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副省级市格局可能发生调整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副省级市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能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若此次调整落实,无疑将对我国城市发展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我国共有15个副省级市,分别是广州、武汉、沈阳、南京、西安、成都、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深圳和哈尔滨。这些城市虽不是省级行政区,但在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领域享有省级管理权限,在城市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格局的变迁,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经济实力快速增长,甚至在某些指标上已经超越了部分副省级市。以长沙为例,2023年其GDP总量达到14569亿元,增速高达8.7%,经济总量和增速均位居中部省会城市前列。这一成绩不仅超过了同为省会的副省级市长春,甚至接近了西部地区最大的副省级市成都。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苏州。
作为江苏省经济第一大市,苏州2023年GDP总量高达24688亿元,不仅远超省会南京,还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和重庆五个直辖市或副省级市。苏州的经济实力早已具备了副省级市的“硬件”条件。
反观部分现有副省级市,其发展势头却不容乐观。以东北地区的大连为例,2023年其GDP总量为7925亿元,增速仅为3.0%,不仅落后于省会沈阳,在全国副省级市中也处于靠后位置。同样地,厦门虽然是福建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但其经济总量长期落后于省会福州,且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基于上述情况,业内普遍认为,副省级市格局调整已是大势所趋。可能的调整方向包括:撤销部分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副省级市,如大连、厦门等;同时新增一批经济实力强劲、发展潜力大的城市,如长沙、苏州等。这一调整将更好地匹配城市的行政级别与其实际经济实力,有利于激发城市发展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行政级别的调整绝非易事,涉及诸多复杂因素。
行政级别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权限和资源配置,可能引发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
副省级市数量的增加可能带来“贬值”效应,削弱这一特殊行政级别的含金量。
一些城市虽然经济总量不及新晋候选城市,但在区位、交通、科教等方面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不宜轻易改变其行政级别。
在考虑调整副省级市格局时,不能仅仅看GDP总量这一单一指标,还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辐射带动作用等多方面因素。也要充分评估调整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科学制定配套政策,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否获得副省级市地位,城市发展的关键仍在于自身实力的提升。近年来,一些非副省级市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创新步伐等举措,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合肥凭借科技创新优势,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郑州依托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这些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行政级别固然重要,但并非决定城市未来的唯一因素。
展望未来,无论副省级市格局如何调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仍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一过程中,各城市应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也要加强城市间的协作,打破行政壁垒,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平台。
副省级市作为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发展格局的调整无疑将对国家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期待,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副省级市能够在新时代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