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依法进行审查”

哀上李金锐 2025-04-01 17:28:40

据《观察者网》援引《星岛头条》3月28日报道,接近长和高层消息人士透露,长和下星期不会签订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此前消息称,长和原定4月2日前签订最终协议。

另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网站消息,3月28日,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就“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一事,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问,获得了回应。

记者问:据悉,4月2日长和将与贝莱德签署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协议,请问该交易是否要经过中国的反垄断审查批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我们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反垄断执法二司,负责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负责查处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案件,查处未达申报标准但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案件。开展数字经济领域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监督执行经营者集中附加限制性条件。指导企业在国外的反垄断应诉和合规工作。

延伸阅读:港口背后的国家核心利益、

那么,李嘉诚这次卖港口的行为,到底会给中国的国运带来哪些危害呢?

有人可能觉得不以为然,不就是卖了俩港口吗?

又不是巴拿马运河不让过了,又不是港口不让进了!

真那么简单吗?并不是。

这么说吧,李嘉诚甩卖港口的背后,藏着美国对华一系列新的打击行动的阴谋。

李嘉诚卖港口,就是这个阴谋的关键一环。

2025年2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公布了一项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提案——

要求对中国船舶运营商及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服务费”。

根据提案,中国籍船舶单次进入美国港口需缴纳最高150万美元的“准入费”。

外国船队若包含中国制造船舶,也将按比例收取最高150万美元的费用。

不得不说,这是个一石二鸟的毒计。

第一,进一步打压中国商品的贸易优势。

咱们来算笔账。

海运的费用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海运费、集装箱费用、燃油附加费、港口费、装卸费、保险费、滞期费等等。

因为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以小商品居多,很多时候,可能货款还没有运费贵呢。

现在呢?

运费突然增加了个150万美元的入港费!

这笔钱,谁来出?

如果中国卖家来出的话,本来利润就微薄,现在又要加运费,那还不如不卖了!

如果美国卖家来出的话,本来特朗普加的关税就已经很高了。

如果再加上入港费成本,大家宁愿去买越南货和印度货了!

总之,这么一搞,就相当于把中国往美国的出口之路彻底堵死了。

相关进出口商无利可图,自然也就停止交易了。

更关键的在于,美国港口收服务费完全是单方面制裁的,中国根本没办法反制!

因为美国基本没什么航运公司,也基本不造货轮啊!

第二,打击中国造船业。

2024年我国造船业完工量达55.7%,意味着2024年全球交付的船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制造。

2024年,我国手持订单量占到全球市场的63.1%。

新接订单量也非常高,2024年我国接到了全球市场74.1%的新造船订单。

意味着后续所造的船中有七成以上都是中国制造。

毫无疑问,如此巨大的优势,让美国感到了威胁。

现在美国造船业已经萎缩得不成样子,连带着军舰制造也陷入了人才断层、供应商倒闭的窘境。

此消彼长之下,美国非常担心有朝一日,中国海军规模会超过美国。

那美国在全球的霸权还怎么维持?

这是要命的事情。

这个规定一出,谁买了中国货轮,谁进港就要交高额服务费。

那就相当于平白增加了运营成本,那以后谁还会买中国船只?

没人买中国船只了,中国造船厂倒闭,军舰不也没法造了?

更关键的在于,现在这一规定,是实施于美国港口,对中国的影响,可能还不是特别的大。

可是未来有一天,会不会实施于所有美资控制的港口?

有人可能会说,地球那么大,美国有能力控制全球港口吗?

你还别说,港口不是被李嘉诚送来了吗?

拿下李嘉诚的43个港口后,贝莱德就能通过本次交易掌控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

贝莱德集团和美国政府一直关系密切。

贝莱德CEO拉里·芬克本人,和特朗普的关系非常不错。

显然,贝莱德就是特朗普的武器。

表面上看是商业交易,其实只是为了执行特朗普的战略罢了。

就像特朗普希望甲骨文去购买TikTok是一样的。

那么,一旦美国在全世界都发起“夺港”行动,逐步掌握中国贸易航线上的重要港口,那结果会如何?

各种五花八门,我们能想到想不到的招数都能使出来!

比如,限制使用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船舶靠泊。

比如,以港口安全为由获取中国货物流动数据。

比如,以环保和排放不达标为由进行罚款。

比如,突然关闭中国船舶靠泊或者离港权限,导致一些时效敏感型产业瘫痪。

比如,以“安全审查”为由选择性限制中国新能源、半导体等高价值货物过境。

总之,只要拿到了港口,那决定权就在人家那边了。

想怎么折腾你,就怎么折腾你,你还没法发作,有本事你别来啊!

也许《大公报》所描绘的场景并不是危言耸听:

美国或将以这个交易为 "范本",通过政治施压在全球范围掀起港口并购;

控制世界更多关键港口,并用 "长臂管辖" 实施打压手段,让中国船舶 "无处可靠"。

到时候,可能普天之下,也许中国货轮能靠泊的,就只剩几个中国控制的港口了。

从美国一贯作风来看,美国也一定不会放弃在这些港口的捣乱的。

比如克罗地亚里耶卡港。

中国企业曾参与克罗地亚里耶卡港升级改造项目的竞标,但美国政府通过外交和情报手段施压,最终阻挠中企中标。

比如澳大利亚达尔文港。

2015年,中国企业岚桥集团以5.06亿澳元收购达尔文港99年经营权。

2021年,在美国的挑唆下,澳大利亚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启动审查,并威胁强制撤资。

比如美国长滩码头。

2017年,中远海运收购香港东方海外国际时,因涉及美国长滩码头的所有权,被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

最后谈了半天,美国人说,想买也行,必须把长滩码头卖给美国人。

最终,中企被迫以17.8亿美元低价出售,远低于购入价46亿美元。

看来,美国的“港口战争”,已经开始实施多年。

特朗普的上任,只是加速了这些行动。

3月14日,G7联合发布《关于海上安全与繁荣的宣言》。

《宣言》有一句话意有所指:

我们强调审查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权结构和港口管理和弹性的重要性——

包括审查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系统,以确保对手无法控制供应链、军事行动或战略资源流动。

显然,美国正在裹挟其盟友加紧并加强对全球港口所有权和运营控制权采取措施。

从而重构一个以“美国优先”为原则的全球航运、港口和船舶的新海权体系,并使之成为对抗中国的新武器。

这样一来,如果上升到美国战略的角度去看,李嘉诚卖港口,还是单纯的一个“商业活动”吗?

0 阅读:0
哀上李金锐

哀上李金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