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为了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政策。
但令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时“计划生育”的发起人自己却娶了两个老婆,并生下了八个孩子。
那么,他为什么会提出计划生育呢?而他自己没有以身作则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01
人口学家马寅初
马寅初出生在清朝末年,因为家庭条件优渥的缘故,这也为他提供了比较好的教育环境。
要知道的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婚姻大多都是以家里的长辈安排为主,个人的想法也就显得无足轻重。
虽然当时的马寅初并不愿意就这样步入婚姻,但他也无法抗拒这种传统的安排。
而马寅初在与第一任妻子结婚后,二人很快便有了一个儿子。
可这个孩子却因病早夭,这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而在失去了这一个孩子之后,传宗接代的重任便再次压在了马寅初的肩上。
可在这之后,马寅初和妻子相继生下两个女儿。
尽管对于马寅初来说,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毕竟孩子的健康和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家族的传承观念却逐渐加剧了夫妻之间的隔阂。
为了延续家族的“香火”,马寅初的妻子主动提出为他纳妾。
这在当时那个年代虽然是寻常之事,但却与马寅初个人的一夫一妻制理念格格不入。
但尽管如此,他终究无法抗衡传统的观念,只能勉强同意迎娶了一位小妾。
这位小妾很快便为马寅初生下了一个儿子,而这在家族内部也被视为了马家的“香火”终于得以延续。
最终,马寅初的一生一共有八个孩子,在这其中主要也只是因为当时的传统观念所导致的。
除此之外,马寅初在提出“计划生育”时也已经是几十年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了。
那么,那个时候的马寅初又为什么会提出计划生育呢?
02
人口增长惊人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老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人多力量大”的观念也深深植根于当时人们的思想中。
因此,生儿育女也便成为了当时每个家庭的一个共同目标。
在1953年的时候,我国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已经突破了6亿。
除此之外,根据当时每年20%以上的人口增长率推算,五十年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将有可能达到26亿。
而这样的一个数据也引起了当时人口学家马寅初的关注和重视。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样的增长将可能会带来失业率的发生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等等的一系列问题。
而对于这一点,马寅初也并没有止步于理论上的猜测,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03
提出“新人口论”
当时的马寅初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他开始专心钻研于人口学理论。
在1957年,通过大量的翻阅书籍和数据,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论”。
然而,马寅初的这一理论无疑是对当时“人多力量大”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因此,马寅初的理论一经提出,便遭遇到了很多的批评,甚至曾经的朋友和同事也纷纷与他保持了距离。
在这样的压力下,马寅初辞去了北大名誉校长的职位,但他却依旧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理念上,不曾动摇。
随着我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的总人口已经突破了7.2亿。
而这样的一个增长的速度,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
就比如一些家庭难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很难跟上人口增长的需求。
于是在1982年,随着社会对人口增长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我国重新审视了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并将计划生育政策全面的实施。
但令人惋惜的是,马寅初最终并没有亲眼见到自己的理论被全面实施。
而现如今,当我们回顾马寅初的一生时,或许也更应该看到他为当时社会的未来所做出的贡献。
毕竟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我国的总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经济也因此迎来了腾飞的机遇。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生育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现如今,面对着人口老龄化,我们也在逐步的开始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04
结语
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够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态去看待马寅初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