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和中国设计的各种早期大炮几乎差不多同时出现,都借鉴了欧亚大陆共享的技术经验,然而14世纪是欧亚大陆技术交流和发展的转折点。
疫病和政治争斗破坏了欧亚大陆东部和西部之间直接的陆路交通,技术思维模式也开始出现分歧。这里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欧洲和中国走上了截然不同的技术创新之路(“技术创新”在此定义为采用新技术来满足需求)。 黑死病的肆虐欧洲几个世纪,导致人口数量骤减,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都出现了严重的长期劳动力短缺。 黑死病[让欧洲人开始寄希望于通过机械发明来节省劳动力;而在中国,小规模、低成本的技能密集型技术不断传播、改进,让中国在几个世纪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公元1347年的第一波黑死病流行破坏力最大,随后疫情又暴发了好几十次;到1430年,欧洲的人口可能只有1290年时的一半或四分之一。成千上万的村庄空空荡荡,城市“沦为鬼城,市场、磨坊和织布机陷入沉寂。
那些幸存下来的人或是转向祈祷,或是将矛头指向陌生人,怀疑他们播下了瘟疫的种子。犹太人被驱逐,妇女被当作女巫烧死。在这天翻地覆的世界中,少数幸存的工人现在可以挑战他们的主人,要求获得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
劳动力匮乏,工人数量减少,人们自然对能够节省劳动力的机械设备产生了更多兴趣。欧洲各国政府和制造商们的极力支持也推动了这种新的发明文化。
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则恰恰相反,当时中国的劳动力过剩日益加剧。尽管在元朝曾有过几次严重的疫病暴发(可能也有黑死病,但当时中国生活和医疗条件好于欧洲),但这并没有像欧洲的瘟疫那样,反反复复肆孽,带来严重的人口损失。
元朝主要由于持续不断的对外战争和国内起义造成了大量伤亡,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战争造成了 人口流离失所、陷入贫困——不光是元朝边境地区的居民,那些技术先进的繁荣中心地带的——江南、山东、山西等地的居民也都逃往偏远地区。
明朝(1368—1644年)灭了元朝,驱赶走蒙古人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便是让人口稀少的地区重新有人居住。著名的“大槐树移民”的故事,流传黄河长江流域各地,正是明朝近一个世纪的不断移民的民间记忆。而这些移民主要是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迁移,是和平与平稳发展的结果。
中原各地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使大量贫穷的移民前往山区或外省寻找无主的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并不缺乏劳动力,用机器代替人力是没有意义的,最佳策略是让人们习得当下最好的小规模农业和制造技术。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这是技术普及的过程,虽然这些技术仅有小幅度革新,但已经足够支撑了明朝的经济发展,使得人口和技术向云南、广西、川边等原先偏僻的地区扩展,引导这些地区的经济崛起。
在原先的经济繁荣地区-江南等地,明朝仅仅用宋元留下的技术,就能引领着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长达数个世纪。与改变欧洲的科技和机械革新相比,这种低调的局部创新没那么有戏剧性,也不具有那么大的颠覆性。
也就是说:欧洲在十四世纪后开始的科技发展,起点远远比中国低,但是更有内在推动力,发展更快。
第二个转折点就是全球海上航运贸易的崛起。
蒙古帝国瓦解后,横跨亚洲的陆路不再安全,欧洲商人和政府便纷纷转向海上运输。
我们把骆驼喻为沙漠之舟;而在14世纪从事长途贸易的商人眼里,船只就是海上的骆驼。这一时期,中国、东南亚、印度和红海等各大港口之间的印度洋贸易迅速发展壮大。在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卡利卡特(Calicut)等港口,庞大的中国商船(竹篾制成的船帆)与更灵活的印度—阿拉伯独桅三角帆船争流,后者是特地为应对印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间反复无常的海域设计的。
贸易货物从珍贵的香料、天鹅绒到铁钉、铜钱,琳琅满目。欧洲国家在十四世纪开始闯入印度洋贸易,以期从巨额的利润中分一杯羹,他们为此建造的新式船只兼容了航海和军事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归功于葡萄牙王子唐·恩里克对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创新发展。
欧洲船在此时摆脱了古典希腊罗马和阿拉伯人的影响,按照科学的原则发展创新除了独特的船型,准备向全球各个未知海洋出发。
葡萄牙船队花了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冲过大西洋的赤道区,穿越好望角,找到了从非洲穿印度洋直达印度的航线。而这条航线是郑和在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开拓出来的,是中国海上船运积累几百年的成果。
在中国,元朝的蒙古人统治者鼓励对外开放和技术交流,其推动的创新包括扶植棉花工业、学习、改进波斯的上釉技术,这是为了制造独特的中国青花瓷器,而这种瓷器也迅速成为享誉全球的奢侈品。
然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全力恢复传统的儒家治国原则,重视农耕的道德价值,手工业和商业的重要性下降了(蒙古人最重视的是手工业和商业),同时强调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
由此,虽然成祖朱棣喜欢对外扩张,但郑和下西洋最终昙花一现,多年积累的航海技术一时间内被完全放弃,最终失传。明朝中国退出了即将开始的大航海时代,放弃了走向更开阔世界的机会。明朝虽然在文化上继承了传统,但是在科技上确实是逐渐停滞了。
明朝的数学仅仅只有极少几个人还在钻研,天文学由于“严禁私习天文”的禁令,整个司天监只能让一群穆斯林来计算日月食,到了明末就等着天主教传教士来修订历法了。
军事技术的停滞也很明显,1356年中国制造的用于对付蒙古人的大炮,使用了世界上首个用铸铁而非青铜铸造而成的炮管。明朝早期的军队使用了数以千计的廉价铸铁大炮,将其部署在攻城战中,或沿长城安置。驻守长城的部队也配备了手持枪。公元1400年后,王朝稳固,军事技术创新速度就放缓了。
到了16世纪中叶,保卫长江三角洲和南部海岸的军队在抵御所谓倭寇的劫掠时,用的就是西方佛郎机和鸟铳,这些武器是由1516年首次进入中国海域的葡萄牙人带来的。
总之,中西方科技发展的分野,应该就是十四世纪开始的,到了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的1511年,已经开始出现技术差距,至少在军事技术上差距已经形成。
所以,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其实可以从公元1511年开始算。以马六甲沦陷为开始,传统上中华控制的海洋区域,欧洲人已经闯进来了。
葡萄牙人进攻马六甲