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黄巾大起义的失败证明了“人多力量小”?

五千年文史 2022-01-14 09:57:02

公元184年,东汉朝廷的荒淫腐败引发了著名的黄巾大起义。黄巾大起义是继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中国古代第二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其人数与规模都超越秦末农民起义,可是结果却是虎头蛇尾,匆匆失败,草草收场,留下声声叹息!这是为何?

一、人数甚多,声威甚大,却在9个月内被消灭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从“黄巾之乱”开始讲的。东汉朝廷到了末年,外戚与宦官交替作乱,朝政腐败。而地方上官僚兼并土地、欺压农民,终于逼得冀州三兄弟张角、张梁、张宝发动了“黄巾之乱”。

黄巾军人数众多,在起义开始之前,张角至少有二十多万主力军,因为张角将他十余年培养的信徒们分成了36个“方”,大“方”一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也就是说,最少也有6000*36=21.6万人,最多有10000*36=36万人。义军于184年起于冀州,声势浩大,立即有七州二十八郡的人响应。东汉王朝的重要州郡如南阳、颍川郡很快落入黄巾军手中。义军人数不断增加,《后汉书》载,在义军主要首领阵亡后,依然有众多追随者,其中仅青州张燕率领的黑山贼,就号称“从者百万”。

可是其兴起快,失败也快。2月兴起,5月遭遇到东汉名将皇甫嵩,大败。6月,黄巾军大将张曼成被东汉南阳太守斩杀,另一大将波才也被皇甫嵩击败而逃亡。8月,黄巾军大将赵弘被杀,韩忠投降。9月,义军之首脑“天公将军”张角病死。10月,义军另一首脑张梁被皇甫嵩击败,11月,张梁被杀。张梁之弟,义军第三位首脑张宝在11月逃至曲阳,亦被皇甫嵩追兵击破曲阳,张宝兵败被杀。

至此,黄巾军元老几乎都死于战争中,余部流散四方,再难形成具有威胁性的力量。仔细算来,从2月至11月,匆匆9个月,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便落下了帷幕。

(张角)

二、失败原因之一:你不帮我,我不帮你,各自为战

黄巾军开始的发展态势非常好。东汉朝廷派卢植、皇甫嵩、朱雋等名将对付黄巾军,可是黄巾军打出了气势。在颍川,即今天河南省的禹州市,波才大败朱雋,围困皇甫嵩;在宛城,即今河南省南阳市,张曼成斩杀南阳太守,占据宛城;在汝南,黄巾军大败邵陵太守赵谦;在广阳,黄巾军杀死幽州刺史郭勋。在别的地方,张宝驻守曲阳城,即今天河北晋州;张梁驻守广宗,即今天河北邢台东北。都各有成绩。可是,不管是主帅级人物张梁、张宝,还是将军级别的张曼城、波才等,都只是驻城而守,并没有采用联动机制,拧成一股绳,合作御敌。

黄巾军最初占领的几座城池相距并不远,河南的禹州与南阳,相距不过200公里;河北的晋州与邢台更近,相距不过150公里;就算河南、河北隔着黄河,禹州到邢台也才约400公里路程。这样的距离,以骑马的速度,往往一日可达。这说明,如果黄巾军有合作精神的话,相互支援,相互接应是可能的。

可是黄巾军众将领并没有这么做。比如宛城的张曼成在占领宛城后,就在宛城呆了3个多月,颍川的波才也固守颍川3个多月,双方并没有联合抗敌的举措。这期间,如果两人想方设法将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相互依存,互为犄角,然后再以颍川和宛城为核心逐步向周围扩散势力,黄巾军就有可能形成割据势力。而一旦形成割据势力,东汉朝廷就没有办法将他们各个击破了。

可惜了那许许多多支黄巾义军,就是在皇甫嵩等人“各个击破”的战略下,逐一败亡的。其实皇甫嵩等人虽然有谋略,但兵力较少,难成大事,如果黄巾军能形成合力,不难消灭他们。

三、为什么各自为战?军队太多了

然而,单纯说黄巾军失败是因为各自为战,没有合作精神,也不公允。毕竟,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谁不知道呢?我们不能太低估黄巾军领导集团的智商。试想,张角、张宝、张梁懂得用太平教来发动和组织农民,十年间唤起至少二十多万追随者,其心思不可谓不细致!起事前计划泄密后,官府大肆抓捕嫌犯,张角果断决定提前起义,仍然抢占先机,其行为不可谓不果敢!这样精明的三兄弟,不可能认识不到联合作战的意义。

那么,为何在具体的战事中,黄巾军各地首领总是各自为战呢?主要原因是东汉朝廷兵少,而黄巾军太多所致。因为义军兵多,朝廷兵少,每一战都是义军占优势,才让义军各地将领麻痹大意,以为无须援助,没必要援助,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这便给了精于谋略、作战经验丰富的皇甫嵩、朱雋以少胜多的机会。

东汉朝廷兵少是有依据的,虽然西汉时兵力经常维持在50万的水平,但东汉光武帝刘秀实施裁军计划,裁得只剩下约15万人。

东汉朝廷对付黄巾军兵力不足也有证据。比如卢植率“北军五校”与张角对战,但“北军五校”只有三千五百多人。张角是主力,总应该有十万人吧。以三千对十万,谁会去帮忙?

再说皇甫嵩,他带领的军队加上临时招募的总共才四万人。但他对付的是张梁、张宝,张梁、张宝多少人?具体不清楚,但《后汉书》记载,张梁死时“亡3万多,投河五万多。”张宝死时“十万多人被俘杀”。

还有朱雋攻宛城时,兵力一万八,宛城兵力也在十万左右,朱雋硬是零敲细打,将宛城攻破,使黄巾军失去重要据点。

总之,军队数量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它增加了开支,增加了管理难度,也带来了“人多力量大”的假相,最终使义军首领们误判形势,导致失败。当然,必须说清楚的是,黄巾大起义失败的原因很多,人数庞大,缺乏训练,不易管理只是其中之一。

0 阅读:399
评论列表
  • 2022-01-15 10:25

    黄巾军以劫掠为生 在一个地区集中太多兵力,补给就跟不上了

  • 2022-01-25 12:32

    这和统领有关,一个人能统帅百万自然是百万大军,但是一个统帅能力只有一万人,给百万大军,就是一百个割据势力

  • 2022-01-14 11:51

    放屁吧,这只能说明他们的领导没有将帅之才。

  • 2022-01-14 15:47

    然后先把豫冀青兖这些地方基层所有土地根据家庭人口直接分土地。混乱扩大化。 主力打着中皇太一的宗教使命,到处称各地世家祖上为什么神仙有什么天命。刘邦是赤帝,那么袁家祖上就是黄帝,有一家就是青帝我没记清楚,何进祖上就是黑帝,曹操祖上就是白帝。 然后提出口号带领青壮直接打江东作为后方基地经营,主力屯在豫州不断洗脑年轻人,逼这儿的世家出逃。最后只要有几万青壮就算失败了至少也能划江而治。

五千年文史

简介:只写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