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说书,带你一起读兰晓龙作品《士兵突击》。
许三多
许三多老马退伍的时候曾对许三多嘱托道:你不光要听命令做好事,还要想个明白。
史今退伍的时候也曾对许三多叮嘱道:班长走了,帮你割了心里头的最后一把草。该长大了,许三多。
高城曾经这样评价许三多:明明是个强人,偏生一副熊样。
袁朗最后对许三多的总结是:许三多是一个兵,优秀的兵,有他这样的兵我觉得幸运。
在小说的结尾许三多终于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原来生活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接受问题;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你没有办法去解决它,你只能选择承担。
在最后的“沉默行动”中,为什么许三多在身受重伤之际,还选择了战斗到底?
因为他选择了承担,他是践行“不放弃,不抛弃”最彻底的兵。
当他最后躺在成才的怀里因为身体的痛苦和心灵的愉悦而颤抖的时候,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袁朗会认为收到许三多这样的兵,是他的幸运。
确实,无论是谁拥有许三多这样的朋友,都是极其幸运的。
成才
成才成才最应该感谢的有三个人,除了许三多,就是高城和袁朗。
高城在成才新兵连的时候,就已经看透了成才,并把他形容成:望月猴,一只爬山树梢,还望着月亮的猴子,他在等他着地的那天。
袁朗在最后的评估中,把成才批了个底朝天,他说成才:太见外了,心中一直都只有自己,没有他人,他希望成才以后,对自己和别人都仁慈一点,好好做人。
成才回去了,又回到了五班,他是回去找他的枝枝蔓蔓去的。
高城也终于等到了成才着地成人的这天,他又为他搭起了直冲月亮的火箭。
袁朗见成才回来了,在许三多的强烈要求下,给了他最后一个机会。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了,原来一切的强求都是没有结果的,功到自然成。
成才在最后的“沉默行动”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和个人素质都深深的折服了袁朗。
他看出了成才的改变。
拿成才自己的话来说:原来的自己“都活到狗身上了”,现在的自己,才算是个人。
当他听到袁朗对他说:如果这是你的路,你愿意来老A吗?
成才搂紧了许三多,因为这个梦想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当他们一起走出那个小山村的时候,一起许下的。
高城
高城高城一直在变,他是随着士兵的成长而跟着成长起来的。
史今走的时候,高城问他有什么要求,史今的要求是:想去天安门看看。
当高城带着史今路过天安门时,史今忍不住泪流满面,高城看着史今,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内心的升华。
当他独自与许三多看守营房的时候,他也被许三多的坚守深深感动。
他对比许三多评价自己:原来自己就是太聪明了些,现在我才明白,信念这玩意儿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后来伍六一宁愿退伍,也不愿接受高城为他求来的司务长,这个好差事时,高城愤怒地打了伍六一一个耳光。
伍六一哭了,高城也跟着哭了。
伍六一说:自己的腿瘸了,不想让整个人都瘸了。所以我必须离开,生活不能太舒服了。
高城后来因为远程引导要精确到米,所以不小心被弹片划伤了脸,一条伤痕从眼角直到嘴角。
原来经常以精英才俊自赏的他,现在已经不在乎这种外表的东西了。
高城自己也懂得了坚守,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原谅,懂得了说到更要做到。
这也是他后来放弃前嫌,重新推荐钢七连的“逃兵”成才“登月”的原因。
早熟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晚熟。
史今
史今退伍后的史今,登上了回乡的列车。
在拥挤的硬座车厢里,他窝在脏污的洗手间里大声的哭泣,眼泪不禁的流,脸湿了又擦,擦了又湿。
他突然透过窗户,看到了远处大片的田野,山峦,农家,道外的汽车,还有想偷看骑车女孩裙底的中年男人,以及卖菜的老板想把黄脸婆多拿的一个地瓜拿回来……
这一切,史今不是第一次见到,但好像此时看到,已是上辈子的事了。
他的脸上渐渐地露出了笑意,他不再哭泣了,因为他发现了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该去勇敢地迎接新的生活了。
回乡不久后,史今就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一年后,他们的孩子就出生了。
他的这个家虽然不算富裕,但却十分温馨。
因为曾经在部队拼过命的他,万分的珍惜此时的生活。
史今还惦记着在部队的许三多,他在给他写信,此时孩子就在他的旁边。
他的信是寄到的钢七连,但是他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此时的钢七连已经物是人非了。
伍六一
伍六一伍六一因为在老A的选拔赛中,不慎扭伤了右脚,再加上平时的训练用腿过度,新伤旧疾顿时加到一起,从而导致了伍六一右腿韧带断裂。
高城与一连,一营为了照顾伍六一,费尽周折的才为伍六一争取到了一连司务长的职务。
但是伍六一并没有领情,他还是坚持放弃了一连司务长的舒服差事后,退伍回乡了。
因为在他的身上,早已刻下了拼搏的烙印。
在老家的他更是放弃了伤残待遇,也不要安排工作,而是自谋生路去了。
按照他自己的话:好不容易自由了,要去云游四海。
伍六一来到了大城市,一个人走在城市的街道上,穿着制式的迷彩服,虽然一只脚有些瘸,但那走路的英姿却是好多正常人都走不出来的。
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此刻的他正在这栋摩天大楼的顶端加班工作,虽然身处险境,但他的手很稳,心更稳。
偶尔伍六一也会看着下面的万家灯火,回头望向远方,此刻的他眼里充满了温柔。
不知这时他想到了谁?是史今?许三多?还是高城?
袁朗
袁朗袁朗以前的故事,我们知道得很少,只从他的嘴中知道他在二十来岁的时候,和许三多一样还是一个大头兵。
十年过后的今天,他已经是特种兵大队的中校队长了。
他在最后对成才的总结,其实也是他对自己的总结。
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最像成才,专心,理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于是当他突破自己狭隘的天地时,就成了现在的自己。
袁朗对自己的认识是十分透彻的,他知道自己作为一名管理者,绝不是去讨人喜欢或者讨人厌,而是因该做好自己最应该做的事,做最有用的事。
袁朗从起初拒绝成才,再到最后向成才发出邀请,都不是按照他自己的好恶而决定的。
因为他早已奉行的准则就是:做有用的事,正确的事。
我想他的一生都会如他最敬佩的一位老军人所说的那样:
他会费尽心血而不敢妄谈胜利,他只想他的部下能够在战争中少死几个。
吴哲
吴哲吴哲的学历在军队简直就是传奇:军事和外语的双学士,再加上光电学的硕士。
年轻轻轻,二十多岁都已经是少校军衔了。
本以为他是一个高傲自负,志得意满的年轻军官,但没想到他的口头禅居然是:平常心,平常心。
我非常的钦佩吴哲,因为他起初虽然对袁朗的训练考核方式和为人作风习性都非常的不满,但他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而是坚持下来,等待自己被正式录取的那天。
他卧薪尝胆并不是因为要把自己交给这个让他失望的地方,而是因为只有到了这一天,他才会有跟袁朗摊牌的资本。
正如袁朗所说的那样,吴哲身上虽然有着明显的优越感和光环,但是他并没有滥用这些,他有自己坚守的原则,他有乐观积极的心态,他一直饱含希望。
吴哲的未来一定是辉煌的,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他也知道A大队需要他做什么。
虽然袁朗预测成才的未来的路会很长,最终会跟他一样,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
但是我预测,吴哲的未来会比成才走得更远,因为吴哲的性格更加全面的优秀。
晚熟的孩子更,通常发展更好。
《士兵突击》剧照
吾说书,带你一起读《士兵突击》原著小说。喜欢请点赞,加关注,还有精彩后续等着你。
行舟
小编用心编[点赞]
遗世绝尘的理想乡 回复 05-25 08:57
小编讲的是原著,原著有一些没有拍出来,懂吗?
游韧有
眼前一亮的小编,太多的标题党,废话党,这篇短文用心了[点赞]
街头式敬仰
点个赞
似水流年
剧刷了n遍,没看过书,原来还有这么多事。唉 我的史班长。
水边的鱼
看过原著,很好,很透彻
扪心自问
原著里,伍六一退伍后开了个修鞋铺,然后又去和史今合伙做导游了,结局都还好。
石头
牛批,可惜没有出第二部
苏 戏
额,伍六一是去搬砖了吗?
妖妖灵
伍六一不是修鞋去了
syzygy479
伍六一可惜了。
无处话凄凉 回复 05-26 12:51
伍六一是钢七连的魂,伍通无,六一为七
KIMI长浩
看过之后,久久不能忘怀,差不多没两年就会重温一次,特别是许三多在五班到位那一段,真的震撼到我!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电视剧结局有点烂尾的感觉……没看过瘾,也没看懂结局,缺点啥
魔徒
我比较喜欢看,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还有,奋斗,
成都用户99xxxx925
什么时候再能出一部这样有血有肉的作品,不要一天到晚除了谈情说爱就没有其它可演的一样
七少
嗯,给小编点个赞
芣語
你文学素养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