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两男孩溺水身亡后续,路人看到不理会原因曝光,难怪不愿救人

赵佑泽阿 2025-04-23 15:59:53

文|咸菜

编辑|江娱迟

前言

最近广东汕头发生了一件令人十分难过的悲剧,有两名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溺亡,但是这起悲剧开始还是有挽救的机会的。

根据监控视频内容可以发现,在这两名男孩刚落水的时候,先后有两名路过的男子都看到了,但是这两名男子都只是看了一眼就走了。

这两名男子的行为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许多人都在谴责他们这种见死不救的行为,但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

事发经过

2025年4月19日下午,广东汕头潮南区峡山街道西港村的河边,两名男孩骑着自行车来到水边玩耍。

其中一名男孩不慎滑入水中,另一名男孩见状立刻伸手去拉,结果两人双双跌入河中,尽管附近有路人经过,但最终无人施救,两个孩子不幸溺亡。

监控画面显示,事发时有多名路人从河边经过,但似乎并未察觉到危险,有人驻足观望了几秒,随后离开,也有人只是匆匆瞥了一眼,没有停下脚步。

当地街道办事后解释称,路人可能误以为孩子们只是在游泳打闹,并未意识到他们正处于危险之中,警方调查后确认,这起事件属于意外,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

当现场视频在网络上传开后,舆论迅速发酵,许多网友愤怒指责路人的冷漠,认为哪怕只是喊一声或报警,或许都能挽救两条生命。

有人呼吁应该追究旁观者的责任,甚至要求立法严惩见死不救的行为。

但另一部分网友则持不同看法,认为普通人未必具备专业的救援能力,贸然下水可能造成更多悲剧。

他们强调施救需要量力而行,不能一味用道德绑架路人,还有人指出,河岸缺乏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相关部门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目前这场争论仍在持续,而两个年幼生命的逝去,给家人和社会留下的,除了悲痛还有关于责任、道德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件事故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那么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呢?

争议焦点

汕头两男孩溺水事件中,路人的反应成为舆论焦点,有人痛斥冷漠,认为哪怕只是大声呼救或报警,也可能改变结局。

但也有人认为,普通人面对突发情况时,未必能迅速作出正确判断,贸然行动甚至可能让自己陷入危险。

在法律上,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了“好人条款”,即见义勇为者在紧急情况下施救,即使造成损害也可免责。

但法律并未强制要求普通公民必须施救,在以往的判例中,法院有时会认定旁观者若完全无动于衷,可能需要承担部分责任,但具体情况仍需结合证据判断。

救援专家指出,对于不会游泳或缺乏救援经验的人来说,直接下水并非最佳选择。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拨打报警电话,并寻找长杆、绳索或漂浮物等工具间接施救,盲目跳入水中,不仅救不了人,还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群体环境中,人们更容易认为“别人会帮忙”,从而导致责任分散,最终无人行动。

像这种现象在众多社会事件中都有体现,而打破它的唯一方式,就是让更多人掌握正确的应急知识,并在关键时刻敢于站出来。

但这并非汕头第一次因溺水事件引发关注,在这座水系发达的城市,类似的悲剧曾多次上演,每一次都带着难以言喻的沉重。

汕头溺水的沉重历史

2015年,汕头潮阳区金灶镇新林水库,一名儿童在水边洗手时不慎滑入深水区。

家人发现后,一个接一个跳入水中救援,然而由于不习水性,最终导致7人溺亡,其中包括3名未成年人。

救援专家事后分析,如果当时有人懂得正确的施救方式,或许不会酿成如此惨痛的后果,盲目下水救人,往往只会让悲剧扩大。

在2025年初的时候,汕头另一场溺水事件同样令人揪心,一名年轻女孩因家庭矛盾冲动跳河,16岁的弟弟毫不犹豫地跟着跳下去救人,结果姐姐被路过的渔民拉上岸,弟弟却再也没能回来。

救援队花了整整50个小时才找到他的遗体,家人崩溃痛哭的画面让无数人心碎。

更令人唏嘘的是2015年的一起案件,14岁的孟某亮与三名同伴在河边玩耍时不幸溺水,而同伴不仅没有呼救,反而将他的手机砸毁,并隐瞒了真相。

直到尸体被发现,真相才浮出水面,法院最终判决三名同伴承担10%的赔偿责任,但再多的金钱也无法挽回逝去的生命。

这一起起悲剧无一不在提醒人们,溺水事故往往发生在一瞬间,而错误的应对方式可能让后果更加严重。

结语

溺水事故的预防,从来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方的责任,家长需要更关注孩子的去向,学校应加强实践性安全教育,政府和社会组织则要提供更多公共救援资源。

当类似悲剧发生时,舆论的愤怒可以理解,但单纯的指责并不能解决问题,与其苛责某个路人“为什么没救人”,不如思考如何让更多人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

毕竟在危急时刻,科学的方法比盲目的勇气更能挽救生命。

汕头的这起悲剧再次给全社会敲响警钟,希望下一次,类似的新闻能少一点,再少一点。

信息来源:抖音 新京报 2025-04-22

澎湃新闻 2025-04-22 广东汕头两孩童周末河边玩耍溺亡,教育局:继续加强防溺水教育

6 阅读:5041

评论列表

不想被发现

不想被发现

43
2025-04-24 11:28

不是你推的你干嘛下去救人?你自己没父母没老婆孩子吗?

龙。。。。。

龙。。。。。

21
2025-04-24 11:47

发现未成年游野泳下野河的,直接报警奖励一万。家属罚一万。相信双方都乐意[并不简单]

岁月如歌 回复 04-24 19:34
家属会怪你多管闲事

W.Z.L

W.Z.L

20
2025-04-24 11:38

不会游泳怎么救人?傻帽

老胖 回复 04-24 14:24
呼救也没有啊

W57红色G

W57红色G

15
2025-04-24 11:02

别小题大做,哪个时代夏天不淹死人?自己没教好管好孩子,有事沾边就赖是不是很讨厌?我小的时候,五年级就征服了原生态状态的浑河,原因是小学夏天的体育课改成每周三次游泳课,全校师生集体到市游泳池,没有几个学生不会游泳的,也没有一个野浴被淹死的,比如我们七八个征服沈阳浑河的小勇士。但是,被家长知道了一定会被打断腿![呲牙笑][呲牙笑]

W.Z.L

W.Z.L

10
2025-04-24 11:38

不会游泳怎么救人?傻帽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6
2025-04-24 11:01

家长责任是主要的

用户96xxx09

用户96xxx09

5
2025-04-25 10:23

没谴责父母,倒来谴责他人

用户96xxx09

用户96xxx09

3
2025-04-25 10:24

路人有责任,学校有责任,父母呢?

|左手|

|左手|

3
2025-04-25 15:48

见义勇为是情份,各扫门前雪是本份,要弘扬见义勇为,就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支持,比如被救的人诬告见义勇为的人,应该列入不诚实人名单,限制出行。同时在所在地级市公示名单,事件,公示期一个月。

用户10xxx68

用户10xxx68

2
2025-04-25 10:56

在潮汕地区最好不要救,去救家人还说推下去。好人不要做。

快乐童年

快乐童年

1
2025-04-25 08:19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怀,不然自己就要承担后果

用户10xxx67

用户10xxx67

1
2025-04-25 14:10

主要是没有证

lx771791637

lx771791637

2025-04-25 01:47

会不会是近视?我200多度平时不带眼镜,换我肯定看不清。

Dr.J

Dr.J

2025-04-25 05:54

如果见死不救立法,那这个人不具被救援能力,因为有法律支持害怕犯法而去救人,施救者死了,这又谁来负责赔偿?

完颜旭

完颜旭

2025-04-23 23:01

不能盲目施救,自己都不会游泳,怎么能下水呢?

柚子风情

柚子风情

2025-04-25 00:29

如果有个法官说:不是你推的你为什么下水救人?这就完蛋了

半熟芝士草莓味

半熟芝士草莓味

2025-04-24 01:00

真的看不出来[捂脸哭]我有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我们一群野泳能手游累了在岸边打牌休息,一个小伙子就在我们前面的水里扑腾,我们还嘲笑他。一直到他不知道怎地爬上岸吐水,我们才意识到他刚才是溺水了。于是,我们便骂他为什么不喊救命。他也不搭理我们,吐了水,爬地下歇了几分钟,就摇摇晃晃地走了。……这件事是我一辈子的懊恼,到不是为了救人后得到的荣誉,只能检讨自己太浮躁了。时间大约是1986年夏秋,地点是郑州西流湖。

你是人间理想

你是人间理想

2025-04-24 08:30

不是你撞到为什么要扶,这句话以到了千古罪人。

昆山夜光

昆山夜光

2025-04-24 01:27

孩子没有喊救命吗?一声不吭就是挣扎??如果是这样,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在游泳戏水。

Sunflower

Sunflower

2025-04-25 06:49

凡发生此类事件都应该告王浩,他说的,不是你推下水的为什么要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