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海榴世所稀1965年
拍卖市场上有一件潘天寿的《海榴世所稀》,较早见2005年中贸圣佳 (北京) 曾拍出一百五十余万元;之后此作不断拍卖流转,成交价格也一路起起伏伏。这似乎多少显示了坊间对其真伪的一些疑虑;就我所知,专业圈内也多认定其并不可靠。
潘天寿海榴世所稀1965年
主要原因,大概是能见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另藏有一幅《海榴世所稀》,1980年9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白诗意画选》中便印有其图版。两幅图大略相同,而李白纪念馆藏这幅整体艺术感觉,及细微处的笔墨表现,似略胜于前幅。因此,仅从优劣去判断,是容易得出一般常见的所谓双胞胎”作伪——前假后真的结论的。
从画面语言看,所绘的是诗仙李白鲁女冬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佛罗衣;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一诗的意境;这从潘天寿自己隶书所题写李青莲海榴世所稀诗意”可以明确得知。画幅左下绘有湖石、水草等物,仿若庭院池边,屋窗外一隅的场景。一株石榴枝干从左中向右中上盘曲回转,树相对显得矮小,叶子与果实也较小;但画家构思精巧,给人景愈藏,境界愈大”的感觉。
潘天寿石榴图58×68.4cm
系统地去看,潘天寿各时期所作石榴图,图式不一,变化不少。潘天寿纪念馆存的一幅《石榴图》,题句为忆横磨十万箭,可怜仅得石榴来”,点明了张骞出使西域从波斯带回安石榴种子的史实。《中国高校名画典藏·近现代卷》中印有广州美术学院藏的另一式样的《石榴图》,题曰昆明产石榴,十二月开花,五月端节前成熟,大如碗,味甚甘美,与夏兰同为端节清供”,讲的则是安石榴的生物特性。很显然,画家对石榴是颇喜爱且熟稔的。但是,潘天寿对李青莲海榴世所稀”句意的理解,究竟是对还是错呢?诗中海榴”所指,究竟是石榴果,还是山茶花?
潘天寿石榴图
从李白诗名咏邻女东窗海石榴”看,海榴当然即海石榴的简称。《太平广记》载,新罗多海红并海石榴。唐赞皇李德裕言:花名中带‘海’者,悉从海东来”。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7页】 综合起来,大致的逻辑就是,安石榴从安息国来,海石榴从新罗来,乃石榴树的不同变种。潘天寿大概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构思《海榴世所稀》这幅画的。
但读同为唐人的温庭筠《海榴》,诗曰:
海榴开似火,先解报春风;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所咏海榴明显是火红色的花。从南朝江总的岸绿开河柳,池红照海榴”,及唐人方干的《海石榴》等,所咏也均是花;李白这首诗从整体上去理解,亦复如是。据《花经》《本草纲目》载,海石榴花蒂均作赤色,花蕊呈蜜黄色,高一二尺即结实”。如今植物学界,一般把海石榴视作山茶科山茶属的一类观赏植物。海石榴可能是宋代之前对山茶花的称谓。这样看来,潘天寿画上描绘就与海石榴树及李白诗意均存有偏差了。但是,中华名物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化,其意涵均是流动不居的,对海石榴的解释其实仍莫衷一是。即便作山茶花”解,李诗中世所稀”一语,也仍有些让人费解。而潘天寿是确存疏漏,还是有意为之,其实也可存疑。因为作大写意花鸟画毕竟不是绘制历史画,画家援诗入画”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作实际上无可厚非。何况虬曲的枝干和凹凸的石榴果,是潘天寿擅长表现的内容。
另外,我们刚好从《李白纪念馆馆藏名家手札整理研究》一书所收潘天寿的几封信札,也可大略知晓此画的来龙去脉。其中写于1965年11月16日的一札说道:
数书均悉。因体力稍差,及杂务较忙,未复为歉。属画李青莲诗意图,久久未曾动笔,兹赶制海榴世所稀”一幅,草草应命,殊不佳,奈何?即邮奉,希捡收函复为盼。
所以,《海榴世所稀》其实是潘天寿应李白纪念馆征集作品之命而画的。信札寄写时间,及所述内容,也正与画上款署一九六五年芙蓉开候”相合。1965年12月10日的一封又写道:
赐书及画款伍拾元,均领,谢谢。寿杂务殊忙,体力亦差,作画较少。再作幅,只得稍宽时日耳。
潘天寿一枝浓艳露凝香1964年李白纪念馆藏
而在此之前,潘天寿已经为李白纪念馆画过一幅,应该便是也印在《李白诗意画选》中的《一枝浓艳露凝香》,作于一九六四年菊花开候”。1964年10月24日的一札就曾写道:
书悉。寿年来身体不甚健适,屑事亦忙,属作青莲诗意画拖延至今,未完任务,至以为歉。日昨天气晴和,草草成此小幅。即邮奉,希捡收。来日有暇,当最(补)续作,以补不迨。
潘天寿致李白纪念馆筹备处札
《海榴世所稀》一图,大概是在草草成此小幅”的下一年,又草草应命”而成。现在回过头去看,如果画上没有题写李青莲海榴世所稀诗意”一句,此图也就不会存在什么图像志意义上的问题了。
那么,从作品艺术性上看,《海榴世所稀》是否真如其自谦的殊不佳”呢?从真伪的角度看,有没有可能当时作画的时候曾画两幅,或者两幅以上呢?我个人认为,两幅虽都远远算不上其晚年笔墨非常精到、构思非常精审的作品,但应该都是真迹。
潘天寿微风燕子斜1962年成都杜甫草堂纪念馆藏
潘天寿细雨鱼儿出1964年成都杜甫草堂纪念馆藏
因为从潘天寿的作画习惯看,一旦构思成熟后下笔,同样的图式他经常会画个两三幅。这种情况在普通书画家中也比较普遍,多画几幅,从中挑拣整体感觉最好的出来偿还画债,是一种比较负责任的态度。潘天寿应付行画,态度同样是认真的,那种两幅、三幅同构图的画作存世尤多;而这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流水线作业,反而是画家作画功力深湛,反复作同一幅画时很少会有画坏的作品,所以全部留存罢了。拍卖市场上的这幅《海榴世所稀》,尽管我尚未找到可靠图像材料来确证,但还是倾向于认为潘天寿就是在上述这样的逻辑情境中画出来的。他同样应杜甫草堂纪念馆征集所作的《微风燕子斜》、《细雨鱼儿出》等杜甫诗意画,如今就存在有两三种真迹传世的现象,只是有些画也不太为人熟知而已。
潘天寿微风燕子斜1961年潘天寿纪念馆存
潘天寿细雨鱼儿出1961年
而且事实上,有李白纪念馆藏的这幅《海榴世所稀》真迹存在,反而证明潘天寿确实曾绘制过这样图式的一帧作品;且原作又一直存于李白纪念馆的情况下,作伪者恐很难无真迹对照,而作出水平这么相近的另一幅作品来。总而言之,尽管因为体力和精力所限,潘天寿两幅《海榴世所稀》不精彩且有偏差,但胜在题材稀见、构图新颖,反而凸显它们不一样的特殊价值。
而凡此种种,也再次告诉我们一个很朴素却常常忘记的道理——即便杰出如潘天寿先生这般,却终归是一个普通人。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假的
以上潘天寿作品、件件是真!!!没有伪品!!![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感谢小编写潘天寿大师作品的鉴赏文章!!!辛苦了!!!!!!
致敬伟大的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百年巨匠一潘天寿!!!
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