,他那张脸就值300分。

这一年,章子怡和胡静、秦海璐、袁泉等成为了同班同学。进中戏没多久,章子怡又开始自卑了。她感觉自己不光是跳舞没天分,连演戏也没天分。大一的时候,她有一段时间特别颓废,甚至和父母表示想退学。每个周末回到学校,看到中央戏剧学院六个字,她就嚎啕大哭。

最难受的就是交作业的日子,那时章子怡和刘烨是同学,都是对作业痛苦的不行,他们还曾哭求学长,甚至请大四快毕业的研究生吃饭,才能勉强搞定作业。

总之,读书对于章子怡来说确实是很痛苦的事情。

那段时间,她天天盼着日子能过得快点,读完4年大学就赶紧结婚嫁人。就在章子怡觉得自己天生不是吃文艺饭的料,整天胡思乱想的时候,她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谁的电话呢?不是别人,正是两年前花120块请章子怡拍广告的那位。

这一次,这个星探又帮章子怡联系了一个广告。而且,广告的导演正是大名鼎鼎的张艺谋。可惜的是,这么大的一个活儿,最后却没干成。

为啥没干成呢?

主要是老某子觉得章子怡和要拍的广告气质不合。当时,大家都只是拍了一点照片,相互留了电话。章子怡接着郁闷的时候,这真正的好事儿就来了。不久之后,老谋子手里有了《我的父亲母亲》的剧本。为了“招娣”这个角色张艺谋跑了不少地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这时,就有人和张艺谋说:“上次中戏来拍广告的那个姓章的小姑娘看着挺不错,不如让她来试试”。张艺谋一想,反正一时半会也没有更好的人选,试试就试试吧。

张导手一挥,把章子怡送到了河北一个偏僻的村子,这一呆就是三个月。那段时间,章子怡每天帮着房东大爷大妈喂猪、劈柴、挖土豆、煎油饼等。三个月后一试镜,章子怡身穿碎花小棉袄,两个小辫儿一扎,张艺谋都看傻了。这土得掉渣的农村小姑娘,还是北京城里长大的女学生吗,简直就是招娣本娣?

就她了!

就这样,章子怡拿下了张艺谋的电影女主角,并且凭借这部电影不但拿到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还因此摘下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一个在校学生,一不小心就这样成了影后,真正的一夜成名,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今天故事先写到这儿,有什么启发呢?

写两条吧。

第一,如果你每天都很努力,但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钱都没有好的改善,要么是积累的时间还不到,要么你是努力错了方向。

努力错了方向就是没有深度思考,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不能人云亦云,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重复同样的行动,期待不同的结果,是不现实的。

思考和选择都比单纯的努力更重要。

第二,人在逆境时,多学习,多观察,多蛰伏,把脚步放慢,踏实谨慎。待时运反转,脑力和体力都经由休息后能量满格,便能飞速前进。 踏准节奏,可是能事半功倍的。

放几张照片吧,能当演员的都是祖师爷赏饭吃:

0 阅读:41
高迎亚在成长

高迎亚在成长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